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
【摘 要】 提升中職課堂教學效果,從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著手。通過專業引導,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對未來職業的認同感;通過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激勵學生主動探索,享受學習的樂趣;通過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降低專業知識學習的難度;通過教、學、做合一,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意識,提高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水平。
【關鍵詞】 專業引導 項目教學 直觀 教、學、做合
1 專業引導,明確學習目的
在模具專業新生入學之初,開展為期一周的模具專業引導教育。使模具專業新生了解模具及模具行業,了解模具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就業方向等,激發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和對未來職業的憧憬。
專業引導分三個階段:
(1)模具專業教師在教室里利用多媒體做模具專業介紹。例如首先播放奔馳車的制造過程、中日對決 ——模具制造工藝人的攻防等錄像片,通過觀看錄像讓學生意識到模具在工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知道當前我國模具行業的發展現狀、趨勢、人才需求以及與模具強國的差距,提起學生的專業興致。然后采用圖文并茂的電子課件介紹專業培養方向、目標,主干課程等,讓學生明白學習是為了將來工作的需要,使學生對模具專業的學習充滿期待。(2)組織學生參觀模具制造和模具使用工廠。請工廠的工程師實地講解模具的制作和工作過程,以及要具備的知識技能 。學生親身感受工廠的生產情景,進一步了解將來所從事的職業、工作崗位及崗位群的能力的要求。(3)實訓老師在實訓車間指導學生進行鉗工技能實習。實訓老師演示車、銑、鉗、數控加工、線切割等在校期間將要學習的操作技能,并指導學生練習鉗工的基本功。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些簡單的制件,比如啟瓶器、小刀等。讓學生覺得模具專業技能是很實用的技能,只要認真學習,一定能學會。引導學生愛上模具專業。
2 任務驅動,激發學習興趣
在課程教學中,采用模塊式的項目教學模式。每個模塊選用適應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知識能力的實際案列作為項目。根據項目的實際工作內容,提出若干具體的工作任務。教師以工作任務為主線,組織教學內容。每一個任務的教學步驟分為四個環節。
(1)任務說明,根據實際案例,提出工作任務,明確學習目標。(2)任務分解,以實際工作過程為導向,分析工作流程,確定工作任務完成的過程及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結構。(3)專業知識,秉著“適用、適度、夠用”的原則,確定教學內容。教師在專業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構建知識。(4)任務實施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自主探索,完成具體任務。
通過一個個的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驅動學生主動學習隱含于任務中的知識。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主動整合所學知識。當學生遇到難題時,教師給以適當的啟發和引導;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首先應肯定學生的長處,然后引導學生發現錯誤,改正錯誤;當學生出現分歧時,鼓勵學生有理有據的討論,發表不同見解,然后教師歸納點評給出意見。任務的實施,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得以鞏固提高。使學生感到知識是學得會的,并且是用得上的,從而喚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3 直觀、形象,降低學習難度
中職模具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模具的生產操作、模具零件的制造和模具的裝配、維修等工作。了解模具的制造工藝,讀懂模具圖紙;分析模具結構是中職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所必備的職業能力。
在專業知識的教學環節,學生讀懂模具圖,理解模具的結構及工作原理,是教學難點。為了克服這一難題,首先利用多媒體特有優勢將復雜的模具結構用簡明的立體圖形形象展示。通過動畫直觀的演示工作原理,使學生對模具結構和模具工作原理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后利用實物模型對照教材中的結構示意圖,引導學生讀圖、識圖,對模糊不清楚的地方邊分析(畫)邊歸納,整合學生的新舊知識,達到理解模具結構及工作原理的目的。
例如:在講授如圖所示注射模的基本結構時,首先展示注射模結構和工作原理的動畫,對照實物模型,根據模具設計的內容順序(制品位置——成型零件——支承零件——澆注系統——合模導向機構——脫模機構——冷卻系統),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模具結構圖及模具的工作原理,比如制品怎么放置才合適,型芯、型腔如何固定,開模時有什么辦法使制品留在型芯上等,激勵學生思考、探究,然后教師在黑板上按設計順序繪制模具結構簡圖,同時要求學生跟著老師一步一步地徒手繪制注射模具結構草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做到了眼到、心到、手到,對模具結構及工作原理的認識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教、學、做合一,提升學習效果
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因為這樣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的規律、性質和聯系。”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和激勵學生的主動探究,讓學生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知識原理。
拆裝測繪實訓過程如下:
(1)分組,將全班學生分為知識結構大體平衡的若干小組,每組4~5名學生。每組指定一名組長,負責本組的工具、量具的保管及協調本組成員的工作。(2)布置任務,各組成員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一套塑料模具和一套冷沖模的拆裝、測繪。每位學生繪制一張所拆模具的裝配圖并填寫實訓報告。(3)任務實施,學生們分工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探討。(4)任務考核,根據上交的圖紙,實訓過程的表現,小組成員互評+教師評定。
5 結語
中職學校課堂教學是理論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應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擯棄傳統的灌輸知識的方法,采取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做事,為學生的就業以及就業后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霞.冷沖壓與塑料模具課程創新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科技信息,2005(10).
[2]郭國誼.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模具專業PRO/E課程改革探索[J].教育教學論,2013(48) .
[3]馬光全,魏煒. 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教學方案改革探索[J].硅谷,2009(9).
[4]許廣芳.中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探究--以數控專業為例[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