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千人計劃”西部第一
我省2014年省“千人計劃”申報評選工作已于近日結束,經推薦、初評、資格審查、終評等程序,并經審定,109名創新創業人才和10個創新創業團隊入選省“千人計劃”,成為資助對象。對省“千人計劃”引進人才,我省將從“天府英才”工程專項資金中,分別給予創業人才、創新人才每人10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資助;對省“千人計劃”引進團隊,我省將從“天府英才”工程專項資金中,分別給予每個創業團隊300萬-500萬元的一次性資助,給予每個創新團隊200萬元的一次性資助。總計資助資金近1億元。截至目前,我省已支持引進四川發展急需緊缺的高端人才441人、頂尖團隊33個,其中144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入選數居西部第一,示范帶動各地引進緊缺專業人才2.9萬多人。(賀貴成)
省紀委 為重塑良好政治生態保駕護航
3月16日,省紀委召開全省紀檢監察工作座談會,傳達學習省委書記王東明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找準重點和抓手,確保今年工作扎實開局。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懷臣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決定,為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在全省重塑良好政治生態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省紀檢監察系統開展“創三優、鑄利劍、樹新風”活動,全省紀檢監察干部要做到政治素質優秀、紀律作風優良、工作業績優異,打造反貪懲腐之劍、巡視震懾之劍、正風肅紀之劍,形成崇廉尚實之風、干事創業之風、遵紀守法之風。紀檢監察干部要充分發揮表率示范作用,打一場懲貪治腐、正風肅紀、刷新吏治的攻堅戰和持久戰。(賀貴成)
綿竹 加強領導干部思想政治建設
近日,綿竹市委組織部召開部務會和職工會,就全省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工作會議精神進行了認真的傳達和學習,會議提出要加強領導干部思想政治建設,適應政治新常態:一是加強干部培訓,強化理論武裝。分期分批對科級領導干部、村(社區)干部、大學生村官等領導班子成員進行集中輪訓和調訓,強化黨性觀念、增強黨性修養。二是深化專項整治,選好配強班子。制定干部選任工作材料的標準文本,及時準確地維護更新各種干部臺賬,做好干部檔案專項審核工作,啟動干部檔案數字化建設,夯實干部選任基礎工作。三是鞏固群教成果,建立作風長效機制。建立黨員干部作風狀況定期分析研判機制,對研判結果進行公示,接受干部群眾評議,強化社會監督,保持對作風問題的高壓態勢;嚴格執行《關于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辦法》,健全完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作風建設考核辦法和作風建設責任追究機制。(劉莉)
阿壩 打響備耕“攻堅戰”
今年以來,阿壩州組織“走基層”,打響備耕“攻堅戰”。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沉入基層、直面群眾,當好惠農富農政策的“宣傳員”。馬爾康縣抽派70名雙語干部,組成12支“政策宣講服務隊”,向群眾宣傳講解產業結構調整、新農村建設、法律法規等一系列惠農、富農、強農政策;茂縣將“三農政策”編印成口袋讀本,方便農村黨員干部隨時學習領會中央精神;黑水縣出臺系列惠農政策,平均每畝糧食直補4.79元,農資綜合補貼每畝54.75元;壤塘縣啟動政策性農業保險,兌現各類補貼342.34萬元;理縣結合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組織農業、水利等涉農部門32名技術骨干組成專家顧問團深入農村,為群眾發展出點子、找路子,受到群眾歡迎。(阿壩組)
眉山 推行黨員奉獻積分制
近日,眉山市創新建立和推廣“眉州黨旗紅”黨員奉獻積分制,對黨員在非本職崗位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事項實行積分管理,以此激勵和鞭策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該市還出臺黨員奉獻積分考評辦法,對黨員履行義務、服務群眾情況實行量化積分管理。從機關、農村、社區、“兩新”黨組織等四個層面分類建立黨員奉獻積分考評標準,機關黨員以到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到基層聯系單位、聯系村開展的聯系幫扶為重點開展奉獻服務;農村黨員以設崗定責、積分管理為重點開展奉獻服務;“兩新”黨員以“三服務三延伸”為重點開展奉獻服務,進行如實登記,每服務1小時積1分。每月底,黨支部匯總積分情況,季度公示通報,年終作為黨員年度目標考核,評先選優、黨性分析的重要依據。(邱文清)
蒼溪 黨員志愿服務見成效
近年來,蒼溪縣嚴格按照“每年有主題,每月有活動,階段有重點,節點有高潮”的要求,扎實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日”活動,為廣大市民營造了良好的節日環境,展示了蒼溪良好形象。截至目前,全縣2254名在職黨員深入社區開展文明勸導、環境保潔、城市導游等黨員志愿服務活動1250次,活動成效顯著。(劉娟)
青神 “五項”工程柔性引才
近年來,青神縣大力實施“問診”“掛職”“項目”“基地”“鄉情”引才“五項”工程,推進校地合作柔性引才,為推動追趕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該縣先后已舉辦了28期干部大講堂,選派了2名博士到青神縣擔任縣長助理和工業開發區主任助理,30多人次的碩博士到青神縣工作,5批次專家教授到青神開展產業調研提供咨詢服務等,已連續舉辦8屆科技人才活動周,簽訂合作項目553個,吸引了1310多名專家教授來青神開展科技合作。(李仕貴)
渠縣 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去年下半年以來,達州市渠縣以整治“庸懶散浮拖”為抓手,全力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縣委組織部針對摸排出后進基層黨組織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以23名縣級黨員領導聯系掛包、62個縣級部門單位定點幫扶、60個鄉鎮黨委重點扶持、先進后進認親結對等“四級聯動”方式,“一村一策”對癥下藥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著力打通惠及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通過“猛藥去疴”,19個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班子及7名書記被調整,62個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晉位升級。在整改中,該縣推行整改成效綜合評價機制,其中,群眾評價占60分,黨員評議、組織考評各占20分,把整改評判權交給群眾。(曾震) (責編:賀貴成)
甘孜
“三下鄉”情暖藏鄉百姓
3月13日,醫務人員在活動現場為當地藏族群眾義診。
今春,四川省2015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走進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三合鄉,現場舉行科普宣傳、巡診義診、文藝演出等活動,為藏區群眾送來溫暖和歡樂。
(圖/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