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一中)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高中數學課程應具有多樣性與選擇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也就是說,在課改下,我們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構建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來確保高效數學課堂順利實現。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構建多樣化的數學課堂進行論述。
長久以來,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數學課堂一直采取的是被動的、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課堂一直被教師的一言堂所控制,導致課堂枯燥不堪。再加上數學學科本身具有的抽象性、邏輯性強的特點,讓學生對數學留下的印象僅是畏懼,嚴重影響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而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只會簡單的應對試卷的人才是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也是不利于學生競爭力的培養的,也就是說,我們要培養綜合性的學生,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所以,課改下,單一化的教學方法需要被摒棄,這樣才能確保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們要將單一的教學方法轉變到多樣化教學方法上來,以確保學生在多樣化的課堂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先學后教”法是相對于“先教后學”而言的,是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理念的重要方法,也是發揮學生主動性,構建高效、自主的數學課堂的方法之一。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認真學習該方法的核心思想,要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也逐步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本文以“先學后教”法在教學“等差數列的前n 項和”中的應用為例進行概述。
先學: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即:理解等差數列的前n 項和公式的推導方法;掌握等差數列的前n 項和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然后,組織學生帶著目標進行自主學習,進而在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將遇到的問題總結整理,并及時反饋。
當堂練:①等差數列{an}的前n 項和為Sn,若a2=1,a3=3,則
②已知等差數列{an}的公差那么S100=( )
A.80 B.120 C.135 D.160
③等差數列{an}中,若Sn=3n2+2n,則公差d=( )
……
引導學生完成上述練習題,并從中發現學生未能掌握的一些知識,以明確教授的方向,進而逐步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后教:在完成上述兩個環節之后,進入教師點撥環節。在該環節中,教師要認真分析上述兩個環節中學生反映出來的問題以及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以確保本節課的目標獲得最大化實現。
可見,在實施“先學后教”模式的過程中,學生一直處在主動的求知過程中,這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高效課堂的實現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對比教學法的應用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有助于類比思想的滲透,對學生數學思維的拓展以及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對比教學法來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以促使學生在自主對比的過程中加深印象,鞏固舊知,提高能力,從而大大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雙曲線”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對比能力,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引導學生將“雙曲線”的相關知識與上節課所學的“橢圓”知識進行對比學習。首先,引導學生回憶“橢圓”的相關知識。比如,標準方程、定義、頂點坐標、對稱軸、焦點坐標、離心率、準線方程等等。然后,讓學生自主結合教材內容,學習雙曲線的相關知識。最后,自行畫圖將雙曲線的相關內容展示出來,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動手整理中掌握雙曲線的相關知識,而且也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數學課堂的效率。
小老師制度是從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度中演化而來的,是學生主體性發揮的重要因素,也是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良好習慣的重要方式。那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應用小老師制度呢?如何真正將課堂的主體歸還給學生呢?本文以小老師制度在數學習題講解中的應用進行概述。
一直以來,數學習題講解都是教師一講到底,訂正答案,抄寫答案,基本上習題講解中常用的方式,嚴重阻礙了習題練習價值的實現。所以,課改下,我們要改變這種習題講解的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有效地將“小老師”制度應用到課堂中,以幫助學生學會分析試題,提高解題效率。
例如,如圖,P 是⊙O 外一點,PA 是切線,A 為切點,割線PBC 與⊙O 相交于點B,C,PC=2PA,D 為PC 的中點,AD 的延長線交⊙O于點E,證明:①BE=EC;②AD·DE=2PB2

該題是2014年甘肅高考數學文科試題,在講解該題時,我們可以進行小老師制度,引導一名學生以“老師”的身份,對該題的考查點、解題思路、解題過程等進行講解,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效率,而且對幫助學生積累解題經驗,提高學習能力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從而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打破了傳統、單一課堂的沉悶,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能有效地貫徹落實課改下所提出的“以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堂中找到學習的興趣,而且也能大幅度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鍛煉學生的數學能力。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的健全發展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教學目標。而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創新精神,從而確保學生在掌握基本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力水平、情感態度等方面也能得到相應程度的提高。
總之,在數學課堂中開展多樣化數學教學活動對學科價值、學生的發展、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都是有所幫助的。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立足于教材,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來組織多樣化數學課堂,以確保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作為新時期的數學教師,我們要有效地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進而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培養基本的數學能力,同時也讓學生真正成為高效數學課堂的主人。
[1]龔維富.新課改下中學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中學時代,2013(16).
[2]張娟.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探微[J].科學導報,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