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陳偉明 陳桂全 黃彬 鐘子敏
拇指損傷是手外科常見的一種創傷,拇指在全手活動功能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拇指和其他手指相互配合可共同完成抓、握、捏、持等活動[1]。拇指皮膚軟組織創傷極易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為有效地恢復患者拇指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上必須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2]。本院為探討拇指皮膚軟組織缺損皮瓣修復的方法及效果,對接收的60例拇指皮膚軟組織損傷患者分別采用游離皮瓣修復、局部皮瓣修復及帶蒂修復3種方式進行治療,且效果顯著,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接收的60例拇指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研究組和對照組三組,每組20例;觀察組中男12例,女8例,年齡18~65歲,平均(35.6±3.6)歲;受傷原因:2例電鋸傷,10例擠壓傷,8例沖壓傷;研究組中男11例,女9例,年齡17~62歲,平均(33.2±1.9)歲;受傷原因:5例電鋸傷,8例擠壓傷,7例沖壓傷;對照組中男13例,女7例,年齡20~66歲,平均(34.5±3.1)歲;受傷原因:6例電鋸傷,9例擠壓傷,5例沖壓傷。三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受傷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20例患者采用游離皮瓣修復方式進行治療,即采用 趾腓側游離皮瓣或踇甲皮瓣進行修復治療;研究組20例患者采用局部皮瓣修復治療,即采用局部轉移皮瓣(雙蒂轉移皮瓣或單蒂轉移皮瓣)進行修復治療;對照組20例患者采用帶蒂皮瓣修復治療,即采用斷蒂皮瓣(腹部皮瓣及鄰指皮瓣)或不斷蒂皮瓣(拇指背側神經營養皮瓣)進行修復治療。治療后比較三組患者的治療優良率。
1.3 療效判定標準 以手指總活動度(TAM)系統為依據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優:治療后患者手指可正常活動;良:治療后患者手指總活動度大于健側手指的75%;可:治療后患者手指總活動度為健側手指的50%~75%;差:治療后患者手指總活動度低于健側手指的50%,甚至惡化[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三組患者治療后皮瓣血運情況均良好,患者手均可完成基本日常生活及工作,其中僅1例患者因皮瓣外形不佳需行整形手術治療。對照組中1例患者術后出現青紫、水腫現象,給予其針對性處理后好轉;1例患者出現虎口瘢痕攣縮現象。觀察組20例患者中僅1例患者發生靜脈壞死現象,經再次手術修復治療后好轉;其余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且三組患者治療優良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治療優良率的比較 例(%)
拇指損傷時常見的一種手外科損傷,拇指在人類正常的工作及生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抓、持、捏、握等操作通常都需要由拇指和其他手指相互配合,共同完成[4]。一旦患者拇指皮膚軟組織發生缺損現象則極易對拇指的正常功能造成影響,從而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5]。因此,為有效的改善患者拇指軟組織缺損現象,促進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質量提高,臨床上就必須要不斷探討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臨床研究表明皮膚軟組織缺損往往會合并肌腱、關節及骨外露現象,因此,臨床上通常將皮瓣修復手術作為治療拇指皮膚軟組織缺損的常用方式。同時應注意的是在給予拇指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皮瓣修復手術治療時應盡可能保留受傷手指的長度[6]。且拇指皮膚軟組織缺損行皮瓣修復治療時還應嚴格按照以下原則進行:第一,應確保患者傷口達到一期愈合,且應盡可能保留患者患指長度[7]。第二,應確保進行皮瓣修復手術治療的部分保持較好的耐磨性及良好的外觀,確保皮瓣豐滿但不臃腫。第三,應確保患者拇指指腹感覺功能恢復良好[8-9]。
筆者認為為有效的提高拇指皮膚軟組織缺損的治療效果,提高手術成功率,在給予患者皮瓣修復手術治療室還應加強對以下幾點的重視:第一,在給予拇指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皮瓣手術治療時應盡可能選擇創傷較小的方式對缺損組織進行修復,且應嚴格按照“寧簡勿繁,寧近勿遠,能同勿異,寧帶蒂勿游離”的原則進行治療[10]。第二,在選用血管蒂皮瓣修復方式進行治療時應確保皮下隧道寬松,應保證血管蒂呈弧形,且應盡可能不扭轉血管蒂,逆行轉位應小于180°,蒂應保留足夠的長度[11]。第三,操作者應熟練掌握各種皮瓣的解剖要點及技巧,以確保手術順利完成,避免因操作者技術問題而對手術效果造成影響;同時由于血管較細小,因而在給予患者皮瓣修復治療時還應加強對血管蒂保護的重視,避免對血管蒂造成損傷[12]。第四,臨床研究表明在徹底清除壞死組織及污染、徹底清創是確保手部皮膚軟組織損傷皮瓣修復手術順利完成的關鍵,第五,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吻合神經重建感覺。因此,在給予患者皮膚修復手術治療時必須要徹底將壞死組織及污染清除,做到徹底清創,以有效的提高手術成功率[13]。
