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曦 雷成虎
摘 要:“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和完善,是對中國中西部地區資源要素的集聚的一種有效促進,也將是推動這一區域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并且有效擴展了內陸開放的深度和廣度,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新的增長極的形成。上市公司經常被認為是地區經濟的“晴雨表”,本文通過對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型上市公司的績效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與分析,找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內資源型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關的政策建議,對于規范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本市場、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提高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經濟發展質量都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上市公司;因子分析
一、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型上市公司績效評價的因子分析實證過程
1.樣本的選取。截至2015年1月,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共有35家資源型A股上市公司,本文數據來源于Wind數據庫和上市公司年報,利用了SPSS軟件分析。本文采用因子的方法計算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型上市公司的績效。根據數據的易獲取,數據全面,指標的可比較等三項原則,選擇了能夠對公司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成長能力4方面分別進行反映的每股收益X1、凈資產收益率X2、總資產報酬率X3、資產負債率X4、流動比率X5、凈資產收益率增長率X6、營業收入增長率X7、凈利潤增長率X8、總資產增長率X9、總資產周轉率X10、存貨周轉率 X11和應收賬款周轉率 X12等12個指標,建立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型上市公司的績效評價體系。
2.樣本數據的標準化處理。(1)樣本數據的同向化處理。在本文選取的評價資源型上市公司績效的12個指標中,其他均為正指標,只有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和流動比率為RIS適度指標。為了保證因子分析中主成分提取的客觀性公平和實證分析結果的有效性,依照行業統計經驗與財務中的固有標準,將這2個指標的近度值分別定為50%和100%。設資產負債率與流動比率的適度值為N,原始樣本值為X,趨同化后的新樣本值為Y,采用公式為:Y=1/|X-N|。
(2)樣本數據標準量綱化處理。大部分數據的量綱都有所不同,指標數值也有差異,這也會影響到對比的準確性和整個分析結果的有效性,因此需要選用SPSS的Z-Score數據標準法對所有樣本數據進行標準量綱化處理。Z-Score變化法經標準公式為:ZscoreX=(X-X平均值)/方差θ。
3.數據的因子分析。(1)因子分析適用性檢驗。本文所用的檢驗相關性方法是利用SPSS判斷如下KMO檢驗和Bartlett's 球狀檢驗2個指標表衡量變量之間的相關性。
結果表明:KMO檢驗值大于0.70,說明該問卷進行因子分析的可行性足夠。Bartlett球度檢驗的近似卡方值為4564.730,顯著性概率是0.000(P<0.01),因此可以拒絕Bartlett球度檢驗的零假設。綜合判斷被解釋變量具有進行因子分析較高的適用性。
(2)因子提取的效果分析
通過主成分分析方法以初始方差為1提取公因子方差的結果分析來看: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增長率、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五項指標表的的公因子方差超過了0.9;營業收入增長率超過了0.8;總資產增長率、流動比率、資產報酬率、每股收益大于了0.7,存貨周轉率提取效果稍差,但總體來說變量的信息丟失較少,有效信息提取比較好。
(3) 被解釋變量效度檢驗。利用正交法進行因子旋轉,以抽取大于1的特征值的因子,可以發現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共5個。結果顯示總方差解釋率在5個因子上為87.159%,這個值是大于60%的,所以被解釋變量的效度是良好的。
(4)因子旋轉及因子解釋。為了保證因子命名的方便可行性以及解釋結果的直觀性,通常還要對因子進行旋轉。旋轉后的載荷可以用來估計計算各個因子的得分情況。
表 正交旋轉后的因素負荷矩陣
從上述因子分析的結果來看,發展能力因子在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型上市公司績效評價體系之中所占比例最大,后依次是盈利能力因子、運營能力因子、償債能力因子、資本效率因子。
(5)因子及綜合績效得分。根據因子得分函數就可以獲得在完成N個樣本的提取之后的因子的得分情況。
F1=0.036×X1-0.045X2 +…….+0.309×X12;
F2=0.487×X1+0.464×X2 +…….+ 0.158×X12;
F3=-0.008×X1-0.021×X2 +……. 0.064×X12;
F4=-0.086×X1-0.050×X2 +……-0.108×X12;
F5=-0.002×X1-0.064×X2 +……-00034×X12;
以F1,F2,F3,F4和F5的方差貢獻率作為權數調整后得到公司治理效率的綜合得分函數(綜合指標):
Z=(25.007×F1+21.979×F2+17.469×F3+14.453×F4+8.251×F5)/87.159
利用企業的治理效率綜合指標表達式得到樣本企業綜合績效的得分情況,然后把該綜合指標與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放在一起來進行后續的回歸工作。
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型上市公司績效影響因素分析
1. 變量定義與研究假設。根據選取的五個因子變量得出績效的因子得分和由因子匯總得出的綜合績效得分,其中內部治理包括外部環境因素包括企業所處的地域環境。研究假設在內部治理(包括企業的經營性質、首次公開募股時間、生產規模);和外部環境(企業所處地域)因素對五方面績效,能否分別以及共同產生顯著性影響,這種影響方式是正相關還是負相關的。并對相關程度展開分析。
2. 假設檢驗。(1)顯著性檢驗。①企業性質的顯著性檢驗。檢驗結果說明不同企業性質的發展能力因子具有顯著差異,但是績效得分、盈利能力因子、運營能力因子、償債能力因子、資本效率因子之間的差異不是很明顯。
②企業規模的顯著性檢驗。結果表明單因素檢驗結果顯示同企業規模的績效得分、發展能力因子具有顯著差異,但是盈利能力因子、運營能力因子、償債能力因子、資本效率因子之間的差異不是不顯著。
