從波士頓到華盛頓DC,一路是坐BUS去的,這樣風景比坐飛機好很多,而映入我眼簾最多的是蘆葦叢,從幾平方米,到上千平方米的,有水塘里的,也有直接在草地上的。我相信很多人記得美東的很多特色地標,但記得一路蘆葦叢的可能不多,而恰恰是在建筑與產業成熟的美東,能留那么多蘆葦叢在沿線,才顯出了反差感。在陽光與藍天下,一叢叢在秋天里的葦穗很優雅地搖動,似乎是友好的老朋友,也讓我想起故鄉蘇北的葦蕩,這樣一下子就拉近了我的心理距離。
一向在美東有很多朋友,這次哈佛的韓璧丞把我拉進波士頓與紐約的優質名校女生群,參加PITCH有問必答活動,一個群問了58個問題,另外一個群問了83個問題,問題有關于個人特長的、個人情感的、個人行為模式的,說實話我一向拷問人的比較多,而被拷問的比較少,尤其是來自那么多優質女性的拷問,拷問的結果我自己受益挺深,也結識了一些很有深度的女性朋友。頓時覺得美東地界,我也是一個認識了更多美女的地方。
來美國很多朋友擔心沒好東西吃,其實美國真的是啥好東西都有得吃,無論波士頓、紐約、華盛頓DC還是洛杉磯,你很難說那個地方就是美國菜的地盤,那是墨西哥菜、意大利菜、韓國菜、中國菜、中東菜、非洲菜都很棒的地方。不過這次在紐約吃ShakeShack漢堡,還是喜歡極了,而最好吃的在于它超軟的皮、超厚與超濃汁的牛肉餅與超香的奶酪片,反正漢堡能做到總有那么長的隊伍排隊,幾百人一起集體吃,那也算很有魅力的了,反正超乎我的意料。
現在美國的大學里面中國留學生多已經成了慣常現象,而更特殊的是中國留學生一下子成了創業群體的主力,而且很多大學孵化器里的主導的群體也成了中國留學生,城市里面也到處晃蕩著國內來的要做孵化器的人,以及在外國公司干高管干到頭,口口聲聲要做孵化器的華人高管。所以到每個地方都有孵化器等我們去看,盡管現在看到的除了辦公室也還沒有啥可看的,中國的創業熱那么快就熱來美國了。
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在美國做廣告,在時代廣場可以看到新華社與一些中國公司碩大的廣告牌,只是主題是中文,主要的內容形態也是很中國式的,這讓我們在大街上逛的中國人覺得很光榮,但是美國人看得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