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如
國企:權錢交易致巨虧
●吳之如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報道,國資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指出,有的企業領導人員利用職權為親屬和朋友謀取利益,收受賄賂或進行商業賄賂;有的下屬企業負責人在招投標、物資采購、工程結算中搞權錢交易、貪污受賄、弄虛作假騙取工程資金,造成企業巨額虧損。
可以說,我們許多國有企業的巨額虧損,未必都是國際國內市場的突發性動蕩所引發的后果。說通俗些,即這類狀況的發生,根本上并非 “天災”,而是地地道道的 “人禍”,除了胡亂拍板瞎指揮之外,很大程度上是腐敗之禍,尤其是權錢交易明里暗中流行的災難性結果。
目前在我國“官本位”意識十分濃重。不但在官場上,就是在教育文化部門譬如大學校園里,“泛行政化”的跡象也十分明顯;甚至在經濟領域的國有企業中,管理層的“行政化”同樣嚴重。而這一現狀與腐敗濁流又緊密地纏繞在一起,引發了無法忽視的權錢交易潛規則暗流,令眾多國企深受其害,巨額虧損便是最突出的癥狀。有道是:
國企公仆亦貪賄,
權錢交易致巨虧;
碩鼠狂毀大家業,
反腐尚須勁風吹。
假如不反腐敗,國家的社會主義家底或許要不了太長時間,就會被“老虎”、“蒼蠅”們啃噬一空,多數百姓將陷于貧困苦難之中。因此,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反腐敗的法律制度,讓政府官員和國企高層的權力都置于嚴格的制約之下,就成了依法治國、依憲治國的當務之急。當法律和憲法在完全的實施中顯現出最高權威時,權錢交易的腐敗行為才會受到真正的抑制。
(本欄目責任編輯: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