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3月24日消息,自1998年實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至今,我國收繳的維修資金在5000億元左右。但是,這筆錢申請手續繁瑣,不易拿到。一方面小區維護急需資金卻無法籌措到位,另一方面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申請手續繁瑣復雜,本該屬業主所有的巨額專項資金在銀行“躺著睡大覺”。
點評:當初,我國決定收取住宅維修專項資金初衷是“用之就取”,決不允許拖延。因為住宅必須保障安全的可靠性,比如,梁柱維修不能等,一等不僅要延長危險時間,還會增大內里更多的腐蝕和損壞,反而進一步增大住宅危險,甚至導致樓房倒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電梯損壞也要及時維修不能等,特別是高層建筑電梯壞了等于寸步難行;電力、消防設施損壞也不能等,一等就會事故多發等。
令人遺憾的是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從申請到撥付時限較長,既要經過有利害關系2/3業主(業主數量和建筑專有面積均超過2/3)同意,還需一定時間的公示,加上現場查看和電話核實業主情況,以及竣工驗收等系列程序,才能進行維修資金申請使用備案和資金撥付,整個流程時間較長。
一邊房子急等著錢維修,另一邊維修資金遲遲撥付不下來,有些耗不起的業主只能自掏腰包。這種情況無疑是不正常的,背離了征收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初衷。提高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率是非常必要的,而要提高使用率,就要改革現行的維修資金管理制度的不合理之處。
住宅專項維修金“睡大覺”需要用先進管理制度“喊喚醒”,民眾以安全為天,政府以民眾為天,無縫對接保障住宅安全是政府住宅維修資金執政的責任。這就需要政府成立專門機構負責各小區住宅“體檢”,該維修的及時維修,該公布的及時公布,全程接受民眾監督,大家還有啥話說呢?如果賴政懈政拖延不修,那才讓人怨言不斷。當然,也可以廣泛征求民意出臺《住宅維修資金緊急維修辦法》和《民眾監督辦法》,讓緊急維修與民眾監督同行,再出臺《住宅緊急維修不力問責辦法》進行問責倒逼,這就激活了官方的住宅“體檢”、及時維修和把錢花在刀刃上,住宅維修專項資金也就不會“睡大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