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英志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水力發電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水力發電廠中發電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個電力系統的穩定情況。因此,做好水電發電廠的發電機檢修和維護工作就顯得極為重要。本文從實際出發,對我國的水力發電廠中的維護和檢修工作進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 水能發電機 維護工作 檢修工作
現如今,我國政府出臺了許多節能減排政策,這些政策對水力發電的運營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水電資源對于優化我國能源結構有著諸多意義,其主要原因就是水資源作為一種潔凈的可再生資源,具有投資小、見效快等優良特質。而對于水電廠來說,要想提高相關設備的穩定水平,確保水電站滿發、多發、安全和經濟運行,就必須要對水電廠的相關設備進行定期、有效地維護工作和檢修工作,并將預防為主和質量第一作為設備檢修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將“應修必修”和“修必修好”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務必保證相關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狀態。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基礎之下,最大可能的為水電站創造更多更大的效益。
1 發電機檢修及維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由于我國水力發電廠受其他類型發電廠和傳統檢修模式的影響,使得我國的水力發電機大多是采用“計劃檢修”這一模式進行發電機的檢修和維護工作。但這種模式存在著不經濟、不科學和檢修工作不持續等問題,從而嚴重影響到了我國水力發電廠乃至整個水力發電行業的健康發展。
(1)經濟性不高。計劃檢修模式要求發電機必須定期進行檢修,這勢必就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檢修工作。有的發電設備明明機器狀態很好,根本沒有什么問題,但是按照檢修計劃時間的規定,還是要對這些處于良好狀態的設備進行檢修,這樣就浪費了一些本不必浪費的人力和財力。但如果檢修時間沒到,發電機出現了問題或者不能正常運轉相關人員還是要對相關發電設備進行維護和檢修工作,這就額外增加了檢修費用。不僅如此,這種“純計劃檢修”模式也會對機器造成磨損,這樣不僅對發電機設備的正常運行沒有好處,反而還會加快機器老化的速度,降低其使用率。
(2)缺乏科學性。發電機機器的數值標準、實際安裝工藝和調試狀況是制定計劃檢修日期的主要參考標準,在確定檢修日期之后,相關生產部門只需將檢修的周期和規定記錄下來就完成了整個的計劃檢修。實際上,這種模式存在著極大的局限性和不科學性。在實際發電機器運轉過程中,根本不可能完全按照指定的數值和標準來工作,計劃檢修模式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對設備進行維護,但根本沒有將發電機運行的現狀作為主要檢修參考,而只是全部按照指定的標準來進行檢修工作,就會使得發電機發生“越修越壞”的問題。
(3)檢修工作不持續。由于我國水電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快,許多水力發電廠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檢修運行相分離的新管理模式,同時也成立了自己的檢修隊伍,這樣保障了水力發電廠發電機器的安全,同時也方面便了對于發電機器的使用。通過這種方法許多小問題就不用讓專門的檢修公司進行檢修,發電廠自己也能解決。從一方面來看,這無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專業的檢修公司與這些水力發電廠又出現了分工不精和職責交叉等現象,在大型的檢修過程中,這種分工不明確和職責相互交叉現象就更是明顯了。在進行大型發電設備檢修時,經常會發生由于職能不清造成某一工作環節多次重復,而有的工作環節又沒人做的情況,由此對發電設備的檢修工作造成影響。不僅如此,檢修公司和水力發電廠之間的責任混亂也會干擾檢修工作的進行,從而增加檢修的時間,降低檢修工作效率,同時縮短了發電設備的使用時間。
2 提高水力發電站的設備檢修方式
(1)轉變發電機檢修觀念。根據實際發展情況來看,“計劃檢修”這種傳統的檢修方式已不適應現在水力發電廠的發展。要想提高水力發電廠發電機器的安全性能,水利發電廠必須要徹底地轉變發電機檢修和維護的觀念,拋棄傳統“計劃檢修”模式中不合理的部分,并且要對相關檢修、維護人員進行先進的、科學的檢修、維護理念培訓,轉變檢修工作人員的傳統觀念,樹立全員參與、全過程管理的現代維護理念,由此確保發電機的維護工作能夠更好地進行。
(2)提高相關檢修人員的綜合素質。對水力發電設備進行檢修,并不是一個兩個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水利發電廠在進行檢修的過程中,必須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不僅如此,水力發電廠還必須要對相關檢修、維護人員進行定期的技術培訓。社會在不斷發展,科技也在不斷進步,信息知識更新換代的步伐也越來越快,因此,只有對相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提高發電機檢修及維護工作的規范性,并處理好技術資料、檢修維護記錄等檢修記錄工作,這樣才能使其掌握全面的、系統的知識和技術,為發電機的維修工作做好準備,從而確保水力發電站檢修、維護工作的正常開展。
(3)及時、有效的進行監測。隨著計算機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監測技術也越來越完善、先進。所以,水力發電企業必須將先進的計算機監測技術及時引進到企業中,使用這些先進的計算機監測技術對發電機進行及時、有效的監測,幫助水力企業掌握發電機在運行中的所有信息資料,以便更有效地開展檢修、維護工作。為了保證監測的有效性,發電廠還需要制定相關的技術標準和管理制度。因為只有建立健全費淡季的維護和檢修工作章程后,工作的內容、人員才能做好有章可循,保證監測工作能正常運行,最大限度提高監測的有效性,避免出現盲目的停機檢修類似情況發生。由計劃檢修轉變為狀態檢修。
3 結語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水力發電已成為整個電力系統中最主要的發電形式之一。水力發電行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著整個電力系統的發展,從而對我國的人民生活造成重要影響。因此,做好水力發電機器的檢修與維護工作是至關重要的。當前我國水力發電廠主要采用的是“計劃檢修”進行發電機的檢修和維護工作。但這種模式又存在著不經濟、不科學和檢修工作不持續等問題,因此,水力發電廠必須轉變傳統計劃檢修模式中不合理的地方,對相關檢修、維護人員進行培訓,使得發電機能夠正常的運轉使用,提高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年限,從而為整個水力發電行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回士光.電站運行大課堂水輪發電機知識問答(六)[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0(6):58-59.
[2]鄧正鵬.水輪機組轉動系監測與故障診斷分析系統的開發[D].華中科技大學,2004.
[3]卞謙裔.分析水力發電廠如何做好發電機的檢修及維護[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21):134-135.
[4]李宏偉.水力發電廠如何做好發電機的檢修及維護分析[J].科技傳播,2014(19):92-92,99.
[5]余懷湘.水電站發電機的運行與維護措施探討[J].科技傳播,2011(19):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