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濤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比例的逐步上升和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腦卒中的發病率也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成為引起人們死亡的主要疾病。因此,降低腦卒中危險因素,加強對腦卒中疾病的預防,已經成為當下研究的重點課題[1]。本文選取了本院所轄38家社康中心在2013年10月-2014年3月896例腦卒中患者,研究健康干預對降低腦卒中危險因素的重要作用,進而確定社區健康宣教對腦卒中危險因素干預的重要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本院下屬38家社康中心體檢居民中符合腦卒中前期標準的患者896例,男女比例為726∶170,年齡35~70歲,平均(49.71±7.23)歲;學生12例、銷售人員70例、私企老板143例、政府職員和干部210例、國企普通員工220例,私企普通職員241例。對896例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健康檔案的內容有患者的職業、性別、年齡、身高和體重等基本資料以及家族病史、生活行為習慣和心理狀況等。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446例,觀察組450例。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都是深圳本地居民或在深圳居住五年以上的社區居民,并有固定住所。兩組患者病情狀況、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腦卒中患者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在診斷后確定患者有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2)“三高”疾病患者自身存在長久吸煙和酗酒、超過標準體重或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以及在日常中不運動、工作加班現象頻繁等問題;(3)在體檢前半年內,患者有過單眼或雙眼突然性短暫模糊、眼前發黑或者視物出現雙影以及眩暈等現象,還有患者出現過單手、足或面部的突然發麻,并同時表現出肢體無力等現象,對患者的的頸部血管進行聽診,沒有明顯的雜音[2]。
1.2.2 排除標準 (1)與入選標準相符,但患者有腦組織功能障礙或腦血流循環障礙癥狀,且此癥狀是由于腦血管阻塞或破裂而引起的;(2)存在腦血管畸形問題的患者;(3)患者的高血壓屬于繼發性;(4)在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同時,患者還有其他腫瘤疾病;(5)患者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不能持續參加或者會中途失訪者[3]。
1.3 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告知其自身存在的腦卒中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酗酒等,并使用降壓藥物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觀察組:在給予和對照組一樣的對癥治療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宣教的內容有:給患者講解預防腦卒中的方法、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具體如下。
1.3.1 開展知識講座 開展專門的腦卒中講座,提高患者對腦卒中的認識,并使其掌握藥物治療、合理膳食和運動預防等知識,同時加強患者之間的交流和討論,使患者養成良好的工作、休息和運動習慣[4]。
1.3.2 健康生活方式 督促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保持足夠的睡眠休息和舒暢的心情,預防感冒和過度疲勞;在飲食上,應該食用高能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和低鹽易消化的清淡食品,禁用過于油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5]。
1.3.3 定期隨訪 在每周或每月進行定期的家庭訪視,與患者保持電話聯系,經常提醒和監督患者的遵醫行為,了解患者遵醫行為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家庭技術指導;同時,加強對腦卒中危險因素的介紹,強化患者及家屬對正確生活習慣重要性的認識[6]。
1.4 觀察指標和判斷標準
1.4.1 觀察方法與指標 由社康中心1名全科醫生和1名全科護士實行家庭訪視,并督促其到所在的社康中心復查,前半年每2個月進行一次家庭訪視。檢查的指標主要有血壓、血糖、體重指數和生活方式。
1.4.2 判斷標準 正常的血糖和血壓值分別為空腹血糖≤6.1 mmol/L和血壓<140/90 mm Hg;正常的體質指數(BMI)是18.5~24.9 kg/m2,當超過此范圍時就是超重,肥胖Ⅰ度與肥胖Ⅱ度的界限是30 kg/m2,肥胖Ⅲ度的范圍35.0~39.9 kg/m2,當超過40.0 kg/m2就是肥胖Ⅳ度;健康生活方式:每周進行時間超過3.5 h的中等強度活動(慢跑、游泳、做家務等),飲食合理(三餐規律,不暴飲暴食,食物咸淡適宜等)、睡眠休息正常(睡眠時間>8 h/d)、工作正常(工作時間≤40 h/周,且不參與激烈工作)[7-10]。
1.5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各項指標進行比較發現,觀察組的血糖、血壓和體重指數正常率以及合理生活方式較宣教前有了顯著提高,宣教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上述指標都沒有顯著變化,宣教前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腦卒中發生率較宣教前無明顯變化,對照組的發病率顯著提高,且觀察組的中風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宣教前后腦卒中危險因素及腦卒中發生率比較 例(%)
腦卒中(stroke)是一種突發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腦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等,其致殘率、致死率較高[11]。腦卒中發病的危險因素主要有“三高”、腦卒中病史、長期的吸煙和酗酒以及飲食不規律等,其中,最容易導致腦卒中發生的是高血壓[12]。
社區健康宣教是通過加強患者對腦卒中危險因素的認識,并為患者提供健康咨詢和技術指導,來改變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以實現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危險因素的干預[13-15]。本研究顯示,在社區健康宣教之前,兩組患者在飲食不規律、長期酗酒、體重超標、肥胖或者長時間緊張工作等自創性危險因素上不存在明顯差異,同時,在血壓、血糖和體重指數正常率上,兩組間的差異也不顯著;而在對觀察組進行健康宣教6個月后,可以發現,其在血壓、血糖和體重指數正常率較宣教前明顯提高,且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宣教后腦卒中發病率較宣教前無明顯變化,對照組明顯提高,這也就表明,社區健康宣教是有效的。
綜上所述,社區健康宣教對于控制腦卒中發病率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強對社區健康宣教工作的重視,充分利用現有的醫療資源,對社區人群的健康情況進行全面監測,幫助社區群眾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
[1]周林娥.腦卒中病人實施社區健康干預效果的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5):627-628.
[2]吳景忠.社區健康干預腦卒中60例效果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2,10(18):84-85.
[3]劉旭霞,徐春華,王瑞,等.腦卒中社區預防的健康教育[J].內蒙古中醫藥,2010,29(19):179-180.
[4]權明桃,蒲德琴,徐應琴,等.多種形式健康宣教在腦卒中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8):45-46.
[5]魏焱.腦卒中危險因素社區健康宣教的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4,49(8):501.
[6]周美芳.社區健康宣教在社區高血壓病腦卒中危險因素干預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11):141.
[7]徐艷.社區健康宣教對高血壓腦卒中危險因素干預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30(16):89.
[8]王特,劉運海,趙秋良,等.社區健康宣教在腦卒中危險因素干預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5):294-295.
[9]吳理香,孫盼盼.健康宣教對離退休干部預防腦卒中效果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8):1269-1270.
[10]劉玲,張曦,林岫,等.健康宣教在腦卒中患者康復的護理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2,23(12):157.
[11]沙水英,沙金芝.朝陽社區健康宣教和行為干預在高血壓管理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導刊,2013,15(S1):372-373.
[12]李永春.腦卒中病人的健康宣教[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5):24-25.
[13]茹小娟.社區人群腦卒中維修因素干預研究進展[J].中國卒中雜志,2012,13(16):52-53.
[14]張文卿,蘇穎穎.健康教育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0,8(23):28-29.
[15]王桂清,曹奕豐,沈鳳英,等.上海市南匯區35歲以上人群腦卒中干預效果評價[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3,15(4):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