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遙
《紅樓夢》里的劉姥姥初次去賈府打秋風,王熙鳳給她哭窮,劉姥姥厚著老臉說:“憑他怎樣,你們拔下一根毫毛比我們腰還粗呢……”劉姥姥的口無遮攔,還受到了周瑞家的批評,覺得她在王熙鳳面前說這樣的話,本意是恭維,但實在太不含蓄。就像鄉下大娘夸回鄉過年的打工姑娘:“呦!胖啦。”被夸的姑娘臉色就很不好看,您老可真會說話哈。
也難怪大娘,她哪里知道,腰的粗細胖瘦,其實是一種階層的暗示。作為貴族階層的王熙鳳,肯定不愛聽人家說自己的腰粗。腰粗肚大,那是底層的標識,《技術與文明》里說到“報復性消費”或“補償性消費”,比如,單調生產線上的技術工人,從地底下爬出來的礦工、從生死線上歸來的戰士,他們更喜歡高分貝的音樂、大口灌的啤酒、性別特征明顯的女人、重口味的食品,以此來補償或報復自己在工作中所經受的折磨。所謂中產的標志,未必要審美有多精致,但外表必須是擁有健美的好身材,否則,即便是阿瑪尼,穿到身上也像一只破麻袋。
腰身其實并非機器年代以后才受推崇的,職場上早就悄悄地在遵循這個規律了,從餐飲業到零售業、從公司到商場的工作服,一般都是越高級的職位,腰線越明顯。可不是嗎?掃街的保潔員、建筑工人,都穿著好活動的寬衣服,即便有制式,也沒有腰身。就像小時看電影,分辨“好人”和“壞人”,就看衣服有沒有腰,我軍戰士的棉襖,肯定沒有腰身,即便高層指戰員,也頂多勒一根皮帶,敵軍將領,別說是春秋裝,連大衣都是有腰身的。這個例子,是不是隱隱暗示了腰線和權力或說是戰斗力的關系?
瞧,春天來了,又到了減肥的季節,成天舍不得吃飯的小咪,跟肉肉戰斗的宣言是:“沒有腰線的女人沒有前途”,主管老Q前幾年發福的時候,雖然很死胖子,但也還萌萌噠,當聽到“前途”二字,深深地觸及了老Q的靈魂,對老Q來說,任何能與前途掛鉤的都是好東西。為了前途,老Q餓其體膚勞其筋骨,很快就瘦成了一道閃電,作為總被老Q幺來喝去的下屬,看到老Q的腰,理解了《白鹿原》里黑娃為啥老尋思著怎樣打斷他東家白稼軒的腰,這個老鄉紳的腰——太直了!不過,老Q的腰不用誰去打,因為他的腰并不總是直挺挺的,比如見到任何一位比他職位高的領導,他的腰就自然而然的彎成一條弧線,變成了比小咪還柔軟纖細的小蠻腰,好在現在的人大多是近視眼,看不清老Q臉,沒發現老Q從前肚子上的“游泳圈”其實并沒有消失,它們都擁擠到臉上,堆積得好像劉姥姥的皺紋——見了王熙鳳,綻放開來,菊花樣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