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 朋
黨的基層組織是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戰斗堡壘。作為基層組織部門,必須始終如一地高度重視抓基層打基礎工作,按照省委要求,七臺河市委組織部通過推進實施“基層黨建三年提升工程”,著力研究解決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優化黨員隊伍結構,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服務保障發展的作用。
建立健全管黨責任落實機制,是抓好基層黨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各級黨組織應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逐級明確責任,落實重點任務、解決突出問題,確保領導有力、運轉有序。一是完善管黨責任述職評議制度。強化各級黨委“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責任意識,真正把自己擺進去、把責任扛起來,認真履行管黨職責。黨委書記每季度就抓基層黨建情況向上級黨委進行專項述職,并由基層黨組織、黨員和群眾代表進行評議,述職和評議情況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使用的重要依據,確保各級黨委始終站在抓黨建工作的主戰場和最前沿。七臺河市近三年來開展的黨組織專項述職評議活動,評議優秀率平均達到95.7%。二是完善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組織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建立基層聯系點,聯系時間不少于1年,并與“聯包助幫”、駐點調研等工作結合起來,通過聯系一個點、抓好一條線、促進一大片,真正打造一批過得硬、叫得響、推得開的黨建精品工程。近年來,七臺河市委在全市廣泛開展黨員領導干部“聯企、包區(社區)、助村、幫戶”活動,先后建立各類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點952個、部門幫建點121個,聯系點領導干部和部門幫助基層黨組織解決實際問題516個,為困難群眾捐款捐物56.5萬元。三是完善基層黨建考核評價制度。科學設置考核內容和指標,注重綜合考核和單項考核相結合,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結合,體現科學性、導向性和適度超前性。制定嚴密可行的考核程序,使考核形成一個環環相扣、銜接緊密、優化高效的程序鏈條,確保考核評價不虛、不空、不偏、不走過場。科學運用考核結果,以黨建工作水平看班子建設水平,切實推動黨建工作由“軟任務”向“硬指標”轉變。四是完善督察通報制度。組織部門采取點名督導、巡回檢查和隨機抽查等方式,對基層黨建工作進行專項督察,對工作不力、成效不明顯的下發催辦或整改通知書,督促抓好落實;對問題較重、整改不到位的,實行黨組織書記誡勉談話,督察情況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抓黨建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加強黨的基層組織,重在務實、貴在創新。只有不斷完善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創新活動載體,才能使黨的基層組織永葆生機和活力。一是創新基層黨建工作理念。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主導理念,引導基層黨組織把攻克招商引資難題、破解產業項目瓶頸制約、發展社區經濟改進社區服務、發展特色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城市品位和改善民生條件,作為加強基層黨建的著力點和落腳點,主動參與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深化改革工作,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建議,落實好民情懇談、群眾工作日等制度,努力使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加快發展的“助推器”、深化改革的“排頭兵”、廣大群眾的“主心骨”。二是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在農村推廣“支部+合作經濟組織”的做法,重點在行業協會、勞務輸出群體、專業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經濟組織中建立黨組織;在社區加大居民樓院、住宅小區和新社會組織中組建黨組織力度,消除城市社區黨建工作盲點;在企業以小型非公企業為重點,充分發揮職業化聯合工會主席作用,積極依托工會組織組建聯合黨組織,具備條件的實行工會主席和黨組織書記“一肩挑”,通過黨建帶工建、工建促黨建,實現黨組織和工會組織全覆蓋。三是創新基層黨組織活動方式。圍繞創建服務型黨組織,深入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全面深化“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整合社會公共服務資源,組建黨員服務團隊,對網格內居民進行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的動態管理服務。