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燕鋒
【摘要】上海自貿區方案中允許融資租賃企業兼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本文通過介紹商業保理、融資租賃業務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狀況,分析自貿區方案對融資租賃行業的影響和意義,并以船舶融資租賃為例探討融資租賃企業如何開展商業保理業務。
【關鍵詞】融資租賃 商業保理 自貿區
一、商業保理概述
(一)保理的概念
根據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制定的《國際保理公約》,所謂保理合同是指供應商和保理商之間所訂立的合同,該合同涉及的應收賬款應是供應商和其客戶簽訂的銷售合同產生的應收賬款,而對于個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貨物銷售所產生的應收賬款則不屬于該類業務的應收賬款,同時保理商至少應提供包括融資、賬戶管理、賬款催收、壞賬擔保在內的至少兩項服務。[1]
根據我國《商業銀行保理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則規定,保理業務是集賬款催收、管理、壞賬擔保以及融資于一身的金融服務,并以債權人轉讓應收賬款為前提。[2]
商業保理業務則主要指非銀行機構開展的保理業務,與保理業務本質是一致的。對于商業保理的定義,筆者認為是指債權人與保理商通過合同約定,將基于與債務人訂立的銷售、服務、出租等基礎合同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商,保理商提供以下至少兩項內容的金融服務:融資、賬戶管理、催收、資信調查、壞賬擔保,其核心是應收賬款債權轉讓和受讓,通過對企業提供應收賬款的提前預付實現企業的融資目的。
(二)商業保理在中國的發展情況
目前,國內開展保理業務的機構主要是各大商業銀行,而商業保理公司相對于銀行而言,所占市場份額相對較小,但是可以看到國內的商業保理企業的隊伍正在逐漸壯大。截止2013年12月31日,我國有注冊商業保理企業284家,其中在2013年就注冊了200家企業,是2012年注冊企業數量的4.5倍,同時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全國商業保理業務總量已經超過200億元人民幣,相比與2012年的業務量增長超過接近一倍,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的會員業務量超過100億元人民幣。[3]
二、融資租賃概述
(一)融資租賃的定義
根據國際外交會議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通過的《國際融資租賃公約》規定,融資租賃交易,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的要求及其所同意的條件同供貨人達成一項供貨協議,出租人獲得工廠、資本貨物或其他設備,同時由出租人同承租人達成一項租賃協議,授權承租人使用該設備,承租人應支付租金。[4]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5]
在中國基于行業監管機構的不同,融資租賃企業分為兩類,一類是商務部審批和監管的融資租賃公司,一類是銀監會審批和監管的金融租賃公司,兩個監管機構分別通過各自的部門規章對融資租賃給出自己的定義。
其中商務部頒布的《融資租賃企業監督管理辦法》規定,融資租賃業務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活動[6]。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頒布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融資租賃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租賃物和供貨人的選擇或認可,將其從供貨人處取得的租賃物按合同約定出租給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動。[7]
綜合國際公約、法律、部門規章對融資租賃的定義以及行業對融資租賃的一般認識,筆者認為融資租賃是由出租人根據承租人的要求,通過購買或定做或租賃等方式向承租人提供其指定或認可的租賃物,在租賃期內出租人不承擔租賃物的風險,承租人應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租期屆滿后承租人有權以低于市場價格留購租賃物的交易行為。
(二)融資租賃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融資租賃業于上世紀80年代起步,經過30多年的發展,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歷了初期的繁榮,也經歷了中期的大面積整頓調整。2007年,中國銀監會對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進行了修改,允許商業銀行控股設立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金融租賃公司,從此中國的融資租賃業開啟的新的波瀾壯闊篇章。從2007年起到2014年,中國融資租賃業規模從700億增長到3萬億,實現了跨越式、爆發式的增長。
截至2013年底,我國注冊的各類融資租賃公司(這里不包括單一項目公司)約1026家,比年初的560家增加466家,增長率達到83.2%。到2013年12月底,整個融資租賃行業的注冊資金達到306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底的1890億元增加1170億元,增幅為61.9%。[8]
三、自貿區內融資租賃公司開展商業保理業務
(一)自貿區政策
2013年9月,中國國務院出臺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允許在自貿區成立的融資租賃公司兼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9]
