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李芹+王樹明+李濤++郭艷++周敏



摘 要 選取不同環境(海拔、坡向,不同品種、不同樹齡)的橡膠樹對寒害狀況進行實地走訪調查,從降溫過程、性質與特點及橡膠物候、品系(種)、割齡等方面對橡膠樹寒害進行分析,結果顯示:①以平流為主的混合型降溫過程,是多次寒害累加受害的結果。②橡膠樹割齡寒害癥狀從重到輕表現為失管膠林段(前2次寒害達4~6級的割林,受災后疏于管理,長勢弱恢復慢)>老割林段(割齡21~30年)>新割林段(割齡1~20年),橡膠樹中幼林基本無寒害。主要查明2013/2014年冬春滇東南植膠區橡膠樹寒害情況,總結抗寒植膠經驗,提出抗寒植膠建議,為滇東南今后種好橡膠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 橡膠樹 ;寒害 ;2013/2014年 ;滇東南
分類號 S794.1
橡膠是重要戰略資源,北移栽培后在滇東南60多年植膠過程中,河口、文山地區橡膠樹遭受21次較重寒害,低溫極端天氣頻繁發生,受寒害頻率高。由于緯度偏高,寒害就成為了該區橡膠樹種植特有的氣象災害之一[1]。2013/2014年冬春河口、文山地區橡膠樹出現不同程度寒害,導致河口、文山橡膠面積與產量銳減。為進一步了解此次寒害情況,紅河熱科所組織科技人員及時進行了實地調查與走訪,掌握系統資料,為今后該區域抗寒植膠提供科學依據。筆者主要從降溫過程、降溫性質與降溫特點及橡膠品系(種)、割齡等方面對橡膠樹寒害特征進行分析,了解滇東南橡膠寒害狀況及其規律。
1 調查區降溫過程、性質與特點
1.1 降溫過程
據河口縣氣象局觀測資料顯示(見表1、圖1),河口縣出現3次比較明顯降溫過程,共計50 d。第一次降溫過程從2013年12月15日開始至2014年1月3日,第二次降溫為2014年1月10~26日,第三次降溫為2014年2月10~22日。其中,2013年12月14~17日連續三天出現降雨,15日的降雨量最多為81.1 mm,溫度明顯下降,降溫期間平均最高氣溫18.3℃,平均最低氣溫10.7℃,總日照時數124.2 h,總降雨量142.3 mm,最低溫10℃以下有18 d,10~15℃有31d,極端最低溫在1月23日出現為6.1℃。
1.2 降溫性質
從云南省氣象臺了解到,2013年12月14~17日,我國北方冷空氣爆發,云南西南部至東南部陸續有冷空氣進入,有明顯氣壓密集區域,冷空氣過境在12月13~17日帶來陰雨天氣過程,導致了滇東南大范圍明顯降溫,降溫性質是平流為主的混合型降溫。
1.3 降溫特點
與前2次降溫相比(即2007/2008年、2010/2011年冬春)[2-3],本次降溫幅度較大,極端最低溫達6.1℃,降溫期平均氣溫10.7℃,而2007/2008年的極端最低溫7.1℃,降溫期平均氣溫11.2℃;2010/2011年的極端最低溫8.0℃,降溫期平均氣溫12.4℃。
1.3.1 降溫早,分三個時段降溫,以平流降溫為主,期間有輻射降溫過程
2013年12月15日開始降溫(圖1),第一、二次降溫間隔7 d,第二、三次間隔14 d,加上低溫期50 d,共計71 d。其中2013年12月18~20日、2014年1月1~3、15、22~24日均為晴天,白天溫度高夜間溫度低為輻射降溫過程。
1.3.2 降溫緩慢,低溫期間降雨少、日照時數多
持續18 d最低溫度在15~17℃間變化,降溫過程緩慢,期間有9場次雨。12月15日出現急劇降溫,最低溫達10℃,降雨量81.1 mm。在低溫期(<15℃)日照天數25 d,日照時數共計124.2 h,橡膠樹總體受害不嚴重。
2 調查時間與方法
2014年5月3日至6月6日,在橡膠樹開春第一蓬葉充分穩定后,調查滇東南植膠區金平農場、壩灑農場、河口農場、南溪農場、螞蝗堡農場、健康農場、天保農場的各主要橡膠樹林段,以各地主栽品種為主。選取不同環境(海拔、坡向,不同品種、不同樹齡)進行調查,每個調查點隔行連株取30~100株進行觀測,逐株記錄樹冠、樹身、割面的受害情況,并按照橡膠樹寒害分級標準對觀測株進行寒害分級并計算其寒害指數[4]。
