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巖
努力做好黨的青年群眾工作
李豪巖
黨的十八大以來,共青團黑龍江省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批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的決策部署,堅持建功與育人并重、活動與建設并舉,主動融入龍江改革發展大局,竭誠服務青年健康成長需求,努力做好黨的青年群眾工作。
堅持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的首要任務,著力深化青春筑夢工程。樹立全團抓思想引領的意識,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打牢廣大青少年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思想基礎。抓好青年理論武裝,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核心,開展了團干部“學理論、強黨性、鑄信仰”、大學生“四進四信”活動和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引導大學生、高校青年教師、團干部等骨干群體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全面了解龍江發展戰略;抓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通過“我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言”、“弘揚核心價值觀·實現美麗中國夢”等活動,幫助青少年加深對核心價值觀內涵要求的認知和理解,通過“青春龍江·悅讀人生”、“傳承歷史·暢想中國夢”等活動,引導青少年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抓好中國夢宣傳教育活動,以講好黨史國史龍江發展史故事、發展成就故事、青春奮斗故事這“三個故事”為內容,舉辦“我的中國夢——奮斗的青春最美麗”等系列分享活動2000余場次,在大學生中開展“與信仰對話”活動、在中學生中開展“與人生對話”活動、在少先隊員中開展“紅領巾相約中國夢”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把青春夢融入中國夢。積極發揮文化涵育作用,廣泛開展了“三五”學雷鋒、六一、七一、十一等節日活動,入隊儀式、入團儀式、成人儀式等儀式教育,積極創作了生動的新媒體文化產品,潛移默化地影響青少年;注重發揮典型引領作用,選樹“青年五四獎章”、“青年創業獎”、“優秀志愿者”、“最美青工”、“鄉村好青年”、“龍江最美少年”等不同領域的典型,為青少年樹立了一批可親、可信、可學的青春榜樣。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主線,廣泛開展青春建功行動。圍繞“五大規劃”實施、十大重點產業和“龍江絲路帶”建設,組織動員廣大青年在全面深化改革實踐中創業創新創優。實施龍江青年創業助航計劃,積極打造具有龍江共青團特色的創業服務體系。開辟各級青年創業園區19個、青年創業見習基地1227個,通過依托、聯合、獨立等形式成立青年創業技能培訓學校27所、建設青年創業就業培訓基地229個、創業指導服務站21個。開發了“農青加郵”、“團郵鑫保通”等支持青年創業的金融產品,為13 268名城鄉青年發放了7.91億元創業貸款。舉辦了黑龍江省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開展了綠色食品青年電商銷售大賽、俄速通跨境電商青年創業大賽、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等系列賽事,吸引近萬個團隊報名參賽。開通了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業網,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創業培訓、創業項目、創業融資、創業園區、創業導師、創業團隊組建、辦事指南等方面的一站式信息服務。實施農村青年創業致富“領頭雁”培養計劃,全省已經確定2.8萬名農村青年為“領頭雁”培養對象,通過建基地、樹典型、抓支持、選項目、搭平臺,服務、支持、引領更多農村青年投身創業實踐、實現創業夢想。啟動了青年電商培育工程,培訓青年電商1309人,幫助農村青年開辦網上店鋪787家。開展青年文明號“優環境、助發展”主題活動,為傳統品牌賦予新內涵。深化青工崗位技能提升計劃,不斷拓展青工崗位技能大賽覆蓋的行業領域,630名青工晉升為高級技師,1543名晉升為技師,5542名晉升為高級工,帶動青年立足崗位爭創一流。深化“保護母親河”行動,動員青少年植樹1000萬株。
