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蘭
走進穎祺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偌大的生產車間只有20來人,一排排的數控織機正在“咔嚓咔嚓”有規律地響著,大概半個小時,一塊掛毛前幅就從一臺數控織機里織出來了。
從四五件到兩百多件
“我們這個生產車間有200多臺數控織機,但只需要20個工人操作,一天就可以生產12000多件。”穎祺實業有限公司電腦機部總管王朝民介紹說。
紡織工人周洋虎在穎祺公司工作了三年,在他看來,“以前用人工手搖機,一天只能生產四五件,現在一個人就可以看10-12臺機,一天下來可以生產兩百多件,而且還沒以前那么累。”
“現在廠里的手搖織機全部都淘汰了,而使用電腦織機不但能減少人工,而且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據穎祺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從2007年3月就開始引進數控織機,至今共投資4億元購置1300多臺,機器替代普通工人,生產效率提高7倍以上,產品附加值也提高了20%左右。
事實上,這樣的情景在廣東東莞大朗鎮并不少見。作為當地率先啟動“機器換人”計劃的產業重鎮,大朗從2005年就開始推廣試行,如今全鎮數控織機使用量從當年不足1000臺到如今超過4萬臺,節省了20萬人力,并集聚了一批電腦橫機生產銷售企業,形成了一公里電腦橫機專業街。
為推動“機器換人”盡快換出實效,近年來大朗鎮更是積極鼓勵和引導鎮內機械企業推陳創新,大力研發新型設備,同時在2010年還配套獎勵辦法鼓勵企業購置數控織機,并在今年審議通過《關于加快推動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東莞市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出臺多項有力措施推動“機器換人”和智能裝備產業發展。
這也難怪乎每屆的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織交會”)現場,最人頭攢動和熱鬧的地方莫過于機械展區。在今年的織交會上,來自大朗本土企業歐大緯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所展示的三針半自動嵌花機吸引了眾多觀眾。據其公司總經理廖朝良介紹,這款新型電腦橫機的生產效率是人工織機的4倍。
‘三針半掛毛技術在毛織領域一直都是人工操作,這道工序自動化一直是業界的難點。”廖朝良表示,今年公司投入了5000多萬元進行技術研發,經過多次研究與調試,終于成功研發了全球首臺三針半自動嵌花機。
“這款三針半自動嵌花機集合了普通自動橫機的所有優點,有翻針、扭繩、挑孔、提花、明收針等眾多功能,擁有90個紗嘴座,工作效率是人工操作的4倍,可以大大提高毛織生產企業的產能,降低人工成本。”
他介紹說,新研發的三針半自動嵌花機可以實現多針距互換設計。“尤其是三針與三針半,可更換紗嘴及針板后輕松切換成相應針距機型,而且不同色紗連接處平整如畫,沒有一般電腦橫機所織布樣的凹凸感及大線圈,可以創造出完美的布面效果,是紡織機械革新的又一次突破。”
同場展出的慈星推出的是毛衫自動對目縫合系統。據慈星大朗負責人介紹,該系列產品創新性地改變了傳統針織毛衫的縫合工藝,大幅降低了縫合工的勞動強度,提升了針織毛衫的整體生產效率。“與普通手動圓盤縫合機相比較,這款毛衫自動對目縫合系統進行毛衫的縫合可至少提高j倍的縫合效率,能有效降低用工成本。”他表示,目前這款系統已在北方銷售,此次欲借織交會進一步開拓南方市場。
以名牌帶動產業提升
同樣有此打算的還有來自北京的雪蓮集團。據雪蓮集剛總經理助理徐卓介紹,去年集團旗下公司首次參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快就在大朗毛織貿易中心開設了門店,今年冉次參展的雪蓮以集團整體形象亮相。
作為國內首個羊絨衫品牌企業,雪蓮羊絨衫一直在市場上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其品牌占有率始終位居市場前列。但是隨著近年來北京產業政策的調整,原本把生產基地主要集中于北京的雪蓮集團也在考慮以外遷或協作方式轉移生產。
“大朗是我國毛織產業重鎮,此次參展希望能接觸到更多的業內合作企業,以更好地拓展南方市場。”徐卓告訴記者,如今雪蓮的產品在南方市場尤其是廣東、云南等地的需求量很大,其銷量甚至不少于北京市場,為此集團還有意將設計資源向南方傾斜,以開發更多適合南方消費者穿著的產品。
不僅是雪蓮集團,織交會今年還引來廣東服裝產業的龍頭企業——愛華集團前來參展,它以潮式工藝毛衫見長,注重產品原創設計,年研發設計新款毛衫近萬款,生產能力可達500萬件套以上。
在不少大朗毛織企業看來,與北京雪蓮、廣東愛華等國內知名品牌的同臺競技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它將進一步激發當地設計水平的提升,促進自有品牌的發展。
“做貼牌加工,價格受制于人,僅能賺點微薄的辛苦費,這樣是沒出路的。”品輝生態服飾有限公司“寶迪萊絲”品牌創立人謝輝一語道出了自己創立品牌的初衷。的確,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不穩定因素的增多,加之用工成本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越來越多的加工企業出現了訂單越多反而虧損越大的情況。
為了不再受制于人,大朗的一些加工企業開始嘗試自創品牌走內銷。英偉實業有限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本是一家小型的毛織產品加工廠,隨著近年來大朗對自主品牌發展的引導與培育,也開始轉型打造品牌“英偉”。
時至今日,“英偉”已先后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和廣東省名牌產品,其產品經銷商遍布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建立了200多家專賣店。隨著產品利潤不斷提高,企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目前其已經擁有先進的數控織機500多臺,年產量約400萬件。
在英偉實業有限公司經理李超看來,“名牌帶動了公司創新力,也提高了產品質量,更重要的是名牌提升了公司的整體形象,對產品銷售及附加值的提升都有相當大的裨益。”
據了解,為進一步激發企業爭創名牌的熱情,大朗近年來大力推進名牌帶動戰略,并選擇已具備一定條件、有發展潛力和名牌意識的企業,作為名牌的重點培養對象,制定出具體措施,以連續性的政策優惠為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同時還對新獲得名牌的企業給予30萬至100萬元獎勵。
“品牌是市場經濟無形的手,它既有巨大的號召力也有巨大的影響力,它既能托起一個產品也能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大朗鎮委書記、鎮人大主席胡浩舉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而隨著從“貼牌”到“創牌”,從“加工業基地”到“兩自企業”的培育,大朗的自主創新、品牌升級步伐也在不斷提速,企業創名牌的社會氛圍亦越來越濃厚。據悉,目前大朗已有“紀帆登”、“QQ”、“卷卷毛”等19個廣東省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