3 橡膠樹受害調查情況及癥狀
3.1 橡膠樹受害調查情況
由表2可以看出,河口、文山地區開割膠林受害率56.8%~100.0%,兩植膠區合計平均級別為1.35級,平均受害指數22.43,1~2級輕寒樹占60.4%;其中,文山植膠區重于河口植膠區,金平植膠區無寒害;受寒害最重的是健康農場平均寒害級別為2.25,受害率100.0%,受害指數達37.44;受寒害最輕的是壩灑農場平均寒害級別為0.9,受害率56.8%,受害指數15.0。詳見表3。
滇東南河口、文山植膠區橡膠樹中幼林(主要是云研77-4、云研77-2,少量的熱研7-33-97、GT1)均未受寒害。只有壩灑農場小河口8隊2006年定植的156畝GT1林段因前2次(2007/2008年、2010/2011年)寒害影響,林相差、樹勢弱,在推遲割膠情況下今年又遇寒害,平均寒害級別1.02,受害率100%,受害指數16.92。
3.2 橡膠樹受害反應及癥狀
3.2.1 橡膠品種寒害反應
目前河口地區生產上大面積種植的品系:大量RRIM600、GT1、云研77-4,少量IAN873、PB86、熱研7-33-97;文山地區:IAN873最多,其次是云研77-4、GT1。
3.2.1.1 GT1
目前存有量較多,大部分在各寒害區的中等植膠線種植,抗性較強,河口地區割膠林寒害平均級別為1.25,受害指數20.83;文山地區割膠林寒害平均級別為1.76級,受害指數29.38;寒害后恢復能力較差。
3.2.1.2 IAN873
速生、快長抗平流低溫強于GT1,與熱研7-33-97相似。在河口地區IAN873量少,受害率100%,平均級別1.15級,受指數19.17;在文山地區為主栽品種,平均受害級別為0.94,受害指數15.61。
3.2.1.3 RRIM600
60年代大面積種植品種,具有速生、高產、寒害恢復能力較強,但不耐藥劑刺激割膠,易發生死皮病,耐寒力和抗風性較差,基本種植于低海拔地段,今年寒害最重,平均寒害級別1.98級,受害指數達32.93。
3.2.1.4 熱研7-33-97
河口地區少量種植,速生、抗風性強,抗寒能力相當于IAN873,寒害恢復力強,海拔188 m海拔4~6年生已分枝的中幼林未受寒害。
3.2.1.5 云研77-4
河口地區目前大面種推擴種植的抗寒優良品種,今年只有在高海拔300~350 m處有少量橡膠受到輕微寒害的影響,總體寒害受害平均級別為0.05,受害率3.26%,受害指數0.86,見表2。
3.2.2 寒害早期橡膠樹受害癥狀
整個降溫過程分三個時間段,使得橡膠樹在受寒害之前生理機能有個緩沖作用,從而減輕了橡膠樹寒害癥狀,海拔350 m處云研77-4幼林枝桿暴皮流膠,葉片水漬狀,少部分葉片被迫脫落,一年生綠色枝條褐變;海拔300 m處云研77-4割林部分葉片水漬狀或褐變,葉片未失綠不正常落葉1/5;GI1割林大量暴皮流膠、脅迫落葉,少量2年生木栓化枝條褐變;海拔200 m以下GT1、RRIM600、IAN873割林,寒害癥狀主要是莖桿暴皮流膠嚴重、大量葉片未失綠就強迫脫落,部分林段葉片與細小枝條干枯懸掛技頭;長勢弱的膠樹、老割林、失管林的寒害癥狀表現更為嚴重;苗圃地實生苗寒害情況,表現為莖桿暴皮流膠、部分葉片水漬狀或被迫脫落。
3.2.3 樹冠寒害癥狀
因品系不同樹冠寒害癥狀不同,海拔300~350 m處云研77-4與云研77-2樹冠中下部部分葉片呈水漬狀,后期轉為灰白色脫落,少量細小枝條干枯,300 m以下基本保持正常;GT1、RRIM600、IAN873等不分海拔與坡向,橡膠樹樹冠葉片在未失綠情況下強迫落葉或干枯后懸掛于枝頭,大部份被風吹后帶葉柄脫落,最后大部分半木栓化的枝條出現褐色直至枯死。
3.2.4 莖桿、割面寒害癥狀
此次寒害在失管林、強割樹與弱勢樹的割面與莖桿表現較為突出,主要是暴皮流膠,流膠部位樹皮壞死,有刺激性氣味。
3.3 橡膠樹品系、樹齡與物候與寒害的關系
3.3.1 橡膠樹品系與寒害的關系
