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景 基
涿州市借京津冀大版圖跨越發展
文| 本刊記者 景 基
今天的涿州市正按照“交通、生態、產業三個率先”的原則,充分發揮區位、交通和科技優勢,全力以赴加強招商引資、推動務實合作,努力打造首都產業與功能的承接地、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示范區
作為京畿南大門的涿州市緊盯北京產業轉移和功能外溢,抓招商、引項目,深化與北京的區域合作,把協同發展的戰略機遇轉化為推動涿州跨越發展的要素資源、具體項目和工作動力,確立“文化引領、產業振興、創新驅動、區域統籌”四大主體戰略,明確“一核一帶三板塊”的產業發展布局,與京津形成功能互補、產業互動的良性格局,全力打造首都產業與功能的承接地、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示范區、“京畿文化生態名城,世界城市功能新區”。
總投資300億元的眾美健康養老產業示范園項目、投資17億元的普洛斯涿州現代服務產業聚集區一期項目相繼簽約……隨著2015年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的召開,涿州在項目簽約會上共簽約項目11個,總投資達485.9億元,包括新興產業示范園高鐵新城總部基地、碼頭國際健康養老、拒馬河生態文化產業帶、金融后臺服務中心及云服務基地、三國文化產業園、邵村花田生態文化景區、古文化街區改造、集中供熱配套管網、垃圾處理及綜合利用、園區平臺基礎設施等招商項目。
一手抓硬環境打造,做好“水文章”,啟動實施了拒馬河綜合治理工程,結合永濟橋保護建設占地1035畝的永濟公園,完成107國道綜合整治工程,加大城鄉環境整治力度,打擊砂石料盜采濫挖工作成效顯著。通過生態修復、打通路網、拉開框架、完善功能,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進一步提升;一手抓軟環境優化,通過執行重點項目“兩制六不準”和“十個嚴禁”等工作制度,有效精簡行政審批環節,提高行政效能。
聘請權威機構和專家,先后編制《文化引領戰略實施綱要》、《全流域水系建設規劃》兩個引領性規劃和“雙城五組團”空間布局規劃(“雙城”即涿州中心城和涿州空港新城;“五組團”就是做大做強碼頭、東仙坡、東城坊、松林店、高官莊5個中心鎮)、“一核一帶三板塊”產業布局規劃(“一核”就是中心城區、高鐵新城和開發區。“一帶”就是拒馬河生態文化產業發展帶?!叭蟀鍓K”,即整合松林店和高官莊兩個園區,重點承接北京產業轉移;二是整合義和莊、碼頭等地區,重點承接北京功能疏解;三是整合東城坊、百尺竿、東仙坡等西部鄉鎮,打造現代農業和生態涵養板塊)、“一環兩帶四軸四區”網格化生態布局規劃(“一環”:生態環,對廊涿高速、永碼路、京白路、松蘭路進行綠化造林,打造生態林帶;“兩帶”:依托拒馬河南北兩個分支打造拒馬河生態產業發展帶;“四軸”:以京廣高鐵、京港澳高速、107國道為主的南北軸生態帶和以涿淶路為主的東西軸生態帶;“四區”:東南部的高官莊苗木生態示范區,西南部的農大現代農業生態示范區,西北部的平原水庫邵村花田生態示范區,東北部義和莊萬畝梨園生態示范區)三個戰略性規劃以及碼頭健康產業園發展規劃、義和莊空港產業園發展規劃兩個專項規劃。
明晰園區功能和產業定位,將新興產業示范區打造成為全省協同發展的示范窗口,將開發區打造成為北京周邊創新發展的新平臺,將松林店經濟開發區打造成為區域合作的突破口;同時謀劃好義和莊臨空產業園。積極探索“合作共贏、‘鎮區合一’、內部管理和協調聯動”機制,提升園區建設管理水平。按照“高端、綠色、協同、提升”的要求,狠抓符合涿州產業定位的大項目、好項目,大力引進知識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高附加值產業。
涿州新興產業示范區是河北對接北京、承接北京產業轉移、融入京津冀一體化的重要抓手,更是涿州對接北京世界城市、融入北京世界城市的核心板塊和戰略支撐??傄巹澝娣e100平方公里,起步區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新興產業示范區為涿州對接京津、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超大規模平臺,將推進涿州與北京真正實現“零距離”對接。
涿州經濟開發區位于涿州市城區東部,1992年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園區規劃面積17.5平方公里,現已開發土地面積11.5平方公里。截止到目前,園區內已入駐企業400余家,其中央企投資企業8家,上市公司投資興建企業8家。合作伙伴遍及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韓國、日本、丹麥、意大利、新加坡、馬來西亞、港澳臺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已基本形成電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四大主導產業格局。目前,已成為涿州市經濟建設的新興產業先導區和高科技示范區,是涿州市區域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點。
涿州松林店經濟開發區位于“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松林店鎮,規劃面積16.06平方公里,距北京天安門72公里。2011年經省政府批準為首批“省級工業聚集區”和“河北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107國道、京廣鐵路縱貫南北,京港澳、廊涿、京昆高速公路在聚集區交匯并設有兩個出口。開發區規劃面積16.0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4.5平方公里,定位發展汽車零配件制造產業,培育壯大高端裝備及零配件、新型裝備及零配件,加快提升通用機械裝備及零配件產業,最終打造一個以汽車零配件、高端裝備及零配件制造產業為核心,產業特色突出、集群效益顯著、國內知名的高端機械裝備制造基地。區內現有工業企業10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8家,上市公司1家,形成以凌云工業集團為龍頭,汽車零配件制造、機械裝備制造、鋁加工、機加工在內,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機械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目前,301涿州培訓保障基地、中煤地質科技園、鋼研集團新材料產業園、中石油物探科技園區、京能熱電聯產項目等與北京合作項目進展順利,京冀協同長安(涿州)產業園、北師大附屬學校等一大批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今天的涿州市正按照“交通、生態、產業三個率先”的原則,充分發揮區位、交通和科技優勢,全力以赴加強招商引資、推動務實合作,全面優化“社會、生態、政務、人文”四大環境,真正把協同發展的戰略機遇轉化為推動跨越發展的要素資源、具體項目和工作動力,努力打造首都產業與功能的承接地、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示范區,圍繞“京畿文化生態名城、世界城市功能新區”的建設目標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