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峰
摘 要 雙膜馬鈴薯栽培技術是一項對馬鈴薯種植具有顯著促進效果的技術。基于此,結合雙膜馬鈴薯的含義,聯系現實情況討論了雙膜馬鈴薯栽培技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包括施肥不科學、種薯精選不科學、收獲時間不適宜以及種薯未消毒等。針對這些問題,從雙膜馬鈴薯栽培出發,探索解決措施,如選用優良品種、提供較好的生長環境、種薯催芽、科學施肥、加強對農戶的技術培訓和加強田間管理等。
關鍵詞 雙膜馬鈴薯;栽培技術;存在問題;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03-0-02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對農業也日益重視,在數字化和信息化逐漸深入生活的今天,農業發展也逐步向現代化農業轉型。以馬鈴薯的栽培技術為例,雙膜馬鈴薯的栽培技術作為新興的高產高效的農業技術,對于提高種植馬鈴薯的質量和產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值得研究與探索。
1 雙膜馬鈴薯栽培技術存在的現狀
雙膜馬鈴薯栽培技術在馬鈴薯全生育期內覆蓋雙膜,一方面使溫度升高,加快馬鈴薯的生長,使馬鈴薯能夠在淡季及時上市,保證居民對馬鈴薯的需求;另一方面,保證水分不蒸發、不滲透,提高馬鈴薯的產量。現針對雙膜馬鈴薯栽培技術現狀展開討論。
1.1 施肥不科學
科學合理的對農作物進行施肥能有效保證農作物的健康生長,而雙膜馬鈴薯在栽培種植過程中,存在著施肥種類不合理,施肥方式不科學的現象。現如今,市面上存在著馬鈴薯專用肥,然而部分農戶卻并沒有在施肥中廣泛使用專用肥,而是使用二銨做底肥,用尿素進行追肥。這種非專用肥的大量使用,并沒有使馬鈴薯在成長過程中獲取足夠的營養。鼓勵農戶使用馬鈴薯配方專用肥,改善土壤的酸堿性,使土壤環境適宜馬鈴薯的生長。
1.2 種薯精選不科學
種薯時進行科學挑選,對于區分不同類的種薯品種對于提高種薯質量和同一批次馬鈴薯的純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的馬鈴薯雙膜種植中,根據馬鈴薯的品種分別進行播的農戶非常少。事實上,種薯的大小、品種、老幼等自身條件對對馬鈴薯種植效果的影響較大。為提高整體馬鈴薯種植效果,應該在出窖時擇優選用,杜絕使用病馬鈴薯和不良品種馬鈴薯。
1.3 收獲時間不適宜
馬鈴薯達到成熟期后,應該及時進行收獲。及時收獲,能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保證馬鈴薯及時上市,滿足市場供應。收獲較晚,可能導致馬鈴薯的腐爛、病菌入侵,直接降低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
1.4 種薯未消毒
在馬鈴薯的雙膜栽培的切塊處理過程中,農戶大部分未經過消毒處理,導致病毒的傳播,病毒感染對馬鈴薯的質量和產量都是嚴重的威脅,因此,在進行切塊栽培時,注意對切刀進行消毒處理,尤其是切過病爛馬鈴薯的切刀,一定要嚴格消毒,切實預防病毒感染[1]。
2 雙膜馬鈴薯栽培技術的措施
馬鈴薯的雙膜栽培技術對馬鈴薯的質量和產量的提高都有著十分顯著的促進作用,根據上述的馬鈴薯雙膜栽培技術現狀,提出雙膜馬鈴薯栽培技術改進措施。
2.1 選用優良品種
脫毒種薯能避免病毒對馬鈴薯的危害,選用脫毒馬鈴薯,防止了病毒對馬鈴薯的生長危害,可切實提高馬鈴薯的質量和產量。脫毒種薯從馬鈴薯的品種上優于其他馬鈴薯,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較為發達的根系。
2.2 提供較好的生長環境
條件完備的生長環境對于馬鈴薯的生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土壤和環境對馬鈴薯的種植影響顯著。馬鈴薯的種植需要肥沃的和偏微酸性的土壤。肥沃的土壤環境能提供馬鈴薯足夠的營養,偏微酸性的土壤能使馬鈴薯更好地吸收土壤的養分,深層疏松的土壤環境對于增加馬鈴薯產量具有顯著的促進效果[2]。平坦的肥沃土壤比山坡類土壤條件更適宜馬鈴薯的栽培。在秋收后,應該及時對土壤進行深翻和征地,及時進行冬灌,打土保墑。為了提高土壤的利用率,在栽培馬鈴薯過程中,應該科學進行合理密植,使土壤中的養分能被最大限度的吸收和利用。
2.3 種薯催芽
種薯催芽在雙膜馬鈴薯的栽培技術中,能切實促進增加馬鈴薯產量。在種薯從窖中取出時,應該經過科學的種薯精選環節,根據種薯的不同生長效果進行分類,接著科學地進行種薯催芽。選取表皮完整、生長良好、無病無毒的種薯,在室內散射光條件下接受催芽,嚴格進行室內溫度控制。催芽一方面能切實促進種薯的早熟;另一方面,催芽能對種薯進行優勝劣汰,摒棄出病毒侵襲和腐爛的種薯,留下質量高、抗性強的種薯進一步種植。
2.4 科學施肥
科學合理的施肥能促進農作物的健康生長。針對土壤環境抽樣調查,明確現有土壤中的營養成分,并結合馬鈴薯種植所學的養分進行分析,恰當的補充營養。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輪作機制,降低馬鈴薯通過土壤傳播病毒的機率。
2.5 加強對農戶的技術培訓
農戶對種植雙膜馬鈴薯的技術,仍停留在粗略的操作層面,甚至許多操作是不科學的,為了從根本上提高馬鈴薯雙膜種植的質量和產量,必須加大對農戶的技術培訓,加大對科技興農的宣傳,組織統一的培訓課程進行技術提高[3]。在馬鈴薯種植廣泛的地區,應該組織專門團隊進行科技指導和要點分析,從原理科學和實際操作兩個方面進行指導,提高農戶的技術水平。
2.6 加強田間管理
對溫度控制、澆水量和澆水時間等進行控制和管理。在馬鈴薯的生長期,嚴格保持控制土壤溫度,保持適宜的水分,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根據天氣,在齊苗期,現蕾期,開花期,薯塊迅速膨大期各澆水一次,促進馬鈴薯的生長。
3 結語
目前,在雙膜馬鈴薯種植過程中,仍存在著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提出了解決辦法,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忠福,魯天文.黑色馬鈴薯雙膜覆蓋早熟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14(8):82-83.
[2]耿娜.馬鈴薯雙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西北園藝:蔬菜,2012(1):8-8.
[3]陳蘭瑛,李良英,瞿曉蒼,等.商洛大棚馬鈴薯雙膜覆蓋栽培技術[J].陜西農業科學,2014,60(4):122-123.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