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鑒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微信作為一款通過移動網絡快速發送文字、語音、圖片和視頻的手機通信軟件迅速占領了用戶市場,目前,“微看寶清”黨政微信公眾平臺是雙鴨山市首家得到認證的政務微信公眾平臺,關注用戶以每天近200名的速度迅速增長,已經率先實現了“網絡+微信,傳統媒體+新媒體”的雙核立體互動宣傳新模式。
微信使獲取政務信息的途徑更加便捷,讓黨與群眾的溝通實現“零距離”。借助微信平臺把黨的主張和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夢的光明前景說透徹、講明白,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人們的言行舉止中,讓全社會的正能量更加充盈充沛,提升工作透明度、打造公信力,真正增進黨群關系。
當前,寶清縣正處在全力打造“龍江第一縣”,爭創全國文明縣的關鍵時期,要充分利用政務微信平臺,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創城”氛圍。在“微看寶清”中開通專欄,發送創城信息近200期,通過“我曬我家、我愛我家”、“城鄉環境治理大比武”、“十星級文明戶展播”等系列報道展示創建成果,提升百姓的文明創建意識,全縣上下形成了“政通人和民意順、實事惠民共創城”的良好氛圍。通過“道德模范事跡展播”、“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于海河事跡展播”等報道,講述寶清好人的感人故事,呼吁市民知好人、學好人、做好人,激發廣大市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引領整個社會積善成德、明德惟馨,最終匯聚成寶清道德建設的強大正能量。
“微看寶清”開通以來,共組織過56次主題鮮明的志愿服務活動,群眾性志愿服務活動蓬勃開展。2014年,一則“賣房救子”的消息在朋友圈迅速轉發,確認情況屬實后,“微看寶清”發出倡議,號召社會對3歲的白血病兒童曲博文伸出援助之手,共募捐善款30余萬元。“微看寶清”還組織了6次“關愛環衛工人”志愿服務活動,30余個愛心企業200余名志愿者為300余名環衛工人送去溫暖。組織“關愛母親河”“清理樓道小廣告”“清冰雪總動員”“快樂星期天”等志愿服務活動18次,成功打造“快樂星期天”志愿服務品牌。
為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引導廣大未成年人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而發奮學習,舉辦了“中國夢、我的夢”全縣中小學生夢想征集活動,在“微看寶清”中連續播出26期、1000名學生教師的夢想。為豐富全縣青少年的暑期文化生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了“中國夢—青少年暑期文化活動月”活動,組織60名文化志愿者從集郵、鋼琴、口才、蛋雕、抗聯故事等方面為青少年及家長免費授課,在“微看寶清”中共播出10期專題報道,近5000名學生及家長受益。以未成年人為題材的微電影《母親的賬單》《安全駕駛》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其中《安全駕駛》被省公安交警總隊選為交通安全宣傳素材。
在突發事件中,基于“優先相信身邊人和熟人”的人性特點以及微信圈子本身相互的“高信任感”,利用微信整合觀點時間會更短。微信的信息可以實現精準地用戶送達,通過用戶成員二次轉播,實際的宣傳面很廣,具有快速阻止不實信息傳播與不良情緒蔓延的正導向功能。
寶清縣努力構建優良的網絡宣傳主流輿論導向。“微看寶清”微信公眾平臺成立后,寶清縣充分利用“微信”受眾面廣和“信息傳播精準性”的特點,積極進行輿論引導。通過“微看寶清”公眾平臺,群眾還可隨時隨地曝光各種違法違規違紀行為及不文明現象,維護社會的公共利益。2014年,微友通過平臺反映縣城內幾處煙囪冒黑煙,嚴重影響環境。工作人員接到信息后立即到現場進行拍攝取證,將取證材料提供給環保部門,就該事件進行了問責,并全程跟蹤了事件的處理過程,通過微信平臺視頻板塊和縣電視臺同步播出,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
微信具有關注方便、受眾面廣、信息傳播即時等特點,可以說是一個成本低且方便快捷的宣傳平臺。借助微信平臺,寶清縣拓展宣傳觸角,創新宣傳方式,構建文化宣傳大格局,擴大了寶清縣對外影響力。