(2)相關性分析與回歸分析。①績效得分及各因子之間的相關分析。分析結果顯示:績效得分與總資產對數、上市年限之間的的相關系數分別為均為正值,對應的P值均小于0.05,均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說明績效得分與總資產對數、上市年限之間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冃У梅峙c總資產對數、上市年限的相關系數為正數,即績效得分與總資產對數、上市年限其中一個越高,其余變量也相應隨之越高。發展能力因子與總績效得分之間有正向顯著關系,盈利能力因子與地區之間有正向顯著關系,運營能力因子與上市年限、國有持股比例之間呈現正向關系。償債能力因子與總績效得分、上市年限、國有持股比例、地區之間呈現正向顯著關系。資本效率因子與總績效得分、國有持股比例、地區呈現正向相關,與總資產對數呈現負向關系。結果表達了績效得分與總資產對數、上市年限之間具有顯著的相關性,正負相關情況和其他相關特征也已經說明。
②回歸分析。以企業業績績效為因變量,以總資產對數、上市年限、國有持股比例、地區、行業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和模型擬合優度檢驗。
根據回歸分析結果可建立以下模型:
企業業績績效= -0.214×總資產對數+0.345×上市年限+0.005×國有持股比例+0.085×地區+0.358×行業+2.499;
顯著性檢驗和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總績效和五項主要因子受到的內部外部因素影響的力度、方向是不同的。
三、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型上市公司績效提升分析和建議
通過對32家樣本上市公司的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和相關性分析,本文得到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型企業績效的主要影響因素,根據實證分析的結果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提升企業績效的政策建議。
1. 因子得分與綜合得分分析。由因子分析的總得分函數知,發展能力因子與總績效得分的關系最為顯著,占25%的權重,其次依次是盈利能力因子、運營能力因子、償債能力因子、資本效率因子。
從發展能力角度分析,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型企業的整體產品開發方向并沒有很好地反映市場需求的變化,產品附加值不高,市場成長性和吸引力不強,因而無法實現較好的市場占有率和利潤增長率。
從盈利能力角度分析,企業無法尋找到足夠的投資渠道,沒有完善的金融市場,或者進行資本投資的能力和意識較弱。這也是導致總體績效不良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運營能力和償債能力角度分析,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資源型上市公司整體運營能力和償債能力不是很強,而這也體現在了總計績效的數值上。
資本效率對總績效的影響力度最弱,無法看出明顯的正相關性,但它依然可以在部分程度上體現公司績效。在32家樣本上市公司中,資本效率因子的數值基本都非常低,大部分是負值,這說明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資源型上市公司整體資本運作的能力是很低的,這可能與區域金融市場不完善,公司資金實力有限、資本運作水平較低等有關。
2.績效的內部影響因素分析。在32家樣本上市公司中,總資產規模和國有化程度都與企業的發展能力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資產規模越大的企業,越有可能投入研發新產品,提升附加值,并充分考察市場需求和做好市場預測,同時國有持股比例越高的企業,越具有較大的資產規模,這也是由資源型企業的行業特性決定的,國有控股不僅可以保證資本的投資規模,更可以防止破壞性的開發和過度開發自然資源,防止賤賣低附加值的自然資源產品,從而可以保證產品的品質與高附加值,長期看來可以實現較好的發展能力和總績效。
上市時間也可以影響到總績效,這是因為上市時間較長的公司信譽度較高,可以獲得大量而持續性的融資,其融資成本也會相應的降低很多。而新上市的公司則需要耗費大量的額外成本用于推出股票和保證市盈率。
3.績效的外部影響因素分析。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對當地企業績效的影響被認為是顯著的,在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不同的省份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比較大,因而對位于這些不同地區的企業的績效影響也比較突出。在32家樣本公司中,位于陜西省的幾家公司總體績效明顯優于位于甘肅的公司,新疆的公司績效分布則較廣。因而地理位置和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會對企業發展帶來直接的影響。在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較發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投資是明智的選擇。
參考文獻:
[1]Junming Liu,Kaoru Tone.A multistage method to measure efficienc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Japanese banking industry[J].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 2006 (2)
[2]Ying Qiu,Huapu Lu,Haiwei Wang.Prediction Method for Regional Logistics[J]. Tsinghua Science & Technology . 2008 (5)
[3]胡鞍鋼,馬偉,鄢一龍."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內涵、定位和實現路徑[J].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2) .
[4]燕軍.基于因子分析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上市公司績效評價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 2014.
[5]孟建民[主編].中國會計學會[編].企業經營業績評估問題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2 .
作者簡介:秦曦(1988- ),男,漢,陜西西安,現為陜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碩士學位在讀,研究方向: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雷成虎(1986- ),男,漢,籍貫陜西漢中,現為陜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碩士學位在讀,研究方向: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