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 萬家盛


【摘 要】 生產材料組織決策作為企業生產決策的重要內容,如何選擇生產材料供應商,并進行生產材料的采購與配置優化對企業的生產決策至關重要。在分析大數據、云會計對企業生產材料組織決策影響的基礎上,建立了大數據時代基于云會計的生產材料組織決策框架和流程,闡述了企業應用該決策框架需要關注生產材料供應商的選擇方法和生產材料的數據管理,期望能對企業生產材料組織決策提供新的視角。
【關鍵詞】 云會計; 大數據; 生產材料組織決策; 供應商
中圖分類號:F232;C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08-0133-04
一、引言
大數據、云會計技術在企業的普及和應用,使得企業的生產材料組織管理和決策不再只靠感覺和經驗,而需要用科學的數據分析方法來提供支撐。云會計已成為當今互聯網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和運營的新模式,為企業生產材料組織決策的制定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如何運用云會計獲取與生產材料相關的各類數據,并根據這些數據建立起合適的生產材料組織決策框架和流程來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已經成為企業應用云會計和大數據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目前,為了更科學地服務于生產材料組織決策的應用領域,學術界從各個角度對其展開了不同的研究。劉盛軻(2010)以建筑施工企業為例,將供應鏈理論引入生產材料采購管理,有助于生產材料供應商與企業之間在信息、資金等層面的無差異聯結。在此基礎上,苑東亮(2011)在他的博士論文中認為生產材料組織應落腳于項目化管理,以人機交互為手段,構建“一體兩翼”(One Body Two Wings:OBTW)材料采購項目化管理系統。楊會樸(2014)對生產材料組織管理和決策的模式進行了創新,指出物流管理和財務管理對企業生產材料供應鏈管理的作用,需融合兩者開展生產材料供應物流財務一體化的生產模式,提高采購效率的同時也能解決物流部門和財務部門獨自經營的缺陷。
綜觀上述文獻,盡管生產材料組織決策有很多研究,但基本未涉及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背景。企業信息化的多年應用為企業積累了各種類型的海量數據,這就為企業傳統生產材料組織決策模式的優化和創新提供了可能。鑒于此,本文基于大數據、云會計技術背景,在分析云會計對企業生產材料組織決策影響的基礎上,建立了大數據時代基于云會計的企業生產材料組織決策框架和流程,并闡述了企業應用該框架進行決策時的關注點。
二、大數據、云會計對企業生產材料組織決策的影響
(一)降低生產材料組織決策的成本
完全競爭市場下,在飽和或者接近飽和的行業,企業已經難以提高主營業務收入,而把許多精力投入到降低成本的工作中。在生產過程中,生產材料成本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生產材料的種類豐富造成地域分布的不均勻,某些特殊材料甚至只存在于指定地區,往往企業耗費大量時間和財力才能取得這些生產材料。一些跨國公司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運用跨區域分工把容易受勞動力成本和生產材料成本影響的生產線轉移出去,不過有時候即使跨國公司擁有充足的特殊材料儲備,但需要這些生產材料的是不同地域的分子公司或者生產部門,那么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可能會阻礙生產材料的有效配置。大數據環境下,憑借與全球生產材料市場實時動態聯通的云會計平臺,除了可及時定位生產材料位置外,還能動態掌握生產材料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財務數據,挖掘分析得到合適的生產材料配置計劃,減少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全面降低生產材料采購和生產材料組織決策的成本。
(二)提高生產材料組織決策的質量