河口、文山植膠區橡膠樹寒害癥狀是累積性的,與前2次(即2007/2008年、2010/2011年)寒害密切相關。抗寒品系云研77-4與云研77-2,樹冠基本未受害,中下部未木栓化的細小枝條受害,且隨著海拔高度的增高受害的細小枝條的數量有所增加(部分高海拔林段寒害級別達到1級)。不抗寒品種RRIM600、GT1、IAN873、PB86橡膠割林,寒害級別差異不大在1~2級之間,少量3~4級,寒害癥狀從重到輕表現為失管膠林段(前2次寒害達4~6級的割林,受災后疏于管理,長勢弱恢復慢)>老割林段(割齡21~30年)>新割林段(割齡1~20年),這與橡膠樹一般寒害規律[5-7]看似不相符,但仔細分析,調查結果不難理解。
3.3.2 樹齡與寒害的關系
河口、文山植膠區失管膠林寒害最重,平均寒害級別為2.15級,受害率99.0%,受害指數達35.8;21~30年割齡林段膠樹處于恢復期新抽的枝葉量多(屬于1~2年生枝條),據樹冠定級標準,平均寒害級別為1.92級,平均受害率97.1%,受害指數達31.97;11~20年割齡橡膠樹平均寒害級別為1.38,平均受害率94%,受害指數達23.06;1~10年割齡橡膠樹平均寒害級別為0.78,平均受害率53.3%,受害指數達12.97;11~30割齡主要是不抗寒品系GT1、RRIM600寒害較重,1~10割齡以抗寒品系云研77-4為主寒害輕。其中新定植以云研77-4為主的中幼林,基本無寒害。此次寒潮的最低溫度并不低,可能給割林橡膠樹一個錯誤的信息,讓其認為通過增強代謝產足夠的能量就能度過難關,致使橡膠樹不斷調用儲備物質,最終因養分嚴重透支而衰竭[8],加之前2次寒害影響,是造成樹齡越老寒害加重的主要原因,見表4。
3.3.3 橡膠樹物候與寒害關系
據各農場監測點的物候數據顯示,河口、文山植膠區云研77-4、云研77-2,2013年12月31日前后開始落葉,歷時28 d,2014年2月17日開始萌動,4月10日95%以上為老化葉。其它主要品系如GT1、RRIM600和IAN873等,2013年12月23日始至2014年1月11日落葉,落葉歷期20d,2014年2月19日前后開始萌芽,4月28日第一蓬葉基本穩定。
從物候整體情況來看,萌動抽葉時期正處于第三段降溫期,氣候條件不利于抽葉,延長葉片老化時間。河口、文山植膠區云研77-4、云研77-2落葉100%,因未受寒害或寒害較輕,抽葉整齊;其它品系如GT1、RRIM600和IAN873等在受寒后,萌動期延遲,枝梢新抽的葉蓬距較短,葉片較小,顏色發黃,葉片革質化差、較薄,莖干芽大量萌發,葉大而薄,抽葉及不整齊。
4 討論
4.1 寒害是制約當地橡膠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自2007年底至2014年初7年時間,發生3次(即2007/2008年、2010/2011年、2013/2014年)寒害,對河口植膠區橡膠生產造成了嚴重危害和經濟損失。由于寒害發生后橡膠樹恢復期造成的損失較大,這是影響植膠區橡膠產業經濟發展的關鍵制約因子。因此,盡快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防御或減輕寒害對橡膠產生的危害,對保障滇東南橡膠產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穩定意義重大。
4.2 抗寒植膠的意見和建議
4.2.1 合理配置品種
云南墾區發展橡膠生產60多年來,經過歷次寒害影響,尤其是在寒害頻發區,合理配置品種是關鍵,在膠園更新和新開墾膠園時,要依據不同的立地環境,科學確定天然橡膠品系[9-10]。近7年來經過2007/2008年、2010/2011年、2013/2014年三次連續寒害影響結果來看,在滇東南河口和文山植膠區因受寒害影響,建議淘汰PR107、RRIM600、PB86等不抗寒品系,合理種植云研77-4、云研77-2、熱研7-33-97等高產抗寒品系,適量種植IAN873,配置一定面積的GT1品系,以便作為種子園,做到科學配置,防災減災,實現橡膠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4.2.2 加強植膠區氣象觀測點(站)建設
