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銀生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南陽 473061
所謂的電子健康檔案,即電子化健康檔案,屬于面向醫療保健對象健康情況數據庫,該數據庫借助于計算機實現了數據資源的有效處理,也實現了安全存儲與高效傳輸的目的,對于各種授權用戶,均可進行訪問,因而已經成為我國醫療衛生領域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云計算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計算方式,利用云計算技術,可以實現軟硬件資源及信息的共享,并按需向各級用戶提供信息。借助于云計算技術,構建電子健康檔案平臺,有助于實現個人健康信息的有效整合,便于實現健康信息的共享與交換,為健康數據決策提供依據。
電子健康檔案具有信息量龐大、來源范圍廣、時效性等特點,信息收集過程貫穿于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全過程,即時產生和推送,一方進行采集實現多方共享,有效實現了衛生服務記錄同檔案間數據交換與共享的動態化,以免檔案變成“死檔”。近些年來,電子健康檔案在醫療衛生領域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確保了病人健康資料可以由一個設備順利轉移到另一設備,具有加好的移動性與兼容性。
為了順應電子健康檔案的特點與發展趨勢,加強以新技術為支撐的電子健康檔案研究很有必要。借助于云計算技術,結合我國標準,對電子健康檔案平臺加以構建,為實現電子健康檔案的共享與交換提供必要的指導方案。云計算技術,屬于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型計算方式,利用該技術可以有效實現資源共享及信息的按需分配。該技術提供通用網絡業務服務應用,可借助于瀏覽器或其他Web服務進行訪問,所有數據信息及軟件均存儲于服務器上。云計算利用互聯網將資源依據服務形式分別提供給不同的用戶,用戶無需熟悉或控制此類服務技術架構。較傳統應用模式而言,該技術具有如下特點:1)借助于虛擬技術,實現了資源及服務的迅速部署與獲取,便于用戶靈活參與,降低了對專業的依賴性;2)借助于云計算技術,可以有效應對海量數據需求,提供各種應用系統,以滿足各階層用戶的需求;3)云計算方案結合電子健康檔案數據特點,對數據信息抽取與清洗等各項服務實現了分步式計算。
對于電子健康檔案平臺的各階層認證用戶而言,可利用安全登錄的方式,登錄Web服務器,對自己在醫療機構進行體檢的結果及相關信息進行查詢,如體檢登記、檢查記錄,物理、影像、診斷、總檢報告等記錄信息,還可對醫療常識與保健知識進行瀏覽。
電子健康檔案平臺分別通過各種數據源,如醫療衛生系統等進行信息收集。通過不同數據源所采集的信息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因此,需將所采集數據進行格式化處理,包括提取、轉換、集成化、裝入等各種操作,將其轉變為滿足電子健康檔案相關數據標準的、格式統一的數據。將此類已經過加工、處理的數據,分別同步于云平臺。通過云平臺,構建相應的數據庫,在電子健康檔案平臺范圍內,提供各種類型的數據分析與數據源,并提供數據源處理、疾病預警等多項功能。基于云計算的電子健康檔案平臺架構見圖1所示。

圖1 基于云計算的電子健康檔案平臺架構圖
首先需要通過各平臺數據源獲取已授權用戶體檢相關信息,將其中有用信息加以提取,并將其儲存于數據庫中,利用數據庫將信息進行重新歸類、整合、排列,形成新型數據結構體系,并將其傳送至電子健康檔案平臺。在該平臺上,授權用戶可對自己的體檢登記、檢驗、影像檢查、診斷結果、體檢報告等進行查詢,并開展平臺所提供的其他服務活動。
本文所構建的電子健康檔案平臺主要包括如下功能模塊。
1)前臺功能模塊。該模塊負責為授權用戶提供相應的體檢信息查詢,也可進行體檢預約,開展疾病預防、健康、養生、營養、保健、有問必答等多項服務內容。其中,疾病預防、健康、保健、營養等均利用新聞系統加以管理,主要由后臺管理人員進行信息發布與更新。
2)體檢記錄查詢模塊。就電子健康檔案平臺而言,體檢查詢與預約屬于最重要的服務內容,也是最具特色的功能與業務。當用戶需對自己的體檢信息進行查詢時,需進行實名登錄,進入Web系統,再借助于手機對實名制加以驗證,獲取相關的查詢隨機碼,方可對自己的體檢信息進行查詢。
3)后臺管理模塊。電子健康檔案后臺還提供多種管理功能,如對前臺疾病預防、養生、保健、衛生知識、營養等功能子模塊進行增刪、修改等;也可就普通用戶與VIP用戶進行添加、刪除、修改等管理;還可針對數據展開自動或手動導入等操作。雖功能豐富,但就管理員而言卻十分透明,管理人員的操作過程十分簡單、方便。
4)數據更新模塊。結合數據倉庫信息的設置情況,后臺管理程序通過對源數據庫中各種動態更新數據信息進行自動化查找,提取涉及到數據表及字段的信息,依據檔案服務平臺的要求,將其分別輸入數據庫服務器中。由于數據量龐大,因此,難以做到每天都將數據庫進行全面替換,采用的是每日增量法進行數據輸入,以免原有數據出現丟失等情況。
1)用戶信息表。在數據庫中進行用戶基本信息表的構建,包括體檢者編號、姓名、性別、聯系方式等,以及體檢的日期、次數等。
2)體檢項目表。包括體檢者的編號、單位,體檢的次數、時間,檢測類別、編號,檢測項目的名稱、結果,以及體檢結果與參考值的對比情況、體檢結果的單位與參考值等。
3)體檢數據圖片存儲表。包括數據庫名稱、表名稱,體檢的次數、時間,體檢的項目、名稱、小項目編碼,小項目名稱及結果等。
4)體檢建議表。體檢建議表負責對醫生結合體檢情況所給出的相關建議進行存儲。包括數據庫名稱、表名稱,體檢的時間、次數,體檢者編號,體檢類別,診斷結果編碼、名稱及內容等。
5)各表之間的關聯性。借助于主鍵Patient_ID,同不同表之間構建相互聯系,主表主要包括體檢者信息;ITEM_RESULT_DICT,負責對用戶體檢項目進行存儲,如項目名稱或小項目分類等;還有用于對體檢項目所生成圖片存儲表、醫生針對體檢結果給出的建議表。
總而言之,電子健康檔案平臺的構建較傳統醫療衛生、疾控領域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不同,屬于新型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模式。該模式借助于各種現代化技術,如云計算等技術,進行衛生信息平臺的搭建,結合系統、業務、數據等集成化特征,以資源共享與交換為目的,因而為了全面發揮該平臺的效益,必須加強數據分析與利用,滿足用戶對檔案數據的利用需求。
[1]鄧俊華,蘇一丹.淺析基于云計算的國家電子健康檔案系統的構建[J].大眾科技,2011(11):129-130.
[2]董建成,楊劍,蔣天民,等.基于云計算的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理念與實踐[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07(6):295-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