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美蘭 顧海洋
(大豐市蠶桑學會 224100)
桑樹凍害后的葉蠶平衡
沈美蘭 顧海洋
(大豐市蠶桑學會 224100)
針對凍災后桑芽凍死、蠶農盲目退(棄)蠶種造成桑葉過剩、葉蠶不平衡的現象進行分析并提出技術措施。
桑樹 凍害 葉蠶平衡措施
春蠶飼養期間氣候適宜、農藥污染少,蠶繭品質好、產量高、價格貴、收成好,占全年養蠶收入的55%以上,是蠶農豐收的重頭戲。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倒春寒經常使桑樹萌發的芽被凍死,給蠶農造成桑葉減產的錯誤判斷,從而作出減少春蠶飼養量的決定,錯失增產、增收的最佳時機,筆者就凍害后的葉蠶平衡問題談談自己想法。
近11年來,筆者所在的江蘇省大豐市就遇到了2004年、2006年、2009年、2013年、2014年5次倒春寒,出現嚴重的晚霜。僅2013年4月份就出現了9次的晚霜,直到4月21晚上到4月22日早上還有比較嚴重的晚霜。因此,作為我們從事蠶桑技術推廣工作的人員和廣大蠶農要面對現實,尊重自然,未雨綢繆。
晚霜致使已經開葉的育71?1桑芽被凍死,冬季剪梢重留條短的桑園,由于發芽率高,整株樹被凍死,開葉較早的農桑減產70%,開葉期的育71?1桑葉損失40%以上。胡桑系列萌發的芽被凍死,雀口期胡桑32號苞葉枯死,損失15%以上。大豐市一般在上年的12月底就訂好了第二年的春蠶種,蠶農不能預測來年是否有晚霜,訂種數量足,面對凍害,蠶農的恐慌心理特別嚴重,怕桑葉減產,原訂的蠶種數量多,蠶子不夠吃,紛紛退(棄)種,一般蠶農退(棄)種5~10%,多的蠶農退(棄)種達25%,養蠶結束時,出現了桑葉過剩現象,葉蠶平衡失調。2013年春季,合新村的蠶農劉某3畝桑園,訂了5.5張蠶種,因凍災退種0.5張,當季張產繭48kg,還多出桑葉近400kg,夠養半張多蠶種,當時蠶繭價格46元/kg,損失1104元;同年,蠶農陳某2.2畝桑園,訂了4張蠶種,因凍災退種1張,當季張產繭43kg,也多了1張蠶種的桑葉,當季少收入1955元。
多年的事實證明,越是蠶農心理出現擔心、恐慌、動搖的時候,就越需要我們蠶桑工作者給蠶農以知識、信心和措施。
發生晚霜凍害后要和蠶農算好一筆賬,加強凍害后的桑園管理和養蠶布局的調整等若干事項,是促使蠶農謹慎退蠶種,做好葉蠶平衡的關建措施。
3.1 推遲發種
技術推廣部門根據當年的實際情況可以適當推遲發放蠶種的時間,以延長桑樹的生長期6~7天,增產桑葉效果十分明顯。推遲發種,由于后期溫度較高,桑園每天增產達3%,蠶期縮短1.5天左右,可節約桑葉5%左右。這樣就可以增產桑葉23~26%,增產達四分之一,可大大減輕蠶農退種的壓力。2013年是凍害性比較嚴重的一年,大豐市是5月12號發種,春蠶平均張單產達到了39的好成績。
3.2 加強治蟲
由于晚霜形成的凍害,春蠶發種推遲,桑樹生長期延長,害蟲也比往年多,因此要使用桑園專用藥加強治蟲,避免春蠶農藥中毒。
3.3 增施催芽肥
增施有機肥可以提高桑葉產量,增加桑樹的抗凍能力。桑樹受凍后,嫩芽和主芽壞死,但側芽和休眠芽仍可以萌發,應在受害后抓緊時間增施一次催芽肥,以速效肥和葉面噴肥為主,4月中下旬每畝補施尿素20kg左右,桑樹長到3~5葉時,噴灑1.5%的磷酸二氫鉀,5~7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可促進桑葉成熟,提高桑葉產量。
3.4 科學剪梢
冬季剪梢時,不能剪得太長,留條長度要在1~1.2m以上,如遇晚霜,可以剪去枯梢,促使副芽早萌發,提高下部休眠芽的發芽率,凍害比較嚴重的2013年對育7?11效果比較明顯。留條不足1m的農戶晚霜前發芽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經過4月份的晚霜后,未發芽的休眠芽已經很少了。
3.5 適當留葉
秋季采葉時,最少要留葉3~4片,讓桑樹繼續積累養分,增加桑樹的抗凍能力。防止采葉過度,造成秋季桑樹發芽,造成養分流失,使桑樹不能安全越冬。如果有晚霜,造成的損失會更大。
3.6 妥善防寒
天氣預報有晚霜時,可在樹頂上加蓋稻草,能直接有效的防止晚霜接觸桑芽形成凍害。也可以在霜凍前噴水,或者在桑園的上風薰煙,有比較好的效果。
S888.74
C
2015-04-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