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 林
全面協調發展的領導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社會
樸 林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對如何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提出明確要求。
黨的領導關鍵是政治領導,全會對“十三五”時期,全黨如何引領中國發展提出要求。一是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要堅持黨的指導思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尤其提出了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牢牢抓住了當前中國發展的關鍵問題。二是確定了發展原則。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六項原則”包含了中國發展的領導和依靠力量,科學精神和世界眼光,基本途徑和根本保障,必須在改革發展中牢牢把握。三是提出了新的發展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五位一體”的發展理念,創新是當前發展的核心問題,協調強調的是補足發展短板,綠色體現永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開放要求主動融入世界發展,共享追求的是改革發展的根本落腳點,全黨要充分認識這是事關全局的深刻理念變革。
關鍵的發展時期,黨組織必須發揮關鍵的領導作用,全會對各級黨委領導改革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充分發揮黨的組織領導作用。各級黨委只有深刻把握改革發展規律,形成科學體制機制,調動全黨力量,才能引領發展。全會提出,各級黨委必須深化對發展規律的認識,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體制機制,加強黨的各級組織建設,強化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二是動員人民群眾團結奮斗。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發展的首要原則,激發全民建設祖國的主人翁意識,才能為發展奠定最堅實的基礎。全會提出了加強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協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項權益,創新群眾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等具體要求。三是全面提升依法治國的能力和水平。黨紀國法不僅僅是黨一切活動的遵循規范,而且也是推進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式。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才能保障發展的規范性、穩定性、長久性,才能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才能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全會提出:全面提高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的能力和水平。此外,全會還對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等關系改革發展的重要問題提出要求。
先進的政黨才能領導偉大的變革,從嚴治黨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全會針對當前黨面臨的重大挑戰,著重強調了反腐敗和作風建設兩大重點問題,其根本目的在于優化改革發展的政治生態,奠定改革發展的根本政治基礎。腐敗的存在與蔓延,與先進政黨的要求格格不入,與堅定人民投身改革信心格格不入,與改革成果惠及人民大眾格格不入。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堅決貫徹從嚴治黨要求,形成了反腐新理念,改善了反腐新制度,采取了反腐新措施,遏制了腐敗蔓延勢頭。但是,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腐敗仍然是影響我們黨領導威信的障礙,必須從根本上加以清除。因此,全會提出,鞏固反腐敗斗爭成果,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同時,黨不僅要旗幟鮮明反對腐敗,還要以優良的作風引領發展大業。“八項規定”實施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四風”問題得到一定遏制,但又出現了一些干部不作為、亂作為的新問題。正是針對黨風建設的現實情況和問題,全會提出,健全改進作風長效機制,形成敢于擔當、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
責任編輯/王沫wangm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