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長征機械廠副總工程師 馬飛
根據工業4.0基本發展思路,我認為軟件能力建設和數據庫能力建設是國內基礎最薄弱,與德國等西方國家差距最大的一項,應重點關注。下面是我對軟件能力建設和數據庫能力建設的一些初步想法,供大家討論。
目前,國內鈑金車間基本完成了數控裝備的更新換代,但在數值仿真及其應用方面與國外還存在巨大差距。根據工業4.0的要求,我認為數控裝備應該集成數值仿真的功能,并通過開發兩個數據庫系統覆蓋研制和批產能力。
第一個數據庫是基于企業自有裝備建立的,主要包括裝備實際生產中的成形參數數據和數值仿真中的成形參數數據,通過大數據量的科學對比和科學分析,最終定量描述數值仿真數據和實際生產數據的誤差值。意義是在產品研制過程,可以先通過數值仿真來確定工裝模具參數、坯料參數、工藝參數甚至材料參數等成形參數,然后通過該數據庫把數值仿真數據轉化為實際生產數據,即大幅減少甚至徹底消除鈑金生產中的試模等前期工藝試驗過程,從而達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第二個數據庫是基于企業合作伙伴裝備建立的,主要包括企業裝備和企業合作伙伴裝備實際生產中的成形參數數據,通過大數據量的對比和科學分析,最終可以定量描述企業裝備和企業合作伙伴裝備實際生產數據的誤差值。意義是在產品批產過程中,如果出現工廠自有設備故障、下游企業訂單突然增多等緊急情況,可通過該數據庫把企業的批產數據直接轉化為企業合作伙伴裝備的數據進行批產,減少批產轉接時間,減低企業風險,更為重要的是能夠為企業小核心、大協作的發展戰略提供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