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江平
(國網山西陽泉供電公司,山西陽泉 045000)
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及方法研究
郭江平
(國網山西陽泉供電公司,山西陽泉045000)
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是企業運用審計工作方法,對領導干部進行監督管理的綜合手段,是促進廉政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開展此項工作,應注意重點審計內容和運用恰當的方法,才能提高審計質量,客觀評價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
經濟責任審計監督
企業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是指審計機關依據國家規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對企業負責人任職期間所在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和損益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重大經營決策等有關經濟活動,以及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的監督和評價活動。經濟責任審計可以依照法律對領導進行監督,還可以通過審計發現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問題,通過有效的整改措施,完善規章制度和生產流程,從根源上解決審計發現的問題,降低企業經營風險,使企業領導干部在經濟責任審計的過程中得到客觀評價,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發揮長處,避免錯誤重復發生,從而提高其管理能力。因此開展經濟責任審計,不僅可以加強對企業管理層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企業腐敗活動的產生和擴大。
2.1突出重點,統籌兼顧
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要學會重點突出和統籌兼顧,審計人員要知曉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從審計內容看,除了考核領導干部在其任職期間是否完成企業任期經濟責任考核指標外,審計內容重點是要查證領導干部在其任期內的重大經濟行為、決策和效果,查證在任職期間是否出現了貪污腐敗的問題,要對企業中行使關鍵權力人和部門進行審計監督,保證這些人和部門能夠正確地行使公司給予的權力,讓他們遠離貪污和腐敗。從審計對象看,除了審計工作要注重對即將卸任的領導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外,審計人員應該將關注重點放在群眾或者企業內部職工反映問題過多的個人和部門。
2.2對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要有明確規定
經濟責任審計要對即將卸任的領導干部在任職期間的資產、負債和損益與企業收益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審計核實,也是了解企業經營狀況的基礎和關鍵,同時也是對企業領導人員的經濟責任進行評價的基礎。首先明確領導干部在企業經濟活動中的責任和義務,這樣審計就可以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對領導干部做出的重大經濟決策是否符合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是否符合國有企業內部規章制度,執行決策是否執行到位等進行審計檢查,明確了這一切的責任后,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開展就有了明確目標,同時對沒有卸任的領導干部起到監督作用。
2.3要控制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質量
經濟責任審計關系到對企業領導干部和部門的業績評價,所以審計工作需做到公正、公平、真實地反映企業領導干部和各個部門在經濟工作中的經濟責任,所以審計也就需要一個完善的審計程序來確保審計質量。經濟責任審計要按照審計程序進行審計,一般程序為審前準備階段、審計項目實施階段、審計終結階段。
2.4堅持先審計后離任的原則
領導干部在完成經濟責任審計之前不能夠離職,只有在解除任期經濟責任情況下,才能晉升或者調離,如果存在特殊情況,可以先調動然后進行審計,但是在審計程序結束之前不能任命和實質性交接,這樣可很好地保證領導干部的廉潔,也能讓接任者能夠安心地在工作崗位上工作。
2.5注意提高企業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效率
在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要提高審計工作效率,要在領導干部離職程序結束之前完成審計。所以供電企業審計人員要不斷學習國家和供電企業各類法規,提高自身專業水平,改進經濟責任審計方式,通過提高工作效率來保障供電企業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質量和速度。
2.6把審計結果向供電企業內部公開
經濟責任審計是為了離職和上任的領導干部和部門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所以需要審計結果在一定范圍內公開,給審計結果一定的透明度,便于群眾監督整個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保證審計效力能夠正常發揮,審計中出現的問題也可以及時處理。審計結果公開可以提高企業內部決策的科學性,加強整個企業管理層的廉政建設,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改善創造條件。
3.1前期準備
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前,要做好充分準備工作。在審前準備階段主要是接收和確認委托審計任務,選派合適人員組成審計組,了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聽取被審計單位領導干部在其任職期間的述職報告,對企業內部工作計劃、總結和會計報表等一系列資料進行查閱,了解企業業務范圍和財務收支狀況。執行初步分析性復核、初步確定重要性水平、分析審計風險、制定項目審計實施方案、下發審計通知書、向被審計的企業領導人員及其所在企業提出書面承諾要求等工作。同時,審計人員要找好審計工作切入點,進行明確的工作分配,對審計工作日程進行安排,確定最后的完成期限。
3.2實施階段
在審計實施階段,對被審計企業的會計報表和賬戶余額進行合理、必要的實質性測試。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通過審核、觀察、監盤、詢問、函證、計算和分析性復核等方法去獲得可靠審計證據,同時要做好審計記錄,通過審計記錄與被審計單位交換審計意見,讓被審計單位在審計工作記錄上簽字蓋章,確認審計事項。對有問題的審計記錄編寫審計底稿,底稿中對問題產生的原因、性質和企業負責人應承擔的責任進行記錄,為被審計企業領導人員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發表審計意見提供合理、可靠和有效的審計證據。
3.3終結階段
該階段,根據審計底稿和審計結果擬定審計報告,在征求被審計企業領導干部及企業意見后,向派出審計機關提交審計報告,出具復核意見,然后審定審計報告、出具報告,最后歸檔立卷。其中,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是向企業最高管理層提交審計工作報告,在審計報告中對被審計人員經濟責任進行界定,要按照經濟責任的分工原則,在界定經濟責任時,對領導人員直接負責的那部分工作承擔直接責任,對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分工的工作只負責“領導”和“主管責任”。還要正確區分集體責任和個人責任、前任責任與現任責任、直接責任與間接責任、主管責任與客觀責任。同時正確評價合理與合法的關系、成績與問題的關系等。讓管理層能夠正確了解被評價的領導干部和企業,為任用領導干部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3.4創新審計辦法
要把企業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方向由專注財務向整個企業的績效狀況轉變,運用先進的ERP審計工具開展財務、工程、物資、人資等項目審計,把對績效的評價作為評價的主要途徑,做到對企業的全部資金流進行審計和監控。還可以實行交叉和聯合審計,對多個領導干部和部門進行審計,這樣可以防止多部門和多領導干部之間的聯合腐敗現象。
郭江平(1964—),女,山西陽泉人,高級會計師,國網陽泉供電公司審計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