游離踇趾腓側皮瓣是游離皮瓣修復的主要代表,該修復方式通常對皮膚缺損較大的患者較為適用,在給予患者手術治療時應確保動作輕柔,以盡可能減少刺激,避免血管痙攣現象發生[14]。臨床研究表明該治療方式還具供區隱蔽、血管固定、皮瓣血運良好、長期感覺恢復良好、外形飽滿、耐磨性好等多種優點,因而該治療方式逐漸得到醫生及患者的認可。然而該治療方式還具有術中或術后血管痙攣、栓塞等發生率高、對顯微設備及技術要求較高的等不足之處,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對其手術成功率造成了較大的影響[15]。帶蒂皮瓣的主要代表為鄰指皮瓣,該治療方式多適用于拇指末節指端皮膚軟組織缺損。臨床研究表明該治療方式具有患者舒適性高、皮瓣耐磨性高、外形滿意、對重要血管神經損傷性低、操作簡單、成活率高等多種優點;但其也具有供區、受區均無感覺、患者術后不能進行早期活動、術后易發生不同程度的肌腱粘連及關節僵硬現象,供區美觀性不高、修復面積受限等不足之處。局部皮瓣主要代表則為局部皮瓣轉移,該手術方式多適用于拇指指背皮膚軟組織缺損,該治療方式具有外形及感覺良好、操作簡單、皮瓣成活率高等優點;其缺點則為供區需植皮覆蓋,且修復面積有效,因而通常只適用于拇指背側的修復治療。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優良率為80.0%,研究組患者的治療優良率為75.0%,對照組患者的治療優良率為85.0%;三組患者治療優良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表明拇指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行皮瓣修復治療時應以患者拇指缺損程度及醫療水平為依據選擇最佳修復方法,盡可能恢復患者拇指功能及外觀。
[1]孫雪峰,張衛東,陳寶霞,等.耳后皮下蒂島狀推進皮瓣修復耳廓病理缺損并瘢痕干預治療臨床應用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22):127-128.
[2]建華,劉廷剛,王和平,等.逆行腓動脈終末穿支蒂腓淺神經營養皮瓣修復足背大面積軟組織缺損中的應用[J].創傷外科雜志,2014,16(4):363-363.
[3]連偉飛,吳建斌,高招文.腓腸神經營養血管逆行皮瓣修復足踝部軟組織缺損早期并發癥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14):2160-2161.
[4]齊識.小腿腓腸神經和隱神經營養血管蒂皮瓣修復脛前及足部軟組織缺損20例[J].陜西醫學雜志,2014,(7):832-833.
[5] Fu D,Zhou L,Yang S,et al.Surgical technique:repair of forefoot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s using a lateral tarsal flap with a reverse dorsalis pedis artery pedicle: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1 patient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13,471(1):317-323.
[6]欒兆新,潘朝暉,李洪飛,等.重建感覺的指動脈背側支逆行島狀皮瓣與指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手指指端缺損效果比較[J].濰坊醫學院學報,2014,31(4):282-284.
[7]王洪勛,孫強.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架聯合VSD技術治療伴有嚴重皮膚軟組織缺損的重度開放性脛腓骨骨折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7):115-116.
[8]吳偉熾,張大衛,黃東,等.腓腸神經營養血管皮瓣與足底內側皮瓣治療足跟部皮膚軟組織缺損效果比較[J].現代醫院,2013,13(11):16-18.
[9]朱麗萍,胡銀華,錢丹.20例伴大面積皮膚軟組織缺損的斷臂再植術后創面行負壓封閉引流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2):154-156.
[10] Bradley A, Erickson,Benjamin N,et al.Single-stage segmental urethral replacement using combined ventral onlay fasciocutaneous flap with dorsal onlay buccal grafting for long segment strictures[J].BJU International,2012,109(9):1392-1396.
[11]宋強,蔣宏魁.負壓封閉引流術在四肢創傷合并大面積皮膚軟組織缺損中的臨床應用[J].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2012,16(5):462-464.
[12]季廣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修復皮膚軟組織缺損及潰瘍創面的臨床療效[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2,29(3):187-189.
[13]張惠茹,黃東,江奕恒,等.遠端蒂腓腸神經營養血管肌皮瓣修復脛骨下1/3段骨折伴有軟組織缺損的效果[J].廣東醫學,2014,35(11):1720-1721.
[14] Anaka S,Nohara T,Nakatani S,et al.Esthetic result of rhomboid flap repair aft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for lower quadrant breast cancer lesion with skin invasion:Report of two cases[J].Surg Today,2011, 41(6):832-836.
[15]陳英.專科護理質量指標評價在圍手術期中西醫結合治療手指皮膚軟組織缺損感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遼寧中醫雜志,2014,41(4):794-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