從企業開始生產到產成品驗收入庫這整個過程中,基本上每個環節都需要生產材料的消耗,如何提高生產材料組織決策的質量是企業決策者一直在探索的問題。跨國公司的大規模生產網絡造成可能需要處理海量的生產材料相關數據來支持生產材料組織決策,而過去的生產材料相關數據僅包括本地生產部門的數據,并且受到數據庫物理組織的限制,使得生產材料相關數據的獲取、存儲和計算等內容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可能會降低決策的質量。然而,基于云會計的大數據中心建設將使這一問題的解決成為可能。基于分布式和虛擬技術的云存儲系統,只需要配備數據訪問接口就可立刻完成數據集中,在同一數據庫不同節點乃至不同數據庫的節點上存儲海量數據,大大減輕了緩存負擔和互聯網壓力,企業決策者不會受時空的制約能夠及時制定出全球生產材料組織決策計劃。與傳統應用軟件服務所適用的環境不同的是,大數據環境要求企業對不斷變化的經營環境作出迅速反應,客戶對產品偏好的差異可能會影響企業生產材料組織決策的制定,而云會計平臺會在限定時間內靈活動態修改應用軟件服務,制定出更科學的符合客戶偏好的生產材料組織決策。
三、大數據時代基于云會計的企業生產材料組織決策
(一)決策框架
企業基于大數據、云會計技術,依托互聯網,可以構建出一個或多個由大量普通機器和網絡設備連接構成的云會計數據中心,形成一種以數據為中心的生產材料組織決策服務模式。這個數據中心包括生產機器運行數據、生產工人數據和生產材料數據等各種類型的數據,通過綜合分析這些與生產材料數據相關的各類生產數據,企業能夠制定出最佳的生產材料配置方案。生產材料組織模式主要分為數據獲取、數據安全傳輸、數據安全存儲、數據挖掘、數據的應用服務和生產材料遠程配置六個階段,它們映射了整個體系中數據流動的基本步驟,具備計算、存儲、通信和分配等功能,并通過分布式數據總線將各個功能聯接,實現高效可靠的數據交換。其中,數據獲取模塊由物聯網完成,通過圖像掃描、條碼識別、傳感器收集等方式從生產部門獲取生產材料相關數據;數據安全傳輸模塊、數據安全存儲模塊、數據挖掘模塊主要依靠分布式存儲系統和云會計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進行,分布式存儲系統使用互聯網高度聚合分散的遠程對象,通過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層)和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傳輸層安全)為互聯網進行加密,以達到數據安全傳輸的目的,此外用戶感覺不到訪問的應用和享受的服務是來自于本地還是遠程。分布式存儲技術在數據安全存儲模塊得到了集中體現,可將PB級甚至是EB級別的海量數據存儲到不同節點上,具有高可拓展性、高可靠性、高容錯性和節約成本的特點。數據挖掘模塊是對數據倉庫中生產材料相關數據的知識發現,數據倉庫是按生產材料組織決策主題重新排列的數據集合,通過OLAP(On-Line Analysis Processing,聯機分析處理)技術處理從數據倉庫獲取以不同角度分析的信息。數據的應用服務和生產材料遠程配置服務由云端服務與智能生產終端共同提供。這六個階段的循環往復,形成了大數據時代基于云會計的企業生產材料組織決策框架,如圖1所示。
企業管理人員通過用戶終端經過身份確認、權限鑒別后訪問和使用云會計平臺中的生產材料組織決策服務。云會計平臺主要分為三層,分別是最底層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中間層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臺即服務)和最外層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依次是基礎設施、開發環境和軟件應用,而且結合公司的個性需求以服務的形式將它們遷移到云端。
(二)決策流程
從各個生產部門自動采集相關的生產數據并上傳至生產數據中心,生產數據中心會實時智能分析生產數據并確定生產材料需求量。同時,這些生產數據也會通過互聯網自動傳輸到企業云會計平臺,而企業云會計平臺是與全球生產材料市場和各地生產材料倉庫相聯通的,隨時呈現所需生產材料的價格、可用運輸方式、運輸時間和運輸費用和位置。對于確認后的生產材料需求量,企業采購部門可登陸云會計平臺根據額外生產材料需求利用SaaS層制成生產材料單,同時企業云會計平臺會自主查詢各地生產材料倉庫是否有庫存。如果有庫存且通過企業云會計平臺數據挖掘服務處理過后發現從倉庫調撥材料更合理,即可向指定的生產材料倉庫申請調撥,企業云會計平臺會立刻完成智能配置。在沒有庫存或者即使有庫存但采購生產材料更合理的情況下,企業云會計平臺經過數據挖掘服務選取適用企業生產模式的生產材料采購方式;然后采購部門針對這種生產材料采購方式選擇最合適的生產材料供應商和運輸方式;最后,企業云會計平臺會自動編制最佳的生產材料采購計劃并自主配置生產材料,大大減少了生產材料組織決策的難度。基于云會計的企業生產材料組織決策流程如圖2所示。
