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婷 王美華 周永富 李義凱
頸椎曲度由頸4~5椎間盤前厚后薄所致,是一種人體的生理需要,頸椎曲度不僅可以增加頸椎的彈性,起到緩沖作用,還是血管、神經等重要器官組織的生理需要,外傷和退變姿勢不良均會造成頸椎生理曲度的改變,進而出現一系列的病理改變[1-2],因此,針對不良頸椎曲度需要采取一定的矯正方法并加強護理[3-5]。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為具有特定診斷和治療的患者群體所指定的專一性護理方案,是一種具有時間性和順序性的整體服務計劃。將護理路徑應用到頸椎曲度的推拿治療中,便需要探討其具體的應用效果[6-9]。
評估護理路徑應用效果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測量治療后的頸椎曲度變化,臨床上一般是采用Borden法進行測量,此外,頸椎活動度也是評價頸椎功能的重要指標,關于頸椎活動度的測量方法眾多,傳統的目測法是憑檢查者的主觀經驗來定。測距法是測量體表標志間的距離變化來大體推算頸椎活動度。X線拍片的方法可較為準確的測量頸椎屈伸的活動范圍,但這只是一種二維的測量方法,而脊柱運動是三維運動,精確測量就是必須采用三維測量技術[10-11]。脊椎三維運動分析系統是運用計算機立體視覺技術,通過互成角度的攝像機將標尺運動輸入計算機,通過圖像處理系統,精確地測量頸椎的活動度[12-13]。本研究將此方法引入活體的測量當中來,也是對脊柱三維運動分析系統的應用開拓了一個新的方向。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6月來本院骨科就診的頸椎曲度疾病患者60例,均采用推拿治療,入選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將患者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21~63歲,平均(47.63±5.49)歲;對照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齡22~61歲,平均(45.97±5.43)歲,兩組患者均經椎側位X線片拍攝和Borden測量確診,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測量方法 將L形標尺分別粘貼在測試對象的胸骨和前額處,然后受試者從中立位開始主動前屈、后伸、左右旋轉和左右側彎運動,通過相互成角的攝像機將標尺運動圖像輸入計算機處理系統,計算出頸椎在各個方向上的活動度。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在推拿治療中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推拿治療中應用護理路徑方案,具體如下:(1)推拿治療結束后指導患者取休息10 min,取坐位,護理人員站于患者側后方,按揉椎旁線、頸旁線3 min,隨后按揉肩胛背區、肩胛帶區3 min,托起患者頸部,配合后枕部發際理筋手法,上述方法5 d為1個療程,休養2 d后再進行一下療程護理,連續進行3個療程的護理。(2)向患者講解頸椎曲度病理改變的原因和相關知識,介紹推拿治療的安全性,消除患者緊張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叮囑患者日常注意保暖,避免空調直吹,限制上網、看書時間,避免手提重物,經常參加戶外鍛煉,增強體質。介紹正確的睡臥姿勢,仰臥為主,糾正俯臥、半臥位、身體扭轉等不良睡姿。指導患者多食用豆制品、牛奶等含鈣豐富的食物,適當攝入黑芝麻、胡桃等強壯筋骨類食物。
1.3 評估方法 頸椎X線片、Borden法測量頸椎曲度,用傳統目測測量頦中點至胸骨柄、頦中點至尖峰尖和耳垂至肩峰尖的距離,分別代表頸椎的屈伸、旋轉和側屈運動。采用脊柱三維運動分析系統測量頸椎的活動度。
1.4 觀察指標 護理有效率[治療有效:頸椎曲度≥(20.5±1.5),其余則為治療無效])、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自行設計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滿意=非常滿意+基本滿意)。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有效率的比較 觀察組護理有效率為93.3%(28/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3%(19/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9.634,P<0.05)。
2.2 兩組住院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為(12.36±5.63)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26.34±5.47)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534,P<0.05)。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9.587,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在我國住院費用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醫患關系解決起來總是不是很恰當[14-16]。國外研究表明,臨床路徑能降低住院的時間、降低了住院的時間就等于降低了住院的費用,具有治療模式規范化、節約床鋪資源以及醫療器械的資源的重要作用。并且國外研究報道臨床路徑能夠大大縮短了平均住院日,減少了住院費用,我國不少醫生也確定了住院時間的長短是影響醫療費用的主要因素,在保證診療效果的前提下,減少住院時間是降低醫療費用的有效的解決辦法之一。袁劍云等[2]自臨床護理路徑引入國內以來,研究表明其對降低疾病的醫療費用具有一定的作用。有學者研究了臨床護理路徑在冠狀動脈搭橋術圍術期的實施,表明其能夠縮短該病患者的住院日,減少了患者的住院費用。可見臨床護理路徑如果能夠充分運用,可能對我國醫療改革,降低患者醫療費用具有積極作用。
程黎明等[10]研究由于各不相同的原因,無論醫患關系還是護患關系都存在不愉快的解決方式,有的矛盾還比較突出,雙方關系不理想。護士在臨床工作中與患者接觸最多,護患關系沖突也不少,并且眾多原因。
護理路徑在頸椎曲度推拿治療中起到重要作用,是一種具有時間性和順序性的整體服務計劃,需要運用護理學、循證醫學、藥理學等方面知識,所以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龔棣.介紹一種新的醫療護理模式[J].臨床路徑,2009,6(4):42-44.
[2]袁劍云,英立平.臨床路徑實施手冊[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2005:5.
[3]戴紅霞,成翼娟.科學、高效的醫療護理管理模式[J].臨床路徑,2009,38(3):208-211.
[4]薛慶云,黃公怡.頸椎退變的X線分析[J].中華護理,2011,14(9):530.
[5]許仙忠,李暢,于英霞.我國醫療成本管理的現狀與改革思路[J].中國醫院管理,2012,20(12):21-22.
[6]王淑娟,鞏淑飛.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物理治療[J].中國康復,2005,20(5):300.
[7]金海君,趙皎皎,姜琦.頸椎曲度的X線測量評定[J].中外醫學研究,2008,21(6):525-526.
[8]陳銀海,姚紅華,楊忠.頸椎曲度的X線測量在頸椎病康復評定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康復,2013,22(3):156-158.
[9]方文,石志才,賈連順,等.頸椎病患者頸椎曲度的X線測量[J].頸腰痛雜志,2009,20(10):832-861.
[10]程黎明,賈連順,陳雄生,等.計算機測量脊柱頸曲的臨床意義[J].第二軍醫大學,2010,18(6):544-546.
[11]李軍朋,李義凱,王志宏.四種頸椎曲度測量方法的可靠性研[J].頸腰痛雜志,2013,23(4):278-280.
[12]張曉明.臨床路徑是培養護理專家的重要途徑[J].護士進修雜志,2009,17(6):431-432.
[13]王國權,李曲蛾,范靜.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質量[J].中國醫學創新,2009,6(14):550.
[14] Choo J X,Cheah J.Effectireneas of clinical pathtways in improring[J].The Quality of Care Singapore Nursing Jourrlal,2011,27(8):8-11.
[15] Johnson S.What is a pathway of care[J].Pathways of Care,2009,21(4):1-3.
[16]樊君娜.臨床護理路徑醫學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09,6(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