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FanJame
就在大家紅著眼在網絡上進行血拼大戰的雙十一光棍節剛剛過去的24小時里,獨立時裝師與電商巨頭之間也上演了一場輿論大戰。
這次大戰的導火索不是哪家的電商十分鐘賣出了多少衣服,而是上海獨立設計師吉承致馬云的一封信,信中內容把矛頭直指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抄襲”。
在這個經濟信息高速發展的年代,吉承作為一個小小中國內陸獨立設計師,在這一所美國上市的電商巨頭集團面前發聲,實在顯得有一種“螳臂當車”的悲壯之感。
其實,在中國的電商世界里,被抄襲、被盜版、被仿冒幾乎可以說是司空見慣的常態。而且,有人說吉承設計的鶴影衛衣本身和MiharaYasuhiro的西服設計是不是有點太相似了。至于吉承有沒有“借鑒參考”,也只有吉承自己知道。
有時候,真的千萬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在中國獨立時裝界以及熱愛時尚設計的圈子里,我們沒人不知道那款遍地開花的“鶴影衛衣”是出自于上海獨立設計師吉承之手。但是對于那些身處時尚圈和時裝界之外的人,這恐怕也只是“那件最近很多人穿的羽毛衣”罷了!而“設計師吉承”更是無人知曉到底為何人。
我始終相信,天貓員工所穿著的山寨版“鶴影衛衣”,一定是某個部門負責人為了員工們開開心心“擺拍”而訂購的統一員工服;而這一位部門負責人,一定不是什么關注流行時尚的時髦人士。恐怕也沒想過這件衣服,還是來自與一位上海名不見經傳的獨立設計師。
不得不承認,“山寨”和“盜版”不管從任何一個方面去審視,都是抄襲者的錯。但是至于為什么有的人總會深陷抄襲之苦,有的人總是遠離山寨之痛,的確是值得每一個獨立設計師思考的問題。從萬一方的發光鞋、李登廷的中國T、劉清揚的連衣裙再到吉承的衛衣,即使每一次都是對設計師的重創,但對于整個商業體系來說,也只是石沉大海的小水花。
我希望眼下的中國設計變得更加強大,商業和法律的游戲規則能夠變得更加健全。如果實在沒法改變,至少我也希望那些做獨立設計的人,能夠有足夠的本事別讓抄襲者那么輕易追上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