堅持貼近青年的服務理念,持續推動青春護航行動。將服務青少年、關注特殊困難群體作為重點,切實維護好廣大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加強“12355青少年成長導航”臺網建設,建立了由450名專家組成的黑龍江省青少年維權專家服務團隊,形成了互聯網、廣播電臺、電視臺全媒體互動服務模式。強化青年就業服務工作,開展“見習助就業·牽手畢業生”、“共青團千企萬崗進校園”等活動,幫助近十萬名青年找到工作崗位。推進共青團青少年綜合服務站建設,共建立以提供就業創業、維權、志愿者服務等為主的服務平臺506個。開展“遠離毒品、遠離邪教、遠離賭博、綠色上網”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直接受教育人數超過30萬。開展了“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通過人大、政協的渠道反映青少年利益訴求,推動了涉及青少年健康成長發展的法規、政策的制定、完善和落實,為廣大青少年有序政治參與創造了必要平臺。深化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行動和青年志愿者助殘陽光行動,動員全省56萬名青年志愿者開展結對幫扶。深入實施希望工程,募集資金2.45億元,籌建希望小學720所,資助貧困學生19.3萬名,還在傳統的捐建、資助等公益模式基礎上,創新開展了一系列促進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提升捐助者公益體驗的主題活動。實施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共招募155人到我省各縣區、新疆和西藏地區開展志愿服務工作。
堅持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導向,深入實施團建活力工程。積極探索組織建設的新模式、新機制,建立符合青年分布特點、能夠有效覆蓋青年的團的組織網絡。開展鄉鎮、街道團的組織格局創新工作和鄉鎮實體化“大團委”建設,新建直屬團組織18 575家,進一步充實了鄉鎮、街道團的工作力量;推行“工作例會制、工作紀實制、信息上報制、分工負責制、履職述職制和目標管理”的工作模式,以務實管用的制度安排促進了基層活躍。加強兩新組織團的建設,全省新建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團組織16 081個,聯系青年54.7萬人。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團組織數量增加104%,總量達到5111個,覆蓋團員青年7.1萬人;駐外團工委總數達到137個,聯系外出務工青年10萬余人。進一步加強城鄉區域化團建,在全省345條街道建立了區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員會,推動實現區域內組織共建、資源共享、陣地共用、工作聯動,激發基層團組織活力。
堅持立足青年特點創新工作手段,全力推進網絡新媒體工作。積極應對青少年生活方式網絡化的新趨勢,把網絡新媒體作為吸引凝聚青少年的新陣地、聯系服務青年群眾的新渠道、提高工作水平的新手段,不斷強化互聯網思維,大力占網、用網、建網,加強網上輿論引導和網絡輿論斗爭。在青年中建立了網評員、網宣員、網絡文明志愿者3支隊伍,推出以“黑龍江共青團”為品牌的微博、微信、微站“三微”矩陣群,積極開展“陽光跟帖”“青年好聲音”等行動,廣泛發動“我為核心價值觀代言”、“我和國旗合個影”、“國慶勿忘祭英烈”、“我為雷鋒精神點贊”、“不負春光聞書香”等微話題討論活動,集中有力發聲,傳播網絡正能量。全省團組織開通團屬微信公眾平臺136個,團屬網站157個,聚焦學習生活、就業創業、志愿公益、權益維護等領域,服務青少年現實需求。設計推出黑龍江共青團網絡卡通形象代言人“龍小青”,用生動活潑的方式解讀青年關注的熱點話題,傳播黨團組織聲音。
堅持從嚴治團、錘煉過硬團風,大力加強團的自身建設。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總要求,堅持“嚴”字當頭、“實”字當頭,強化從嚴治團。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學習活動,推動各級團組織廣泛開展“團干部如何健康成長”大討論活動,樹立正確的成長導向。大興深入基層、聯系群眾之風,堅持開展“走進青年、轉變作風、改進工作”大宣傳大調研活動、團干部進社區“雙崗雙責”活動、與不同青年群體交流座談“傾聽”活動、團干部基層聯系點活動,深入到基層一線,與廣大青年交朋友,增進與青年群眾的聯系。在團干部培訓中推廣“四化五法”新模式,提升了培訓效果,全省共培訓團干部2.67萬人次。加強流動團員管理,規范了團籍管理和團組織關系接轉工作。嚴格入團年齡,控制團員隊伍規模,落實“三會兩制一課”等基礎團務制度,增強了團員的組織意識和表率作用。
全省各級團組織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群團工作會議精神,切實保持和增強共青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按照“凝聚青年、服務大局、當好橋梁、團要管團”的工作格局,堅持虛功實做、難事長做,繼續推動團的工作“求深度、上水平、務實效”,把青年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在龍江改革發展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作者系共青團黑龍江省委書記)
責任編輯/胡蕊hurui@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