積極利用“微看寶清”大力宣傳寶清縣厚重的挹婁文化、抗聯文化、墾荒文化、知青文化、旅游文化等資源,豐富的現代農業、新型工業、綠色生態、工藝美術等資源以及中國“書法之鄉”、“版畫之鄉”等地域文化優勢,宣傳寶清獨有的地域特色、文化底蘊、投資環境。在微信平臺上播放《奮進中的寶清》宣傳片,展示寶清充滿活力、和諧相融的良好形象。為挖掘寶清深厚歷史文化,弘揚新時期寶清精神,傾力打造“龍江第一縣”,“微看寶清”在全縣組織開展以“愛寶清、贊家鄉”為主題的文學作品征集活動。這些作品在“微看寶清”微信平臺的“每日微學”板塊中進行展示。全縣還組織文化工作者以于海河事跡為題材創作一批文藝、文學作品,并通過“微看寶清”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展示,營造了“學先進、比先進、爭先進”的良好輿論氛圍。
及時把握社會動態,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去年把春節聯歡晚會變成多場“快閃”演出,走進商場、客運站等地給百姓送去新春祝福,這種時尚方式給百姓送去祝福的同時,也帶來了歡樂。“微看寶清”還對“新農為農、文化圓夢”文化志愿走基層活動、文化志愿者深入鄉村、走進社區為廣大百姓送文化到身邊進行專題報道。在“魅力寶清、快樂舞步”競賽中,“微看寶清”錄播比賽全過程,讓快樂舞步這一全民喜愛的健身運動在寶清縣健康有序地發展起來,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健身、參與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環境和氛圍,這些接地氣的文化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百姓的業余文化生活,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當前,要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就必須找好工作抓手,虛中求實,化虛為實,實現“虛功實做”,既認真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又盡力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微看寶清”一直堅持多用生活用語、網絡用語、口語等,避免官腔官調,推送的內容與民眾的生活相關,以貼近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為重點在微信公眾平臺設置三大欄目:群眾路線、微您服務、每日微學。欄目內容涵蓋了百姓的衣食住行,以及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就業、維權等方面的服務。通過微信平臺發布了多類證件辦理的流程和所需材料,如:申領第二代身份證、結婚登記、新生入學、低保、小額貸款的辦理流程等,讓群眾了解所辦事項程序,方便群眾辦事。
“微看寶清”不僅是群眾了解公共事務的窗口,還是政府與群眾溝通的載體,群眾可以在微信對話欄中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為縣委、縣政府工作建言獻策。實現了件件有回復、事事有回音,暢通了百姓訴求渠道,真正做到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幫群眾之所需。2014年寶清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成立以來,“微看寶清”通過平臺向群眾宣傳該中心的功能和服務,并定期向社會發布土地經營流轉、農副產品收購、大型農機具買賣等信息,通過平臺宣傳實現成交1617筆,總交易金額超過8000萬元,有效地推進了農村產權改革進程,營造了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據統計,“微看寶清”自成立以來已收到群眾反映的各類信息總計5267條,其中咨詢信息3784條、民生信息1483條,群眾訴求事件辦結率77%。
2014年春季冰雪化凍,寶清縣第五小學校門前泥濘不堪的道路給老師、學生帶來諸多不便,“微看寶清”以題目為《爸爸,我再也不想去“威尼斯”上學了》進行情況反映,引起了相關部門重視,城建處出動大型工程車及20余名工人經過一天奮戰,將第五小學門前道路修整。對于“微看寶清”反映的群眾訴求,政府能夠迅速反應、及時溝通協調,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隨著應用范圍和領域的不斷擴展與深化,政務微信在弘揚主旋律、輿論監督、惠民利民、信息公開、黨和群眾互動溝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逐漸實現“動動手指滑滑屏”就可以完成的“指尖上的政民對話”。我們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在全新的微時代,用好微平臺,做強微服務,凝聚微力量,引領微文明,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