因為氣候條件是限制橡膠種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1]。應結合橡膠樹病蟲害監測平臺,建議在各植膠區有代表性的區域建立氣象觀測點(站),為橡膠樹氣象災害的研究和預測預報提供第一手資料[2-3],及時準確做出應對措施。
4.2.3 橡膠出現寒害,掌握時機及時組織調查
由于滇東南橡膠樹寒害問題既復雜又特殊,每當出現一次強烈低溫為害,隨之出現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每次寒害調查后對植膠環境差異、品系特性和抗寒栽培措施都有新的認識、改進和提高。為此必須掌握時機并及時組織調查,以促進科研和生產的發展。
4.2.4 加強管理,做好災后處理
寒害后應加強橡膠樹管理,進行災后處理是降低災情、恢復生產,減少損失的重要環節。隨氣溫回升回暖后,受寒害橡膠樹的生長會慢慢恢復,恢復期間不做處理,應該在氣溫穩定回升,橡膠樹恢復萌動,開始抽芽后,按規范處理,以免加重災情。寒害造成了橡膠樹非正常落葉,養分無法回流莖桿,造成無效損耗;樹干的暴皮流膠和用于愈傷也消耗了更多養分,因此必須在寒害后加強膠園的水肥管理,使橡膠樹盡快恢復生長。另外,寒害發生后橡膠樹樹勢衰弱,易遭受白粉病、炭疽病、小蠹蟲等病蟲害為害,應加強這些病蟲監控力度,一旦發現適時防治[2-3]。
4.2.5 調整產業結構
近幾年自然災害頻發,考慮到重寒害年份會嚴重影響橡膠產量,導致膠農收入銳減,而恢復生產時間較長,造成土地閑置。因此,今后在發展橡膠業的同時,可適當發展二線作物,加強環境友好型生態膠園建設,切實調整產業結構,合理進行作物布局,這樣才能使膠農提高對自然災害的應變能力,不斷提高經濟效益。
致 謝
云南省紅河執帶農業科學研究所:李芹、王樹明、周敏、郭艷、李濤、高梅。河口四大農場:孔祥勇、阮國強、陳可輝、李壽榮、白永平、蘇祖凡、張亞萍。文山健康農場:徐高才、催德亮。文山天保農場:盧選春、王學珉。金平農場:劉繼雄、馬開紅。
參考文獻
[1] 云南熱區寒害專業調研組.云南省熱1999/2000年冬熱帶作物寒(凍)害調研報告[J]. 云南熱作科技,2001(s1):1-9.
[2] 王樹明,錢 云,蘭 明,等. 滇東南植膠區2007/2008年冬春橡膠樹寒害初步調查研究[J]. 熱帶農業科技,2008,31(2):4-8.
[3] 王樹明,胡卓勇,李 芹. 2010/2011冬春滇東南河口、文山植區橡膠樹寒害調查報告[J]. 熱帶農業科技,2012,35(2):1-8.
[4] 中國熱帶作物栽培學[M]. ISBN 7-109-04646-X/S?2879.北京:中國農業出5.8版社:284
[5] 省農墾總局寒害調查辦公室:云南墾區1973/74年冬橡膠樹寒害調查總結報告[Z]. 云南墾區1973/74冬寒害調查資料匯編,1974.
[6] 省農墾總局寒害調查組:云南墾區1975/76年冬橡膠樹寒害調查總結報告[Z]. 云南墾區1975/76冬寒害調查資料匯編,1976.
[7] 云南熱區寒害專業調研組. 云南省熱區1999/2000年冬橡膠樹寒(凍)害調研報告[J]. 云南熱作科技,2001,24(增刊):1-17.
[8] 闞麗艷,謝貴水,陶忠良,等. 海南省2007/2008冬橡膠樹寒害情況淺析[J]. 中國農學通報,2009,25(10):251-257.
[9] 覃姜薇,余 偉,蔣菊生,等. 2008年海南橡膠特大寒害類型區劃及災后重建對策研究[J]. 熱帶農業工程,2009,33(1):25-28.
[10] 何 康,黃宗道. 熱帶北緣橡膠樹栽培. 廣東:廣東科技出版社.1987:110-122,335.
[11] Moonen A C, Ercoli L, Mariotti M, Masoni A.Climate change in Italy indicated agrometeorological indices over 122 year.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2, 111: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