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杰
【摘 要】 科技進步報告既有宣傳科技工作的作用又有積累史實的功能,是了解、認識、研究全市科技進步情況的可靠參考資料。文章從科技進步報告編纂的工作實踐出發,闡述了《盤錦市科技進步年度報告》的編纂情況,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科技進步報告編纂的思路。
【關鍵詞】 科技進步報告 編纂
科技是人類高度文明的結晶,是引導社會進步的火炬。科技的發展與進步正極大地改變著人類的生存方式,深刻地轉變著人們的思維觀念,強勁地推動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作為科技白皮書的一種表現形式,科技進步報告的內容展現的正是這一結果。
1 盤錦科技進步年度報告編纂情況
《盤錦市科技進步年度報告》從2006年開始正式出版,已經連續出版9卷,每卷字數在5萬字左右,每卷發行近200冊。報告的編纂力求全面系統地記載盤錦市上一年度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基本情況、科技最新成就、重大事件以及發展趨勢,主要反映盤錦科技管理、科學研究和普及、科技開發等科技工作,為社會各界了解盤錦的科學技術活動,提供豐富詳實的資料。《盤錦市科技進步年度報告》秉承史冊記載、為領導提供決策參考、搭建交流平臺、展現盤錦科技工作窗口等編纂宗旨,取得可喜成績,《盤錦市科技進步年度報告(2005)》獲得2006年盤錦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報告的出版為促進盤錦市的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由于長期以來一直以“內部資料、免費交流”的形式發行,而且內容、形式、篇幅、發行量都有很大的局限,所以在現實工作中很難發揮出其應當具有的巨大的和潛在的作用。
報告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1)缺乏全面性和權威性。報告其實并沒有全面地反映我市科技的整體狀況,而更像是一部盤錦市科技局的工作報告,其內容雖然在逐年規范,但一直缺少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市科協、高等院校,以及市內各個行業、國有大中型企業、民營科技型企業等與科技進步密切相關的領域或部門的年度工作狀況和統計數據。
(2)發揮的作用有限。由于報告一直是以內部資料方式刊印,發行量在200冊左右,且發行方法和渠道簡單而狹窄,所以只能供內部交流使用,對社會和廣大科技單位、科技部門和科技人員的影響力和作用力都十分有限。
(3)內容還不夠豐富。由于報告入編材料來源范圍相對較窄、渠道單一,且大多為工作總結、會議報告等文章性、文字類材料,加之編輯形式也略顯呆板,沒有或缺少直觀的圖文、照片和數據報表,可讀、可視、可參考性較差,難以引起讀者的興趣與重視。
(4)編輯隊伍應進一步加強。要保障報告的出版質量和一貫性,就要長期保持和培養一支技術、條件、責任心都十分過硬的編輯隊伍、使報告的編纂工作得以不斷創新和發展。
2 科技進步報告編纂的新思路
編纂科技進步報告是一項長期、嚴謹的工作,要把科技進步報告真正打造成反映第一生產力的文化精品,需要不斷努力。經過幾年的實踐與探索,我認為關鍵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 記載與應用并舉
科技進步報告不能僅僅為了記載歷史而編寫,還要重視發揮使用價值,處理好編寫和使用的關系。科技進步報告從框架結構到內容選題,從語言表述到版面設計,都是嚴肅有余,靈活不足,缺乏必要的知識性、可讀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一是注意增加統計數字、文件法規等資料性和實用性強的內容比重,讓讀者能從報告中增長知識,并能利用報告解決業務中的實際問題;二是要在表現形式上力求圖文聲像并茂,以吸引讀者并使之留下深刻印象;三是要在構思框架時注意突出地方特色和年度特色,讓讀者每年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2.2 傳承與創新兼備
應該辯證地認識和處理與時俱進和循序漸進的關系,既要保證內容記載的規范、穩定,又要力求表現形式的多樣化,如在版式、編目、內容、出版周期等方面,力求穩定中有改進,改進中有發展。記載內容務必客觀真實,基本框架和編寫體例也要基本穩定,而具體欄目和條目則要從實際出發,做到與時俱進、特色鮮明,使歷史性與時代性更好地融合。
2.3 真實與保密協調
報告的權威性來源于它的真實、準確。報告應據實記載,要保證報告的真實性,特別是一些重要指標、數據等內容,使報告真正具有借鑒的功能。但同時報告是正式出版、公開發行,應注意到信息資料的公開與保密的問題,對于一些機要信息要嚴格審核、把關,慎重處理。為此,報告在編纂過程中,要克服兩種傾向:一是過度開放,無論信息是否保密,都全盤托出;二是過度保密,把不該保密的信息也進行保密處理,使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共享,信息的價值得不到充分的挖掘。
2.4 規范與實效并重
組稿工作是報告編纂全過程的前期基礎性工作,是整部報告系統工程中的重要一環,需要制定一套規范。如在征稿時,可要求各單位按共性條目與特色條目來選題和記事,還要對共性條目所記載的內容和一些重要指標提出具體要求,原則上共性內容都要供稿,這樣既保證報告能全面、系統地采集有效信息,也大大提高報告所記載內容的可比性,包括本單位不同年份的縱向比較和同類單位相同指標的橫向比較。此外,對一些重要指標和內容,要求每年都要供稿,還有上年度已有的指標或條目,下年度原則上都要繼續記載,基本做到橫向和縱向的比較記載,加強資料的可比性和延續性。同時,也能大大提高撰稿人和編輯的工作效率。
2.5 時間與質量兼顧
編纂科技進步報告只能是當年編上一年的,而上一年的很多指標和大量統計數據大都要等到次年的第一季度才能真正落實,這就決定了報告編纂出版最快只能在第二年的第二季度。因此,如何盡快出版,加快其信息傳播十分重要。在編纂過程中,既要對報告質量進行嚴格把關,精益求精,又要力求盡快出版,不斷提高報告的時效性和使用價值。
3 結語
科技進步報告既有宣傳科技工作的作用又有積累史實的功能,是了解、認識、研究科技進步情況的可靠參考資料。作為反映過去一年科技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重要文獻,報告的編纂應力求全面、系統、準確、科學地記錄每年全市科技工作的新面貌、新成就、新發展,集中反映科技工作的發展脈絡,充分展現科技進步對于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及其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國徽,朱建軍.對地方科技志編纂的思考及建議.科技管理研究[J],2012,(15).
[2]劉長生.對開發利用地方科技志信息資源的認識.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J],2009,(31).
[3]劉西琳.將新時期科學技術進步載入史冊——談科學技術志的編纂.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4]李建蘭.淺談科技志編纂規范的必要性[J].甘肅科技,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