四、企業應用決策框架實施生產材料組織決策時的關注點
(一)生產材料供應商的選擇方法
大數據環境下,生產材料供應商的選擇可能不再是簡單地給生產材料質量、生產材料成本、物流成本、供應商信譽和售后服務等所有評價因素規定統一的標準,并按照設定好的所占比重為每個生產材料供應商綜合打分、排序后選擇最優者的過程,而是采用數據分析(層次分析法、TOPSIS法、貝葉斯分析等)和數據挖掘(關聯規則挖掘、決策樹、人工神經網絡、粗集方法等)方法聯系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和市場環境對所有評價因素從多種可能的角度交互性分析,實現對生產材料供應商選擇的輔助決策。大數據下企業決策者通過云會計平臺的自動管理和控制功能,來協調生產材料供應商供貨能力、運輸能力、議價能力的關系,結合全球生產材料市場上供應商的生產材料質量、成本、信用水平、售后服務等信息,最終才能確定生產材料供應商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是否能夠建立或者持續。
(二)生產材料的數據管理
大型制造業企業生產材料多達千種乃至萬種,生產材料管理難度較大,庫存數據多而復雜。如果倉庫管理員每天都要填寫生產材料入庫單、出庫單并編制匯總表,或者打字錄入入庫、出庫數據,那么在效率低下的同時難以及時為企業決策者呈現生產材料庫存信息。在大數據背景下,引入圖像掃描、條碼識別和傳感器收集生產材料管理數據,在企業云會計平臺上動態顯示生產材料庫存信息。企業不但要做好生產材料庫存數據管理,還要控制好生產材料庫存量,以防材料壓庫占據大量流動資金。在生產材料價格不穩定的市場,當價格可能上漲時,全球材料市場會將價格數據傳輸到企業云會計平臺,云會計平臺會立刻向企業決策者發出進貨的信號,這就要求在生產材料采購上準備一定的資金。反之,價格可能下跌時,云會計平臺會提醒企業選擇“零庫存”的管理模式,也可達到節約流動資金的目的。
五、結語
合理準確的生產材料組織決策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基礎,能為企業節約成本并可促進企業生產材料的有效配置。大數據、云會計技術能為企業提供更科學的生產材料配置計劃,云平臺服務和數據挖掘服務能為生產材料組織決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本文構建了大數據下基于云會計的生產材料組織決策框架和實現流程,闡述了云會計在生產材料組織決策中的關注點,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企業生產材料組織決策的優化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 劉盛軻.基于供應鏈理論的建筑施工企業材料采購管理[J].大眾科技,2010(8):81-82.
[2] 苑東亮.工程項目建設材料采購項目化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
[3] 楊會樸.制造業供應物流財務一體化管理模式創新探究[J].財會通訊,2014(9):69-70.
[4] 程平,何雪峰.“云會計”在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應用[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25(1):55-60.
[5] 羅云,周康,王力尚,等.國際工程材料采購中的成本控制與分包商/供應商管理[J].施工技術,2013(6):70-72.
[6] 王意潔,孫偉東,周松,等.云計算環境下的分布存儲關鍵技術[J].軟件學報,2012(4):962-986.
[7] 程平,趙子曉.云會計對中小企業的影響及供應商選擇策略[J].會計之友,2014(1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