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彥澤
把握開放新理念突出發展新亮點
史彥澤
黑龍江省地處東北亞經濟合作中心位置,對外開放具有廣闊發展空間,深刻理解和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開放發展理念,對黑龍江形成對外開放新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全會提出的“開放發展”理念,顯示出未來開放發展的五個新亮點:
一、廣泛參與,積極主導。多年的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也更深入地融入了國際社會,但是由于國際經濟秩序的制度性話語權長期被西方國家掌握,我國經濟的開放性和廣泛參與性受到了制約。因此,全會提出的“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是在既往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基礎上,積極尋求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的客觀要求,是“以我為主”的一種國家自信體現、更是負責任大國的國際擔當。
二、豐富內涵、提高水平。當今的對外開放是一個集經貿往來、人文交流、技術合作等多方面為一體的深度融合體。我國不僅要保持已有的對外開放水平,更要進一步發展具有深度、廣度的對外開放新局面;不僅要重視開放的數量和形式,更要注重開放的水平和帶來的實際效果;不僅要著眼于現在,更要注重長遠的未來。所以,本次全會所提出的開放發展新理念既是對開放內涵的一種豐富,更是對開放認識水平的提高。
三、完善布局、協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地理位置以及效率優先的考慮,對外開放發展程度存在差別,形成了“東快西慢,南快北慢”的問題、沿海地區快于內陸省份的現實。本次全會從全新的戰略布局出發,根據我國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推進雙向開放、支持發達沿海地區全面參與國際競爭、提高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發展水平的具體全新布局。這不僅可以促進我國沿海地區的開放程度、提高質量,還可以促進我國沿邊及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這是一種沿海、沿邊和內陸開放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的全面性、戰略性布局,體現了我國對外開放有區域規劃性、有針對性的協同發展理念。
四、創新體制,完善環境。開放離不開制度和體制的支持,開放更不能缺少法制化、國際化和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在全新的開放條件下,我國必須革除那些阻礙進一步開放的舊制度和體制,利用改革的動力為開放、為經濟尋找新的增長活力。自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建立以來,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成為制度改革亮點,這一制度促成了自貿區投資、貿易、金融等領域的一系列制度創新和體制創新,制度框架進一步實現了與國際投資貿易相融合的局面和趨勢。這為我國不斷下滑的對外貿易提供了重獲發展動力的制度保證,也為我國進一步推廣貿易和對外開放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范式,更是一種治理理念革新。全會在自貿區形成的經驗基礎上,提出了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這是一次具有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的治理理念轉變與革新,也是一次有信心和有準備的開放制度的轉變與革新,將為我國未來的開放發展提供不竭的可持續動力。
五、內外聯動、雙向開放。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貿易保護主義再次抬頭并逐步盛行,致使國內經濟出現生產過剩、庫存增多、外貿下滑等一系列問題。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局面,中央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規劃,本次全會再次強調“一帶一路”建設。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我國可以促進沿線各國之間的多領域互利共贏務實合作,有效地打造一種中國制造的發展新格局。除此之外,內地、港澳和臺灣地區的深化合作,也將重塑國內市場經濟新秩序,促進國內市場的統一,促進各地區的進一步融合共贏,與“一帶一路”形成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局面。這是一種全新的共贏發展的合作開放理念,不僅重視了國際上的共贏發展,也注意到了國內的合作共贏。
結合黑龍江省對外開放發展實際,我省應加強經貿合作,積極探索沿邊開放的新形態,加快推進“龍江絲路帶”建設,使其成為“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中的重要一環。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
責任編輯/杜金瑩dujinying@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