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石
從《曹操到楊修》到《成敗蕭何》再到《春秋二胥》,上海京劇院一路探索著花臉、老生“雙星閃耀”的模式;另外,《春秋二胥》保持著該脈絡的“思辨”氣質。重編歷史已是一個潮流,但上京的歷史新編戲有自己特點,它往往在材料上“中庸老實”,情節上不求“顛覆戲說”,而只是提供一種新的現代視角,供人思考把味。它不是要人接受某個觀點,而是希望觀眾對某個問題進行思辨。
可惜,《春秋二胥》的第一個遺憾便在這“思辨”上。好的思辨往往由“兩難”激發而成。戲劇中的“兩難”有兩種:一種是劇情中人物行動的兩難;一種是觀眾判斷劇中行動價值的兩難。而這兩者《春秋二胥》都有缺陷。
首先,劇中的伍子胥自身沒有復仇的兩難。戲中,伍子胥的大段哭訴讓觀眾不斷感受到了其鞭尸、滅國的根據,但阻礙其鞭尸、滅國的自身緣由,觀眾鮮有感受。《曹操與楊修》中,曹操殺不殺楊修都有著曹操自己充分的理由;《成敗蕭何》中,蕭何騙不騙韓信進宮都有著蕭何自己充足的情感。而無論是情是理,《春秋二胥》中的伍子胥有沒有讓自己停下復仇行動的理由呢?舞臺上沒有看到!因為這個戲里的伍子胥身上本沒有忠君、愛國、憐民的因子,他也就缺乏猶豫、悔恨的出發點。那些大節大義、家國沖突對他而言只是雞同鴨講。至于友情的喪失、不被人理解、踐踏父親的牌位等,那也只是一個個被動的結果,而不是一個個在主觀選擇上的阻礙,它們能顯出一個復仇英雄的悲劇性,卻不能寫出這種復仇的曲折與糾結。
其次,觀眾對于伍子胥與申包胥的價值判斷的兩難也不成立。因為該劇主創的價值偏向性比較明顯,申包胥這個人太完美了,為國為民,簡直是道德的化身。道德化身不是不可以,但劇中卻也沒有對此種道德的批判反思。殊不知“雙星閃耀”模式的關鍵是雙星皆有明暗。曹楊的悲劇,是曹的也是楊的;韓信之死,韓信有責任,蕭何也脫不了干系。可二胥呢?復仇一事,惡人是伍子胥做的,好名都讓申包胥擔了。也許,主創的選擇是時代的選擇,觀眾似乎在一種寬容和理性中獲得了思辨的滿足。可仔細一品,這種寬容和理性似乎有點自欺欺人的膚淺。
導演在闡述中提到了該劇的目標:“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隨著理性精神的蘊育,人們應該有勇氣去思考和避免因為仇恨而帶來的更大的人道災難。這才是《春秋二胥》真正要說的。” 世上 “正義”的倫理觀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把正義理解為“至善”,最大的正義應該產生最好的結果;另一種是把正義獨立于“善”之外,原則高于結果。導演的闡釋傾向前者。所以在全劇中,價值判斷的標準常歸于一種結果判斷上,無非也就落到三百口冤魂和數千百姓涂炭的大小之分、一人私憤和國家存亡的利弊之爭。只是,伍子胥持的正義觀本無關功利,他的復仇不計代價,顯示著一種非理性、破壞性的危險味道和浪漫主義的審美趣味。伍子胥本身就是人道的另一面!如果我們統統走向了伍子胥的反面,都走向了申包胥,那么我們可能會為了多數人的利益而犧牲少數人的自由,為了更大的善去容忍較小的惡,等著我們的將是另一種人道災難。所以全劇的沖突評判不應著重分析 “復仇帶來了什么災難”上,而是應放在“復仇的準則與復仇結果的矛盾上”。即使這種矛盾終究不可調和,它也值得思考。
以上分析建立在一個邏輯起點上:京劇需要思辨。那京劇確實需要思辨嗎?這是個太大的問題,本文不討論。但京劇還是可以深刻的,只是這種深刻也許不在理念的分析,而是在于情感的共鳴,它可以產生很深邃的情感。以下從情感的角度,談一點《春秋二胥》中形式的遺憾。
傳統戲中伍子胥感人,而《春秋二胥》中的唱讓人動容了嗎?動容了,是為安平、傅希如動容了,但不是為了伍子胥與申包胥。問題大概出在伍子胥的行當上。傳統戲中伍子胥是個老生,他的定位是個“末路英雄”。他的唱讓人感動是因為讓人產生了一種前途茫茫,壯志未酬的情感共鳴。因此,《文昭關》的后半部分、《魚腸劍》的前半部分最出彩。《春秋二胥》中的伍子胥是安平扮的花臉。其實這個戲把老生改花臉是有根據的,且富有創造性。因為此時的伍子胥已經不再窮途末路,而是大仇將報。“末路英雄”的模式不再,而是更符合一種剽悍、猙獰乃至扭曲的形象,所以花臉是合適的。可問題是這個花臉不能再唱“悲蒼”了。安平大段大段的訴苦,只給人唱得吃力,做得辛苦之感。即使唱悲,老生的悲多是自唱自嘆,內向的;花臉的悲帶著怒,是唱給別人聽的。攻擊性要強!就安平的勾臉而論,紅揉臉有些尷尬,即使取反義,伍子胥也沒表現出多少奸佞。是忠是奸,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借一句套話:伍子胥這個人物特性沒有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而在單個矛盾中亦沒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從某種程度上,伍子胥的定位模糊影響到了申包胥的老生形象。兩個人的審美風格差距不大,甚至有時會產生兩老生同臺的錯覺。再拿《曹操與楊修》、《成敗蕭何》比較,雖然兩劇在人物上也有復雜化的傾向,但無論是曹操的奸詐還是韓信的驕傲都是很明顯的性格特征。而《春秋二胥》中的伍子胥突出的是悲憤,且悲多憤少,這似乎與申包胥表現的情緒太接近了。當然復雜化后如何臉譜化,這不光是《春秋二胥》的問題,也是所有戲曲所面臨的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