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債權人的撤銷權行使的要件、期限、范圍、效力等若干問題進行簡單的陳述。
【關鍵詞】行使要件 行使期限 行使范圍 行使效力
一、要件
一般將債權人撤銷權的行使要件分為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
(一)客觀要件
1.債務人實施了使得自己財產減少、清償能力減弱等行為。《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債權人可以撤銷的債務人的行為,一是放棄到期債權的行為,二是無償轉讓財產的行為,三是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的行為”。筆者認為債務人抵押質押等行為也有可能使得債務人的財產減少。
2.債務人的行為的標的是財產。財產直接受到了影響,減少或損害。
3.債權人的債權因為債務人的行為受到了實在的損害。也就是說債務人實施的行為是實實在在的減弱了自己的清償能力,損害了債權人的債權利益。
4.債務人的行為有效成立于債權發生后而且繼續存在。雙方之間的債務關系是合法存續的。
筆者認為,債權人撤銷權的客觀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撤銷權成立的前提和基礎是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債權關系是有效存在的。
一是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債權關系是有效存在的,是合法的。也就是說債權人行使撤銷權只能以自己的合法債權為限,否則債權人則無權進行撤銷。
二是該合法有效的債權是先于債務人做出處分財產的行為成立的。債權人才能行使撤銷權,債權是否必須已屆清償期有兩種觀點:(1)否定說;(2)肯定說。各國立法也有不同的規定:1.法國法和日本法則認為,可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不必屆滿清償期;2.德國民法明文規定,履行期必須屆滿才能行使撤銷權;3.我國合同法及解釋未將債務履行期屆滿作為行使撤銷權的要件。據上筆者認為,對不同的情況需要我們區別對待。在審查撤銷權可否行使時,我們需要盡量減少對債務人權利的干預。
其次,債務人處分財產的有害行為是債權人撤銷權的標的。(1)處分財產行為。債務人的行為直接作用于財產。債權人撤銷權的標的是債務人的害及債權的處分財產的行為。債務人實施了具體地處分財產的行為。(2)詐害行為。是指債務人的處分財產的行為有害于債權人債權的實現。但若僅僅只是損害了債權但還未達到債務人支付不能的情況,那么也不能認定債務人的行為妨害了債權人債權的實現。
主觀要件包括:
(1)債務人主觀上存在惡意。債務人的惡意,即其明知到自己的行為可能引起或增加債務清償不能的狀態,而且會損害債權人的利益的主觀惡意的心理狀態。(2)受益人的主觀惡意。受益人的惡意是第三人與債務人實施一定的民事行為時具有惡意,也就是說已經認識到了該行為對債權損害的事實,至于其是否具有故意損害債權人的意圖,或是否有與債務人惡意串通,在確定其惡意是都不予以考慮。一般受益人的惡意的確認需要舉證。
二、期限
《合同法》第七十五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此項規定的兩個期限均為除斥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以及延長的規定,超過除斥期間,撤銷權消滅。
筆者認為在今后的立法中應將其規定為訴訟時效,而非除斥期間。
三、范圍
我國的法律法規在這一問題上的規定過于原則,很難在實際中進行有效的操作。在《合同法》第74條第2款規定,其范圍是“債權人債權為限”。此處筆者認為可以具體的規定為全體的債權人而不是泛泛的規定。其司法解釋亦未補充的規定。《合同法》司法解釋第25條第2款規定“兩個或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債務人為被告,就同一標的提起撤銷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審理”。雖說解釋中并沒有對撤銷權行使的范圍進行具體規定,但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合同法》解釋實際上是采納了“將撤銷權的行使范圍限定在債權人各自債權的保全范圍內”的觀點。
四、效果
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對于債權人的效力。對于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而言,其有權請求受益人或轉得人返還其所受利益,行使撤銷權取得的利益復歸于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作為全體一般債權人債權實現的保障。撤銷權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向自己返還所受利益,并且有義務將收取的利益加入債務人的財產,作為全體債權人的共同擔保,但是沒有優先受償權。
2.對債務人的效力。一經撤銷債務人的行為視為自始無效。
3.對于受益人的效力。必須返還原物;原物被損壞或不能返還的,則應當折價返還其利益;受益人支付了對價的,享有向債務人主張返還不當得利的權利。
五、費用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合同法解釋解釋(一)第二十六條規定由債務人負擔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所支付必要費用;第三人有過錯的,應當適當分擔。也就是說主要由債務人承擔,其他受益人有過錯的適當分擔。
六、結語
債權人撤銷權的良好行使有助于更好的保證債權人債權的實現,也有助于更好的維護我們的市場交易安全。有利于我們更好的促進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合同履行。所以研究債權人撤銷權行使的若干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郭明瑞.民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魏振瀛.民法(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韓世遠.合同法總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4]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二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5]申衛星.論債權人撤銷權的構成-兼評我國《合同法》第七十四條[A].王洪亮.合同法難點、熱點、疑點理論研究[C].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0.
[6]劉振勇.《我國債權人撤銷權制度的若干問題探討》.
[7]互聯網資料.《關于<合同法>75條的撤銷權——找法網免費法律咨詢》.
[8]《合同法》.及司法解釋(一).
作者簡介:黃恒(1986-),女,漢族,四川遂寧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法律碩士專業,研究方向:反歧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