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前



安徽省蕪湖縣文物管理所收藏了一件元青花龍紋玉壺春瓶,該瓶2006年6月17日出土于蕪湖縣機械工業園二期工程旗塘村工地,由于現場被破壞,不能確定該件瓷器屬于墓葬還是窖藏。2012年5月,經安徽省文物鑒定站專家鑒定,該瓶為國家一級文物。
一、元青花簡史
元人蔣祁著《陶記略》中記述:“窯火既歇,商爭取售,而工者擇焉,謂之揀窯。交易之際,牙儈主之……,運器入河,肩夫執券,次第件具,以憑商籌,謂之非子。”記述了元代燒制和販運青花瓷的盛況。元代中國瓷業較宋代又有更大的進步,景德鎮窯成功地燒制出青花瓷器,開辟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青花瓷是我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屬于釉下彩瓷,其整體特點為:著色力強,發色鮮艷,呈色穩定;紋飾不褪色;明凈素雅,有中國畫般的藝術魅力,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青花瓷在整個元代的早中期緩慢發展,從元初到元后期至元間的六七十年間,工藝粗糙的青花瓷斷斷續續地被生產出來,是元青花的早期發展階段。元代青花瓷成熟于14世紀中期的至正年間,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外貿需求的激發和民間審美的轉變。元末因戰事導致生產條件的變化,青花制作中采用了多種原料制作不同的器物以適應不同的銷售對象。聞名后世的青花瓷經過整個元朝(1271~1368年)九十多年的發展,在明清兩代達到頂峰。
二、蕪湖縣出土元青花龍紋玉壺春瓶的基本描述
元青花龍紋玉壺春瓶,喇叭口,口部下收成細長頸,垂腹,平地,圈足。通高24.7厘米,口徑6.7厘米,底徑7.6厘米,腹圍41厘米,重量605克。該瓶表面釉色呈失透狀,釉色白度不夠,白中略閃青灰,釉層也較為肥厚,圈足內側未施釉,形成一周氧化后的紅色。整個釉面泛黃,釉層光澤較強,除了燒成技術欠缺外,還與釉層中釉灰比例較高有關。瓶上所繪龍紋及卷草紋色彩藍中偏灰,黑灰色的斑點較少,雖然稍欠濃重艷麗,但卻多了一種質樸、淡雅的風格。所用鈷料含錳量高含鐵量低,和國產的鈷土礦特點相同,應是國產鈷料所繪。
瓶口沿處飾元青花瓷器常見的裝飾—卷草紋,瓶腹處繪有一條三爪龍。龍紋極具特色,細頸長身,龍首高昂,龍頭呈扁長形,雙角,張口露齒;龍爪怒張,筋腱凹凸,呈現我們常見的鐮刀狀三爪,分張有力,肘毛、尾鬃皆呈火焰狀;龍背部出脊,以網格狀紋繪飾成龍鱗。畫面勾勒出了神龍遨游九天的威武雄健之姿。
瓶底部呈內凹圈足狀,足底寬厚,挖淺足。
整個瓶造型精致,紋飾簡單明了,構圖豐滿,畫面直截了當,突出龍的形象。繪畫方法以平涂為主,結合勾、皴、點、染技法,使得線條蒼勁有力。畫法看似隨意,實則飄逸率真,給人以活靈活現之感,有著極強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三、元青花龍紋玉壺春瓶的特征解讀
1.制胎工藝。玉壺春瓶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凈水瓶演變而來,定型于北宋時期,在當時是一種裝酒的實用器具,后來逐漸演變成觀賞性的陳設瓷器,是中國瓷器造型中的典型器形之一。這件元青花龍紋玉壺春瓶的制胎工藝也是基本沿用前朝的方法,采用分段制胎,然后再用胎泥粘合而成。粘接處器表突起,給人以不平之感,外壁接痕經打磨,但內壁接痕仍清晰可見,器物頸部內側略加切削,內壁均不修削,所以在器里的底、腹、口等處胎體接痕表現明顯。其皿底足露胎而質粗,說明當時胎土淘煉方法還相對比較原始。這是古代制瓷工藝不夠先進造成的弊病,可這同時也成為元代青花瓷的時代特征。
2.造型特點。元代瓷器造型大多較為厚重質樸,主要表現在日常應用的壇、罐、瓶、壺及盤、碗等一般器物,而瓶、高足碗等器物有的也相當精致剔透。元代社會,青花瓷還沒有成為宮廷或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明器外,產品主要是外銷,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是為了滿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習慣人群的需要。這件元青花玉壺春瓶應為酒具,瓶整體造型精致美觀,有著變化柔和的輪廓線。其造型上的特點在于:頸較細,頸部中央微微收束,頸部向下逐漸加寬過渡為橢圓狀下垂腹,曲線變化圓緩;圈足相對較大,且外撇。其精致的造型突顯了當時高超的技藝。
3.紋飾特征。元代的青花瓷因為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特性,所以在元代制品中顏色美麗的較少。但大部分成熟的元代青花紋飾布局都非常美觀,圖案不僅重視主次協調,而且慣用多層連續的花邊紋飾,多在外留有一圈空白邊線不填滿色,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這件元青花玉壺春瓶布局簡潔質樸,繪工較為簡單,卷草紋外留有空白邊線,釉面胎質由于年深日久深埋地下而自然形成像“酥光”一類的深厚溫潤的釉光。
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官窯和民窯只能從紋飾上加以判別,據考證自元元祐元年開始明確“雙角五爪龍紋”及“麒麟、鸞鳳、白兔、靈芝”等,臣、庶不得使用。因此,凡有以上所列禁用紋飾的青花器也是民窯受命而生產的官窯器,而元青花中的三爪、四爪龍紋及制作較粗糙的器物上基本為臣、庶所用的民窯產品。這種封建社會的典型紋飾,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判斷真偽和區分窯口的線索。這件元青花玉壺春瓶上所繪三爪龍和卷草紋不屬于禁用紋飾,判斷其不是官窯產品,是景德鎮民窯青花瓷器。
近些年來,全國各地雖陸續出土了一批元代青花瓷窖藏或陪葬品,但就全國范圍來看,元代青花瓷存世數量仍然不多,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其中元青花玉壺春瓶完整器更是極少。這件元青花龍紋玉壺春瓶品相完整,造型規整,紋飾典型,是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它的發現,對于元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藝和紋飾造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給我們研究蕪湖區域元代民間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