2014年2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出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商業保理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根據暫行辦法第五條,從事商業保理業務的企業可以開展以下業務:(一)進出口保理業務;(二)國內及離岸保理業務;(三)與商業保理相關的咨詢服務;(四)經許可的其他相關業務。融資租賃公司可申請兼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即與租賃物及租賃客戶有關的上述業務。[10]
同時,暫行辦法亦對商業保理企業的條件進行了規定,如應具備相應的經驗、資金實力、無不良信用記錄等。即,在自貿區成立并批準從事商業保理的融資租賃公司,可以開展與租賃物及租賃客戶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
(二)對融資租賃行業的影響和意義
由于融資租賃業務,以融物為載體,以融資為目的,有關業務必須建立在租賃物的橋梁上,通過租賃物的價值體現融資的金額,通過對租賃物的買賣,實現租賃款項的投放。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租賃物為飛機、船舶、商用車、工程機械、生產設備等,從長期來看市場上的租賃物會不斷地更新換代,為融資租賃企業不斷創造機會,但從短期來看、從具體的市場主體出發,對租賃物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一般一個企業在三到五年內或者更長的時間內只會對設備做一次購置性投入,因此對于融資租賃企業而言,對一個客戶一般只有一次融資服務。當然這是從一般的情況分析,不排除個別企業在擴大再生產或是設備升級上做得好的,比如運輸類的企業,如航空公司和航運企業等,但是就筆者所在企業的數據來看,大部分生產型的企業與融資租賃企業之間的交易只有一次。
由此引申的問題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對于融資租賃企業而言,由于單一客戶的融資需求有限,為了開展業務,租賃企業就需要不斷開拓新的客戶,針對新的客戶需要新的調查和評審,勢必增加融資租賃企業的運營成本。其次,對于客戶而言,由于與融資租賃企業只有有限的交易次數,不容易建立他在融資租賃企業里的良好信用記錄,由于相互的不熟悉,帶來的后果就是客戶在融資租賃企業的融資成本將會增加。最后,對于客戶來說,由于他和租賃公司之間的融資交易往往是一錘子買賣,相互的依存度較少,因此在客戶出現資金緊缺時,由于它對銀行的依存度更高,在銀行那里能為他帶來新的融資機會,因此在選擇償還銀行貸款和租賃公司的租金之間,客戶更傾向于償還銀行貸款,而對租賃公司違約。
因此,筆者認為國家允許在自貿區內的融資租賃企業兼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為國內融資租賃企業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融資租賃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商業保理業務的特點,為租賃客戶設計、提供更豐富、更具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增加與客戶之間的相互依存度,提升融資租賃企業的競爭力,同時通過增加融資渠道有利于解決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三)業務模式探討——以船舶融資租賃為例
案例:S公司是一個施工企業,準備新建一艘海上施工船,G公司是一家融資租賃企業,準備為S公司該艘新建的施工船提供融資租賃服務,同時G公司了解到S公司還有其他流動性資金需求。從常規來說,G公司只能就該新建的船舶提供資金支持。但是,G公司是在自貿區內成立的經批準可以從事商業保理業務的融資租賃公司,G公司了解到S公司還有其他的工程已經接近完工,且業主方對驗收基本沒有意見,而工程款還沒結,G公司經過審查認為業主方具備支付工程款能力,那么G公司可在提供船舶的融資租賃服務外,可為S公司的應收工程款提供商業保理業務。這樣G公司可以在S公司處開展兩項融資業務,而S公司也可以單從G公司獲得兩筆不同性質的融資,以此類推。
四、綜述
目前,我國融資租賃行業還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但經歷了近幾年的快速擴張,行業間、行業內部均存在著同質化的競爭,融資租賃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并沒得到充分的體現,行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國務院在上海自貿區方案中提出允許融資租賃公司開展商業保理業務是對融資租賃行業的又一重大政策支持,有益于豐富融資租賃行業的服務品種,增強融資租賃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同時,我們也看到目前有關政策還僅限適用自貿區內的融資租賃企業,開展有關業務的融資租賃企業目前并不多,國內商業保理的法律、政策環境還需進一步完善,融資租賃企業如何開展保理業務需要更多業務探索來指導實踐。我們期待通過自貿區的試點經驗,盡快將商業保理業務推廣適用到全國其他融資租賃企業。
參考文獻
[1]《國際保理公約》.
[2]《商業銀行保理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3]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商業保理專業委員會,《中國商業保理行業發展報告2013》.
[4]《國際融資租賃公約》.
[5]《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6]《融資租賃企業監督管理辦法》.
[7]《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
[8]中國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中國融資租賃行業2014年度報告》.
[9]《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10]《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商業保理業務管理暫行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