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湯原縣委學習中心組
2015年是貫徹實施“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開局之年,湯原縣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在新常態中有新作為,敢于擔當,鼓足干勁,開拓創新,全面加快富強文明和諧幸福新湯原建設。
立足我縣實際,發揮自身優勢,切實提高農業質量和效益,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奠定基礎。一是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產業創稅。以市場為導向,發展綠色農業、特色農業和品牌農業,著力提高農業附加值,實現由單純生產型向產加銷一體化轉變。二是深化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完善規范現有的“五種模式”,建立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切實促進農民增收。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三級流轉服務和勞動力流轉平臺;培育各類專業合作社發展;緊緊抓住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改革的契機,打好林業牌和森林資源牌,發揮好“綠色銀行”作用。三是強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幫助農民降成本、控風險。加強氣象服務和農業技術推廣;健全完善農資配送、供應網絡;加強農產品質量監測、管理和認證服務;加快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坑農害農行為。四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條件。加快推進引湯灌區續建配套、湯旺河防洪、中小河流整治、高標準農田改造、節水增糧行動、農村飲水安全等重點水利工程和田間工程配套建設,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高標準農業示范帶和現代化農業示范區建設,完善現有水稻育秧大棚小區和智能化催芽基地服務功能和管理機制,提高使用效益。加快大型農業機械更新改造及配套農機具建設,提高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五是推進扶貧開發,全面加快脫貧步伐。堅持扶貧開發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與提高農民致富能力、與培育新型農民有機結合,實施產業扶貧、精準扶貧,落實好新一輪重點扶貧村整村推進項目,切實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增強脫貧致富能力。
把產業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和經濟工作的“總抓手”,圍繞資源開發、延伸產業鏈條,集中力量引資金、上項目、壯企業,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一是扶持重點項目和企業發展壯大。要通過加大政策、金融支持力度,強化跟蹤服務,促進新引進項目落地生根;通過引聯掛靠、技改擴建、市場開拓,促進現有企業轉型發展,實現提質增效。發展壯大農林畜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壯大新能源開發產業,發展壯大外向型經濟。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服務力度,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二是加強項目謀劃、儲備和招商引資。結合“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圍繞國家產業政策,深度謀劃一批綜合開發等大項目,充實儲備一批有潛力的項目。要研究設立科技進步和新興產業扶持基金,重點扶持科技創新、新產品開發、技術改造、新技術應用和科研成果轉化。三是加強工業園區建設管理。繼續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理順管理機制,完善配套政策支持,加快重點項目引進,提高園區項目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建立和完善園區“異地共建”“稅收互分”等互惠機制,積極開展場(局)縣合作,鼓勵引導鄉鎮引進項目落戶園區,實現合作共贏,集中發展。
立足旅游產業發展定位,整合旅游資源,積極探索招商引入社會資本,完善重點景區景點及配套服務設施,進一步開發群眾參與性強、融合度高的旅游項目,深入挖掘人文歷史、民俗風情園項目,開發建設冰雪、溫泉休閑游項目,實現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帶動第三產業升級發展,有效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積極適應群眾消費觀念和方式轉變,在搞好傳統服務業的基礎上,重視新興服務業態,加快發展倉儲物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醫療、健康、養老等生產生活性服務業,逐步提高第三產業經濟比重。推進“新網工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建設縣級農村電子商務經營中心,促進商貿流通。
立足打造濱水生態城市,統籌推進城鄉建設,提升整體服務功能。加快完善城鄉規劃,同步規劃實施城鄉產業、功能設施,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推進“三供兩治”工程建設,加大老舊供水、供熱管網改造力度,加快天然氣中壓管線鋪設,增加供氣用戶,提高服務管理質量。完成好鄉鎮污水處理廠、排水管網及垃圾治理工程,建設好縣鎮地埋垃圾中轉站和水沖公廁。推進“兩河”改造工程、文化產業園建設和城南溫泉養老綜合體招商建設。加快路網改造建設,實施縣鎮道路升級改造工程,實現一次配套建設到位。堅持依法管理城市,強化城鄉衛生環境綜合治理。加強建筑市場監管,加大城市執法力度,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加強濕地、林地、土地、水源、礦產等資源保護,加大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力度,嚴肅查處破壞環境問題,切實保障生態安全。
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繼續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扎實做好政府承諾的各項民生實事,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一是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和城鄉居民收入。繼續擴大城鄉低保覆蓋范圍。進一步提高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待遇水平。抓好殘疾人就業、護理補助工作。要以創業再就業為重點,多渠道提供就業崗位,加強創業培訓教育,提高創業能力。繼續按政策要求提高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標準,提高住房公積金財政繳存比例。二是積極改善教育辦學、醫療衛生和文體設施。新建、維修一批教學樓、食宿樓,面向社會辦好職業教育培訓。繼續落實好與北京大學“牽手行動”項目,爭取縣內有更多的學生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進一步改造升級體育場及辟建乒羽中心。啟動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爭取鄉鎮衛生院改擴建和周轉房建設項目,完善三級預防保健體系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全面落實好計劃生育各項獎勵優惠政策。三是大力改善城鄉居住環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快城市棚戶區和農村泥草房改造步伐,完成公共租賃住房配建任務。繼續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維修改造老舊住宅樓,改善居民小區環境。實施供水設施二次過濾改造升級,提高供水質量。實施好偏遠村屯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推進城市管理平臺建設,實現縣城區背街巷道垃圾日產日清,力爭全覆蓋。進一步完善基層居民委員會辦公、服務場所建設。四是加快建設城鄉路網。完成湯原至亮子河旅游公路改擴建和京撫公路湯原過境段續建、香蘭鎮過境段工程,續建改造8座縣鎮大米河跨橋及農村公路危橋,超前做好鄉村公路改造建設的前期規劃準備工作,力爭納入“十三五”規劃。
要堅持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決策機制,落實依法行政責任,建立縣級政府權力清單并強化監督問責,推進政務公開、決策公開、管理公開,全面規范權力運行。扎實推進公安、司法體制改革,支持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嚴格規范司法行為,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要依法規范信訪秩序,推進訴訪分離,引導群眾理性表達訴求。要推進“平安湯原”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確保不發生重特大事故,實現連續29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的目標。
認真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政治要求,主動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充分發揮各級理論學習中心組的引領作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堅持有腐必反、有案必查,嚴肅查辦違法違紀案件,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要持續推進作風建設,鞏固擴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不斷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開展紀律型、學習型、民主型、法治型和創業型班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