深化城鄉黨建“四聯”活動,通過組織聯建、黨員聯動、活動聯搞、資源聯用,引導城鄉基層黨組織在人才、資金、信息、技術等方面互助共建。七臺河市已連續多年開展城鄉黨建“四聯”活動,先后結成“四聯”對子400多個,開展各類幫扶活動739場次,組建黨員公共服務專業隊伍1300多支,廣大黨員公開承諾服務事項8.7萬件,建立黨員責任區1400多個、黨員先鋒崗1637個,做好事實事1萬余件。四是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方法。辦好“專題課堂”。本著實際、實用原則,依托各級黨校,定期舉辦理想信念教育、基層黨組織書記學歷培訓、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等各類專題培訓班,每年將基層黨員輪訓一遍;辦好實踐課堂。在每個區縣的農村、社區和非公企業建成1-2個黨員教育示范基地,引導黨員學、帶著黨員干,發揮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辦好“流動課堂”。抽調黨校教師、專業技術人員、致富能手和優秀文藝工作者組成流動黨校,深入基層一線,通過開展“黨課大講堂”、“文明大講堂”、文藝匯演、實用技術培訓等活動,提高黨員的綜合素質和致富本領;辦好“遠程課堂”。利用遠程教育平臺,把課堂搬到黨員身邊,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創新黨員管理手段,針對基層一線黨員跨城鄉流動、從業地點多變等特點,探索在大中專畢業生、轉企轉制人員中建立網上黨支部,實現網上辦公、繳納黨費、轉接組織關系、學習培訓等功能,建立起開放式、互動性、立體化的黨建工作模式。
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工作成效的好壞。全面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必須從根本上把黨建工作納入整個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形成強有力的保障支撐。一是強化人員保障。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黨務工作者與行政、業務人員之間進行雙向交流,優秀黨務干部要及時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并抓好集中培訓工作。各縣(區)黨委應根據編制空缺情況,加大從農村和社區優秀黨組織書記中招錄公務員、選拔鄉鎮和街道領導干部力度,并對業績突出、群眾認可的特別優秀的基層黨組織書記,給予解決事業編制,拓展事業發展空間。要以農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調整充實農村后備干部隊伍,儲備人才力量。二是強化陣地保障。各級黨委要加大投入,切實解決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問題。要逐步改善農村黨組織活動場所的設備條件,加強日常維護;要把街道社區基礎設施納入城市規劃和公用設施配套項目,實現新建小區的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與開發建設項目同步規劃、建設和交付使用;非公企業要有專門的黨員活動室,對部分規模較小的非公企業,采取村和社區與企業共建的方式,實現“一室多用、資源共享”。2014年以來,七臺河市委采取財政撥付一部分、轄區單位贊助一部分、基層組織自籌一部分等辦法,籌集資金2147萬元,新建、維修改造基層組織活動場所36個。三是強化經費保障。農村和社區黨建經費,按黨員年人均200元的標準核定,納入區縣財政預算;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經費,按黨員所在單位的隸屬關系每年人均20元標準安排,分別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基層黨建工作經費的撥付、管理和使用情況納入黨務公開內容,每年向黨員公布一次,并由各級組織部門負責督促落實,每年聯合開展一次專項檢查。近年來,七臺河市委除將非公企業和社區黨員繳納的黨費予以全額返還,用于開展黨內活動外,還要求市財政按照每個鄉鎮每年20萬元的標準,撥付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工作經費;區縣財政按照每個行政村、社區每年5萬元的標準,撥付服務群眾工作經費,受到基層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歡迎。四是強化服務保障。七臺河市委把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作為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探索實行“三聯一掛”方法,通過市委常委掛帥聯村、區縣領導帶隊聯村、市級部門幫扶聯村、鄉鎮干部掛任第一書記,形成了上下聯動、合力推進的整頓態勢。特別是在2014年整頓的基礎上,按照行政村不低于總數15%、社區不低于總數8%的比例,重新倒排確定了整頓對象,持續抓好后進黨組織轉化升級工作。目前,各位市委常委共幫助軟弱渙散黨組織解決道路、水、電等制約性問題33個,區縣組成9個聯合工作組,幫助基層健全完善民主管理制度20項,解決治安問題38個,化解信訪案件2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