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汽車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的瓶頸
我國雖然步入汽車產銷大國行列,但距離產銷強國目標還很遠,汽車零部件產品質量決定我國未來汽車業的發展走向。有專家指出,汽車零部件是我國汽車工業的軟肋,尤其是核心技術零部件領域。像自動變速箱、汽車電子和發動機共軌技術等基本上被國外先進廠家壟斷,我國汽車企業在自主發展中受到很大限制。來自商務部的數據表明,外資企業在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銷售份額占60%以上,在轎車零部件市場,外資企業占市場份額接近80%,而在汽車電子和發動機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領域,其市場份額更是高達90%。
據中汽協會統計,2015年1~7月新能源汽車生產9.55萬輛,銷售8.95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2.5倍和2.6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03萬輛和5.5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2萬輛和3.4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倍和2.1倍。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開發是汽車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突破口,但我國自主研發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車采用的還是進口關鍵零部件。這看似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捷徑,但本土零部件企業因此將失去發展的機會。
本期主題策劃:“突破汽車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的瓶頸”,旨在引導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在未來的汽車市場中爭得一杯羹。
策劃:盧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