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巾慈

千余份有關“追夢@東方”創意主題的作品終于接受了集中的“檢閱”。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已經第四屆的“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不僅讓選手們對“東方”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同時從本屆參賽作品中也看到了新一代設計師對于東方文化越來越發自內心的自信表達——他們摒棄了以往臉譜、山水畫等靈感元素,而是以更加國際化、個性化的視角和創意手法詮釋對大賽主題的理解。
2014年5月18日,由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深圳市龍華新區管理委員會和中國紡織出版社主辦,《中國服飾》雜志、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深圳市龍華新區大浪辦事處、龍華新區經濟服務局承辦的2014“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初評在北京完成。經過三輪緊張的評選,最終來自中央民族大學、武漢紡織大學、西安工程大學、江南大學、廈門理工學院、中法埃菲時裝設計師學院等20位選手晉級決賽,并將于7月赴深圳角逐最后的金、銀、銅獎。其中,來自廣東的自由設計師王慶武,已經連續四年投稿“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而本屆是他第三次入圍。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組委會更在決賽環節增加了一場名師秀,將請來業界知名設計師對大賽主題和“東方”概念進行更高層面的詮釋,這不僅將開闊現場觀眾的視野,同時將大賽主題所倡導的方向和東方意境鮮活地呈現出來。
與前三屆相比,今年選手的參與更加踴躍,作品的數量和質量都超乎往屆。據組委會介紹,本屆大賽共收到海內外參賽作品1100余份,參賽選手來自全國154家專業院校,29家服裝公司及設計工作室,其中不乏多位院校教師、品牌設計總監和自由設計師等。與此同時,今年不少院校更將本屆大賽主題“追夢@東方”設置為課程作業,學生的作品經由任課老師篩選,并將優秀的作品統一寄給到組委會,參賽熱情的高漲可見一斑。
在這一屆參賽作品中,“東方”概念的表達已經不是早期的模樣。經濟、文化格局的變化也在潛移默化地對年輕人產生影響,他們思想轉變的背后是整個社會的變革。因此,我們能夠看到他們的觀點和立場與以往有很大不同,帶有新一代年輕設計師的特點。
作為本屆大賽評委,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吳海燕、北京服裝學院時尚文化傳播負責人謝平、法國ESMOD高級時裝藝術學院(北京)藝術總監HeikoM.BUERGER在初評現場接受采訪時,都給予本屆大賽作品很高的評價。
“首先,以往常用的設計元素已經徹底被選手們摒棄,而是以一種國際化的視野和全新的靈感和表現手法來構建東方文化的表達;其次,選手們的設計手法、對面料的開發以及工藝技術的運用更加成熟,不同面料的融合和協同創意成為最大亮點。”連續四屆擔任大賽評委的吳海燕告訴記者,最終選定進入決賽的作品是從多元化詮釋主題的角度篩選而出,有將多種面料進行再造后重新融合的,有從不同維度和空間進行立體造型的,有對色彩運用呈現出全新理解的作品等,能夠從創新而多維的角度體現東方主題的寓意。
吳海燕認為,東方意境的表達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是輝煌的表達,能夠將東方文化的千年沉淀恢弘地呈現出來;二是禪意的營造,能夠在寧靜致遠、天人合一的意境下從多元的角度傳達而出。
謝平也認為,本屆選手們對于東方文化的理解和對工藝、材質潮流趨勢的認知都有很大提升。不管是多樣化的風格,還是技巧與形式感的表達都非常有看點,甚至有的作品更充滿了戲劇性,這種越發個性化的風格表達顛覆了人們以往對東方概念的印象。
“我們能夠深刻感受到,這一代年輕設計師對于本土文化的自信越來越發自內心,而并不是為了迎合大賽主題而刻意表達,他們的創造性是隨著眼界和思維的開闊自然而然地生發出來。”
與此同時,謝平也強調,所有創意的表現形式也要考慮在技術工藝方面能否實現,而非一味的天馬行空。在進行創意款式的同時,也要以面料和工藝作為支撐,這樣的設計表達才會更加清晰和深入。
“每一份作品都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都能讓我感受到選手們對于創作的熱情。”Heiko M.BUERGER興奮地說道。在他看來,盡管很多國際的設計師也在設計中詮釋東方文化,但是對“東方”概念理解最為透徹的還是亞洲人。很多選手在服裝的材料和廓形表達中都對立體感有所強調,并將不同的肌理感進行組合,這讓他覺得非常有趣,也是國際的流行趨勢。其中一些作品中附帶的面料小樣也給Heiko帶來好感,他坦言自己很看重面料的選擇和再創造,畢竟對于效果圖只能進行視覺的判斷,而面料能讓人感受到制成成品后的真實質感。
與此同時,對于沒有獲獎的作品,評委們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議。他們認為,很多學生將過多的關注點放在如何將效果圖畫得漂亮,但對于服裝的結構圖、面料的開發,以及服裝的配色環節做得不到位,選手們還要將設計語言和設計元素表達得更加清晰和完善。而“東方”概念的表達也是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它可以是多種元素的結合或碰撞,也可以與某種元素背后的故事關聯起來,這樣作品才會更加生動和充滿意境。
在過去30年中,中國一直在被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沖擊和同化,而今天各行各業都在反思,到底如何構建自己的本土文化?以“東方”為主線的“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順應國家與行業的發展趨勢應運而生,每一屆的主題和形式都意在讓年輕一代對東方文化有更深的認知和表達方式。從造圖、造物、造境,到開始謀求一種新的融合,組委會正以一種國際化的視角對選手們的東方創意進行指導,幫助新一代設計師成長。此次初評,從千余份參賽作品中選出僅20份作品晉級,大賽已經為選手們設定了一個更高的標準,相信7月的決賽將會更加精彩,也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