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Karim已經五十四歲了?!”
他在我的印象中明明是四十來歲,是一位總是穿著粉紅西裝、看起來似乎有些玩世不恭的天才設計師。我還兀自在震驚中,我的同事王麗娟在我的身后默默補刀:“你想想你都多少歲了。”
如果這個時候給我的內心配圖的話,那一定是一個小人兒捂著心臟撲通倒地的畫面。
十二年前,大學里的我剛剛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個室內設計作業,那次作業有著瑰麗的粉色與滿目的夸張曲線,至今還可以在ABBS上找到。而那些靈感,正是來自當時在我眼中美國最前衛的室內設計師Karim Rashid。
如今,十二年過去,Karim--如當年我印象中那樣身著同樣的粉紅西裝,揮灑著同樣的絢爛色彩與自由曲線。他看起來還是那么年輕和充滿激情,但這些卻令我一度猶豫這一期封面人物的選擇:如果一位設計師十幾年都一成不變,那么即使他是最著名的,也不應該成為我們的選擇對象。
經過對他大量最新設計作品的深入了解以及《繽紛》雜志對他一對一的專訪之后,我意識到,他確實仍然是那個Karim,但他同時又是最新的Karim。最新的材料與技術,最新鮮的設計類型,最時髦的功能與使用方式,五十四歲的Karim用無數永遠站在時代前端的設計作品實踐著他的設計追求:“我內心最真實的渴望便是看見人們能夠活在當下,并無時不參與到當代世界之中。我們必須神智清醒并且順應當下這個世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