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馬上就要到了。雖然這是一個與我們本無關系的節日,但是既然在這段時間里,我們能多享用到一些特別的東西,那也就是一個接納它的理由了。
中歐的圣誕期間,流行喝熱葡萄酒(Glu hwein)。其實在那些個寒冷的國度里,冬天窩在有火爐的客廳里,用熱酒暖手暖身子,想想也是蠻愜意的。而上海這個一到冬天就冷得刺骨的城市,對于這種舶來品的接納速度,也快得驚人。
最早喝到這種東西,還是在很多年前。一個從英國留學回來的同事,聲稱在圣誕聚會上做熱紅酒給我們喝,還告訴我們這種飲料的外文名叫“Punsch”。其實他錯了,這種中文名叫“潘趣酒”的東西,其實是熱葡萄酒的一個升級版,應該加入_些烈酒,來提升風味的濃郁度。而那天,我們看見他做的“Punsch”里,只使用了紅葡萄酒,嚴格來說,還是算熱葡萄酒。
隨后的幾年里,特別是圣誕節前后,任何一個派對上,都可以看見熱葡萄酒的身影。我每年都要參加很多場,每次都是手捧著熱葡萄酒,和周圍的同行聊聊天,吃點小食,鼓個掌,最后趕去下一家酒店。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冬天跟朋友聚在酒吧里,從刺骨的空氣里走到室內,先用一杯熱葡萄酒來暖和-下。雖然只是三兩口,但是手也暖了,身子也暖了,這種感覺的確是很不錯的。
現在我身邊的一些女性朋友,一到大冬天,甚至在酒吧整晚都喝熱葡萄酒。對她們來說,那種酒香味和甜香味的組合,加上熱乎乎的溫度,在這幾個月里,完全可以替代其他那些冰冷的液體。這既是暖手的酒,也是暖心的酒。我有時會看見她們對調酒師或者侍應生說:“給我杯熱紅酒,但是要溫度高—點的。”高溫會讓酒精更快揮發,減輕對身體的影響,在特殊時期喝一杯熱的,總比看著別人喝酒,自己只能喝溫水要強得多吧。
不過對于酒吧來說,還是很樂意客人點熱葡萄酒的。因為這種酒只會使用很便宜的葡萄酒,其他成本也不高,而且酒精度低、溫度高,在冬天很容易被快速消費,絕對的酒吧賺錢利器。所以,能自己在家里做熱葡萄酒,就是一樁更實惠的事了o這里提供一張小配方,冬天不出門,也可以給自己暖手暖心,小小地幸福—下:
紅葡萄酒或白葡萄酒一瓶、肉桂2根、八角2個、丁香2粒、檸檬皮(1只檸檬的量,可用橙子皮代替)、蘋果(切塊,可用其他小塊果脯代替)1只、蜂蜜2勺、黑胡椒粉少許、紅椒粉少許。
上述材料放在一起,中火加熱至50攝氏度,小火煮到80攝氏度,過濾一下,足夠消遣一個晚上的熱葡萄酒就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