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軍
新常態是一種新的發展態勢,蘊藏著新的發展機遇,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帶來了新的挑戰。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從嚴治黨的新常態、反腐斗爭的新常態,廣大干部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職責的要求、群眾的期盼,盡好責、做好事、服好務,就要擺正心態,端正態度,積極進取,在“為”字上下功夫。
常規工作要主動作為。常規工作年年做、月月做、天天做,但決不能因此而放松了警惕、降低了要求、疏忽了效率。要強化主動意識和責任意識,把工作想在前頭、干在前頭,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能視而不見,置之不理,更不能“不說就不動、不催就不辦”,甚至出現無所事事、得過且過的不作為,辦事拖拉、效率低下的慢作為,隨心所欲、吃拿卡要的亂作為。要以強烈的事業心、高度負責的態度、飽滿的激情主動工作,主動作為,追求精細化、人性化、特色化的服務理念,不斷規范工作流程,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把常規工作做細、做精、做亮,于細微之處見精神,于細微之處見境界,于細微之處見水平,確保件件有效果,事事有結果。要把常規工作當成鍛煉自己、展示自己的舞臺,讓領導和同事盡快了解自己的基本素質和辦事能力,培養吃苦耐勞、嚴謹細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堅決不讓領導安排的工作在自己手里延誤、不讓辦理事項在自己手里積壓、不讓各種差錯在自己手上發生。
重點工作要大膽作為。當前,改革進入了“深水區”、駛入了“攻堅期”,推動發展、維護穩定的任務更加艱巨,要求更高,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更多、更復雜。廣大干部要認清大勢,把握趨勢,順勢而為,敢于擔當、勇于創新、善于突破、樂于干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用非常之舉,盡非常之責,作非常之為,建非常之功。要在推進城鄉統籌發展、落實民生工程、加快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等重點工作中,主動請纓,扛起責任,勇挑重擔,果斷出擊,精準發力,久久為功。要在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社會管理創新等重大改革中,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勢,積極創新,大膽創新,善于借力,不能總是習慣于按模式辦事,憑經驗辦事,靠感覺辦事。要煥發創造激情、激發創造活力、增強創新意識,改進工作方法,學會超前思考、現實操作,越位思考、定位操作,深度思考、科學操作,適應新形勢有新思路、應對新情況有新辦法、解決新問題有新舉措,確保單項工作創一流,整體工作上水平。
難點工作要積極作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長期的復雜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朝而成。總會遇到坎坷、荊棘和波折。面對工作中的“頑瘴痼疾”和“硬骨頭”,廣大黨員干部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量力而為,積極作為,做到事不避難,迎難而上,在困難面前不逃避、不退縮、不推諉,在矛盾面前不慌亂、不氣餒、不蠻干,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自覺上一線、下深水,準確摸清工作實情,理清發展瓶頸,明確突破關鍵,全面掌握工作主動權,堅持未雨綢繆,科學應對,理性處置問題,注重把握工作節奏,分清輕重緩急,區別對待,因地制宜想對策,想方設法找點子,一心一意抓落實。要注重依靠群眾、發動群眾、調動群眾,積極尋找有利于解決難題、促進發展的最大公約數,善于使巧勁、敢于碰硬,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降低社會負面影響,始終發揚“釘釘子”精神,以持之以恒的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韌勁,打好持久戰,啃下硬骨頭,攻克一個個發展難題,取得一項項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