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英娜 劉衛東 朱士農 等
摘要:為了解茄子的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之間的關系,本研究采用多元分析法,分析了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相關性及主成分關系。結果表明,在對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相關性分析中,花青素相對含量與果色呈極顯著正相關,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顯著負相關;維生素P含量與花青素相對含量和果色呈顯著正相關;果形與可溶性糖含量呈顯著正相關,與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主成分分析表明,12個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簡化為6個因子,分別是營養因子、熟性因子、形狀因子、生長因子、單果質量因子、果肉色因子,其對變異的累積貢獻率為80.654%。
關鍵詞:茄子;農藝性狀;品質性狀;相關分析;主成分分析
中圖分類號:S641.103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1-0166-03
收稿日期:2014-03-14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編號:CX(11)105]。
作者簡介:馮英娜(1988—),女,江蘇徐州人,碩士,從事蔬菜遺傳育種研究。E-mail:fengyingna88@126.com。
通信作者:劉衛東,碩士,教授,主要從事蔬菜遺傳育種研究。E-mail:lwd@jit.edu.cn。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 )是我國栽培較早的蔬菜,果實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質元素等,同時也是含有維生素P較高的蔬菜。維生素P 具有活血化淤、清熱、止痛、消腫、祛風通絡及止血等功能[1]。茄子的性狀是由外界環境和內部多基因共同決定的,主成分分析可以將多個相互關聯的數量性狀綜合為少數幾個主成分,通過對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矩陣內部結構的研究,找出數目較少且能控制所有變量的主成分。如果所取的特征值其主成分累積貢獻率達到70%,表明其包含了大部分信息[2]。
目前對茄子種質資源的研究較多。劉富中等對茄子種質資源青枯病的鑒定表明,茄子野生近緣種Solanum sisymbriifolium 和S.torvum對青枯病有較強的抗病性,可作為茄子青枯病的抗源材料[3]。蘇曉梅等研究茄子花粉形態特征表明,所有供試材料花粉均為長球形,具有3條萌發溝,以等間距環狀分布,溝延伸到兩極,花粉外壁紋飾均為顆粒狀,不同材料花粉粒在大小、外壁紋飾特征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花粉粒大小可以作為推斷茄子栽培種內不同果形品種演化的依據[4]。劉富中等研究自然低溫、蕾期去雄及去柱頭處理對其單性結實性的影響,結果表明,供試材料的單性結實性屬于溫度敏感型,在低溫下表達,誘導單性結實基因表達的溫度在7~15 ℃ 之間,在此溫度范圍內,其坐果率為88.9%~100%;蕾期人工去雄和去柱頭不影響單性結實果實的正常生長發育,蕾期去柱頭可用于茄子單性結實性的快速準確鑒定[5]。
在茄子營養品質方面,王靜等研究了茄子單性結實的果實內可溶性糖和蛋白質含量的變化[6],潘秀清等研究茄子單性結實果實發育規律與營養物質的關系[7]。瞻園鳳等分析了19份茄子的主要性狀、營養品質并對其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表明,干物質含量與單果質量和果長呈極顯著負相關,維生素C 含量與單果質量和果長呈顯著負相關,可溶性蛋白含量與果寬呈顯著正相關[8]。趙德新等研究了茄子形態性狀的主成分分析,將茄子的18個形態性狀分為6成分,分別是果形因子、生長勢因子、熟性因子、外觀品質因子、光合因子和單果質量[9]。關于茄子種質資源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的主成分分析還少見報道。本研究利用相關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之間的關系,旨在為茄子的雜交育種親本的選配和種質資源的利用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供試材料分別來自于國內外28份茄子材料,所有材料均定植于金陵科技學院幕府校區園藝實驗站,各材料來源及主要特征見表1。
