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范克危
摘 要: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腳步,我國決定在2012年8月初對部分地區實施營改增的稅務財政政策。營改增政策的實施給中小微物流企業競爭力造成了影響。本文以蘇州中小微物流企業為例,從企業規模和稅負角度進行分析,并采用數據包絡法了解營改增背景下蘇州中小微物流企業的績效水平,從而為提高物流企業競爭力出謀劃策。
關鍵詞:營改增;物流企業;競爭力
在我國現行稅制結構中,增值稅和營業稅是最為重要的兩個流轉稅稅種,但是兩者分立并行日漸顯示出不合理和缺陷,隨著經濟快速發展,這種稅制不利于經濟結構的優化。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提高國家綜合實力,我國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要求,將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但在營改增政策的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物流企業的競爭力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一、營改增對不同納稅人的稅負影響
營改增前,物流業需要依據不同的業務繳納不同的營業稅稅率,且不同環節分別核算,不得扣除。營改增后,物流企業不需再繳納營業稅,而是按不同類型物流企業征收不同的增值稅稅率,對比如表1:
表1 營改增前后物流企業稅率對比
營改增后,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依照取得的應稅服務銷售額和3%的征收率計算應納增值稅額,且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其中,從事貨運代理、倉儲、報關等物流輔助服務的小規模納稅人稅負會有比較明顯的下降。原因是改革前適用5%的營業稅稅率,改革后適用3%的征收率。從事貨物運輸服務和裝卸搬運服務的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并未發生變化,改革前后都按3%的稅率征收。但其稅負會有所減輕,原因是繳納增值稅可以消除重復納稅,對于接受服務一方的一般納稅人可以按照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稅合計金額和增值稅扣除率7%計算抵扣進項稅額。因此,營改增后,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有所減輕。
營改增后,物流企業一般納稅人稅負有所上升,特別是從事貨物運輸服務的一般納稅人,稅負增加會比較明顯。究其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稅率變化的幅度較大,由3%上升為11%;其次,對于相對成熟的物流企業,購入運輸工具的行為可能在未來發生的較少,導致可抵扣的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很少;第三,有的可以抵扣的部分在實際中也存在一定問題,如加油站一般在集中采購時提供增值稅發票,另外省內外不同的加油站也存在油卡使用方面的障礙。
二、營改增背景下基于DEA的物流企業競爭力分析
數據包絡分析(簡稱DEA),將數學、經濟與管理的概念與方法相結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模型、方法和理論,用于研究多投入對多產出的決策單元的相對有效性。為了充分了解營改增背景下蘇州中小微物流物流企業競爭力情況,本文選取了五個指標,其中輸入指標為:管理費用、營業成本、固定資產凈值;輸出指標為:凈利潤、營業收入,單位均為千元。
表2 中型物流企業輸入輸出指標值
用M、S、O分別代表中、小、型物流企業,并以中型物流企業為例,小微型物流企業采用相同的方法計算,得出表3中的數據,其中W為輸入輸出指標的權系數,E為企業的績效水平。在選取的10家中型物流企業中,有8家中型物流企業的效率指數為100%,另外兩家的效率指數分別為87%和79%,說明這兩家企業相對于其他中型物流企業競爭力較弱。其中中型物流企業的平均績效水平達到96%,小型物流企業的平均績效水平為90%,而微型物流企業的平均績效水平為80%,從中可以看出營改增背景下,中型物流企業競爭力受營改增影響不明顯,微型物流企業競爭力最弱。
表3 中小微物流企業績效分析結果
對于中型物流企業而言,雖然一般納稅人企業稅負有所上升,但對中型物流企業競爭力影響不是很大,中型物流企業依舊保持著高效的運轉。但是我們也要考慮到,績效的100%并不代表相應的物流企業的絕對運作已經達到最佳狀態了,這只是說明對于其他物流企業而言是相對高效的。所以,在營改增背景下,中型物流企業要繼續保持優勢,不斷加強企業競爭力,不斷適應營改增政策。
相比中小型物流企業,在營改增背景下,微型物流企業績效水平最低,其在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這也說明不同規模的物流企業受營改增政策的影響不同,中型物流企業規模較大,管理方式比較集中、合理,能夠較快的適應營改增政策。而微型物流企業規模小,企業管理方式不夠完善,不能很好的跟上營改增政策的步伐。所以微型物流企業在學習適應營改增政策的同時也要不斷改善管理模式。
通過進一步了解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可以知道一方面營改增政策實施以來,根據財政廳頒布的國際運輸代理業務實施部分免稅政策,在一級貨代和國際段運輸實施零稅政策,但是在實際的國際貨代過程中,一級貨代免稅,二、三級貨代間的稅率無法抵扣,下級企業需要承擔稅率,這無疑給二、三級貨代造成了困擾。另一方面可以知道在營改增政策實施的過程中,沒有將商檢納入其中;報關也沒有實施零稅率政策,單純的報關按6%征稅,而跟著國際貨代的報關實施零稅率,但事實上是有了報關才會存在進出口,這也是營改增政策實施過程中的一個問題。當然,營改增政策也在不斷的修改完善中,相信以后會有所改善。
三、中小微物流企業應對營改增的建議
1.查明自身稅負增加的原因
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物流企業的稅負增長幅度是不同的,所以企業應該加強對營改增的學習,對營改增的影響做出較早的分析測算,明確其對企業帶來的稅負變化。由于剛開始營改增是以試點的方式推行的,所以試點與非試點地區的稅負不同,這也造成了蘇州部分物流企業稅負的增加,這時企業就要合理評估自身的盈利能力,降低稅負的增加程度,提高企業競爭力。
2.合理擴大物流企業規模、調整產業結構
在營改增稅制改革這個關鍵時期,物流企業要從自身出發,不斷加強對企業的管理,調整企業結構,找出最具競爭力的業務領域,做大做強企業的特色業務。當然也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合理擴大企業規模,加強企業管理。政府也應制定政策推動蘇州地區大中型物流企業兼并收購小微型物流企業或者整合一批小微型物流企業,這有助于減輕提供單一物流服務方的各種經營風險,引導蘇州地區物流企業合理競爭。
3.深入研究營改增政策
營改增政策實施以來,可能造成了部分物流企業稅負不降反增的局面,但這并不是本次營改增稅制改革的初衷,也不是最終目的。因而,物流企業不可鼠目寸光,對營改增這一稅制改革產生反抗心理,而應當相信物流企業會"先苦后甜",即稅負不降反增的局面只是暫時的,長期來看是有利于物流企業發展的,有利于專業化分工協作。因此,物流企業必須抓住戰略機遇,調整結構,也要緊跟營改增改革的步伐,深入學習營改增相關文件。并進一步研究相關的政策法規,及時、全面地把握營改增將會給物流企業帶來的影響,并做好防范工作,把營改增可能會給物流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謝振華.“營改增”背景下常州物流產業升級研究[J].中國市場,2014:19-20.
[2]丁冬.淺析“營改增”對物流企業稅負的影響[J].電子技術論壇,2014:177.
[3]魏潔.“營改增”對物流企業的影響[J].財經界,2014:260,265.
[4]李冰漪.物流企業背負的那些稅--物流企業“營改增”的調查與分析[N].特別策劃,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