1.2方法
參照李錫香、朱德蔚編著《茄子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在茄子生長期間對農藝性狀進行田間觀察記載,在茄子成熟期對其測定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含量、維生素P含量、花青素相對含量等品質指標。
1.3統計分析
應用Excel 2003和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茄子性狀的多樣性分析
對28個品種的12個性狀進行多樣性分析,結果(表2)表明,各性狀在供試材料之間存在豐富的變異,變異范圍為1228%~111.76%,平均變異系數為39.27%。其中花青素相對含量的變異系數最高,達111.76%,其次是果色、單果質量、可溶性蛋白的變異系數相對較高,分別為4155%、4605%、51.21%。首花節位、株高變異系數相對較低,分別為20.32%和12.28%,各性狀的變異系數由大到小依次為花青素相對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單果質量>果色>果形>表1茄子供試材料來源及主要特性
編號名稱來源特征果形果色編號名稱來源特征果形果色1美綠遼寧長卵綠15廣田八號日本長羊角紫紅2日友長直壯青長茄廣東長卵綠16保豐綠茄遼寧卵圓綠3荷蘭綠龍荷蘭長條綠17傾國69日本長筒 紫紅4津科2號圓茄天津扁圓淺紫18扁紅茄非洲扁圓鮮紫5白雪公主西安長羊角 白19KALI菲律賓長筒鮮紫6白又嫩長白茄子廣東長羊角白20綠硯紫靚長茄河北長羊角鮮紫7早熟純雜交少數花茄吉林長筒綠21大和長日本線形 黑紫8杭茄一號江蘇線形淺紫22天使麗人四川短羊角 鮮紫9美引茄冠山東卵圓黑紫23布尼塔荷蘭長卵黑紫10迷你小茄子日本長條 黑紫24黑驕子長茄西安長羊角 橘紅11紫塔遼寧長筒 黑紫25綠巨人遼寧長卵綠12西方神茄荷蘭長筒 黑紫 26眉州墨茄重慶長羊角黑紫13真優美長茄山東長條黑紫27宮崎秋茄重慶長條鮮紫14主力長茄黑龍江長條黑紫28春秋長茄重慶長條黑紫
表2茄子主要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多樣性分析
主要性狀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標準差極差變異系數(%)首花節位4.0012.009.501.93820.32株高(cm)72.86134.3099.3312.2061.4412.28果色1.008.005.682.36741.55心室數(個)3.0011.006.642.30834.64果形1.0011.007.602.901038.16單果質量(g)13.22480.00198.8091.55466.7846.05果肉色1.004.002.640.83331.4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5.003.2680.9383.528.70可溶性糖含量(mg/g)2.537.564.5081.2905.0328.62可溶性蛋白含量(mg/g)0.272.481.0780.5522.2151.21花青素相對含量(%)0.0536.158.8199.85636.1111.76維生素P含量(mg/g)1.223.982.3490.6192.7626.35
心室數>果肉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維生素P>首花節位>株高。可以看出,花青素相對含量的變異系數最大,說明供試材料在這個性狀上變異豐富;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單果質量變異系數較大,說明可以通過良種選配和栽培技術等方法,使這些性狀得到較大提高;株高的變異系數最小,因此通過育種手段獲得理想的目標性狀難度較大。
2.2茄子主要性狀與品質性狀的相關性
為了判斷12個性狀之間的相互關系,對供試材料進行簡單相關分析,各性狀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結果(表3)顯示,花青素相對含量與果色(1白,2綠白,3綠,4橘紅,5淺紫,6鮮紫,7紫紅,8黑紫)呈極顯著正相關,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顯著負相關。維生素P與花青素相對含量和果色呈顯著正相關。果形(1扁圓,2圓球,3高圓,4卵圓,5長卵,6短筒,7長筒,8長條,9線形,10短羊角,11長羊角)與可溶性糖含量呈顯著正相關,與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由營養品質與性狀的相關分析得知,若要以果實中高花青素相對含量和高維生素P含量為育種目標,應注重黑紫色果實的選育。
2.3茄子不同性狀間的主成分分析
由表4可知,在所有的主成分構成中,信息主要集中在前6個主成分,其累積貢獻率高達80.654%。主成分1貢獻率24.085%,為最大,其次為主成分2、3、4、5、6,貢獻率分別為19.654%、11.636%、10.771%、7.829%和6.706%。
主成分1的特征向量中,特征值為2.887,貢獻率為24.085%。載荷較高且符號為正的性狀是花青素相對含量和維生素P,即營養因子。主成分2的特征向量中,載荷較高且為正的性狀是首花節位,與材料的熟性相關,即為熟性因子。主成分3的特征向量中,果形具有負向較大載荷值 -0.632,心室數具有較大的正向載荷值0.514,說明主成分3主要決定果實的外部形狀和內部形狀,即為形狀因子。主成分4為生長因子,主成分5為單果質量因子,主成分6為果肉色因子。根據供試材料的分析結果,主成分1越大越好,主成分3、4、5、6適中為宜,主成分2不宜過大。
3討論與結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不同茄子的主要性狀和品質性狀均存在較大差異,品質性狀的變異范圍為26.35%~111.76%,為營養品質的改良提供了可能。茄子主要性狀與品質性狀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在選擇親本時,性狀差異大的材料能夠產生較大的雜種優勢。果色越深,維生素P含量越高。這與姚元干等研究的結果[10]一致。花青素相對含量與果色呈極顯著表3茄子
正相關,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顯著負相關。維生素P與花青素和果色呈顯著正相關,這與王佳慧研究的結果[11]一致。果形與可溶性糖含量呈顯著相關,與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茄子的農藝性狀相互關系復雜,在對某一個性狀進行選擇時,其他的一個性狀或者是多個性狀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對茄子材料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
主成分分析是在不損失過多遺傳信息基礎上的一種降維思想,將一些彼此相關的指標進行線性組合,找到一些不相關的新綜合指標來代替原始指標,使得這些新綜合指標盡可能反映原始變量的大部分信息,從而減少形態性狀調查工作。本研究中入選的6個主成分因子,累積貢獻率達到80654%,12個指標簡化為6個新綜合指標,反映了茄子的大部分信息。進一步分析各成分的特征向量,果色和花青素相對含量均為正載荷量,表明要是以花青素含量高為育種目標,則盡量選擇果色深的;株高為負載荷量,因此在育種中盡量不選植株較高的材料,以避免植株倒伏,降低產量。
參考文獻:
[1]毛偉海,包崇來,胡齊贊,等. 茄子的栽培生理與高效豐產技術[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7-8.
[2]余錦華,楊維權. 多元統計分析與應用[M]. 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162-218.
[3]劉富中,連勇,馮東昕,等. 茄子種質資源抗青枯病的鑒定與評價[J].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05,6(4):381-385.
[4]蘇曉梅,劉衛東,柳李旺.茄子花粉形態特征及分類研究[J]. 西北植物學報,2012,32(2):281-287.
[5]劉富中,連勇,陳鈺輝,等. 溫度和蕾期去雄及去柱頭處理對茄子單性結實性的影響[J]. 園藝學報,2005,32(6):1021-1025.
[6]王靜,張偉春,魏毓棠,等. 茄子單性結實的果實內可溶性糖、蛋白質含量變化的研究[J]. 遼寧農業科學,2005(1):38-39.
[7]潘秀清,高秀瑞,武彥榮,等. 茄子單性結實果實發育規律與營養物質的關系[J]. 華北農學報,2007,22(2):50-52.
[8]詹園鳳,黨選民,孫威振,等. 茄子果實的主要性狀、營養品質及其相關性分析[J]. 長江蔬菜,2010(12):52-54.
[9]趙德新,孫治強,任子君,等. 茄子形態學性狀主成分分析及聚類分析[J]. 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9,43(4):393-397.
[10]姚元干,黃炎武,楊建國.茄子果實中五種主要成分含量分析[J]. 湖南農業科學,1992(4):25-27.
[11]王佳慧. 國外茄子種質資源主要農藝性狀鑒定與評價[D]. 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2:32-33.郭紹杰,蘇學德,李鵬程,等. 干旱區綠色設施葡萄栽培管理技術規程[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1):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