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蘭
千億級服裝名城常熟的時尚化、國際化演進之路。
“常熟有著悠久的產業發展歷史,在數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現已發展為江蘇省唯一的全國性紡織服裝產業集成地,其服裝貿易在長三角,乃至全國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意識到常熟紡織服裝業面臨產品低端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提升和突破。”
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江蘇(常熟)服裝服飾博覽會暨2014江南國際時裝周上,常熟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沈曉東道出了這個千億級紡織服裝名城目前所遇到的發展困境。
盡管如此,常熟紡織服裝業近年來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著平穩發展態勢。
數據顯示,去年常熟紡織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稅總額和利潤總額分別達63.8億元和4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3%和16.9%,分別高于當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5.2和13.7個百分點,其中服裝行業利稅和利潤為50億元和38.9億元,分別增長12.3%和21.3%,成為支撐當地工業經濟效益反彈回穩的基礎力量。
今年1~3月,常熟紡織服裝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投資4.8億元,有7個項目列人今年重點工業內資項目,計劃總投資8.33億元。1~4月,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產值128.3億元,同比實現正增長。
在為期5天的本屆服博會期間,近20億元的成交量,每日高達25萬人次的服裝城主體區域展會人流量,1000人次的論壇受眾群,5000人次的秀場觀眾和微信粉絲……
這一連串的數字都讓人們更加關注這個千億級服裝名城將會如何在經濟趨緩的大形勢下轉型提升,持續產業的發展優勢。
文化提升
作為本屆服博會重點打造的活動之一,江南文化節首次升級為江南國際時裝周,并主打全國唯一的“休閑”主題,將常熟休閑時尚與江南文化融為一體,突出“江南織造”理念。
為什么會提出這樣一個概念?“江南織造是一種標準,它取自于傳承,以手傳心并且做出了江南獨有的審美價值;江南織造是一種創新,它蘊藏著江南詩性的審美文化,造就了江南獨有的審美態度;江南織造是一種精神,它的求真務實已經在南北文化、中西方文化互動過程中得到了充分印證,毋庸置疑地將成為推動江南服裝行業以及社會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
在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王茁看來,常熟紡織服裝產業發達,具備品牌發展和騰飛的產業基礎,正期待借力品牌文化和設計的力量,帶動常熟本地品牌的提升,進而影響整個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
“歷史上,江南曾經是引領時尚的中心,這種時尚不僅體現在服飾上,還體現在文學、戲曲等多方面。早在二百多年前,法國宮廷里的室內軟裝、衣料所用的絲綢等就大多都來自中國江南,而從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的精美服飾中,也可以看到江南出品曾經創造過的時尚。”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李超德解讀認為,時尚也是一種話語權,它引領著生活的風尚。而當今卻是西方時尚占領著這個世界的主流前沿,并且這種趨勢還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下去。因此,面對中國的服飾文化,面對中國的時尚,掌握未來的話語權至關重要,尤其是設計的話語權。
他表示,一個好的設計是契合于時代的設計,它摒棄了具象的形態,重點表達內在精神,骨子里流著有文化的血液。江南不僅是一個地域的概念,更是一個文化的集合。中國設計師完全可以把自己傳統的美與時尚結合起來,探索中國設計的民族化,通過設計的視覺感受和使用價值讓人們對生活充滿著希望。
在現場,記者看到主辦方此次特別打造了四場專場時尚發布秀,以及中國休閑服裝設計高端競話和金頂大師聯合發布聯演等系列活動。
在引進來環節,知名服裝品牌依文時尚發布秀以“從倫敦到江南”為主題,訴說著男人的時尚美學;被贊譽為中國“加利亞諾”的姚峰,則以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展示著另類魅力的創意風格設計。
在走出去環節,波司登、阿仕頓、風禧和梵帝詩四個本土服裝品牌的聯合發布,讓所有人在感受常熟品牌魅力的同時,也見證了常熟服裝產業多年來的品牌發展。而此次江南國際時裝周的壓軸活動,張肇達、計文波、曾鳳飛、祁剛和楊紫明五位金頂大師的聯合發布秀則讓人領略了中國時裝設計的精髓與魅力,更加憧憬中國服裝產業未來的美好前景。
指數經濟
以常熟本地數量眾多的男裝生產企業為依托、以常熟服裝城為主要權重市場樣本所推出的中國常熟男裝指數發布活動,在此次服博會上也格外引人關注。
據了解,該指數不僅是國內首個男裝指數、男裝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同時還是國內首個男裝電商景氣度指數,將對解讀中國男裝經濟變化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這也意味著男裝產量已占到全國20%以上市場份額的常熟正進入指數經濟時代。而指數經濟可以說是市場經濟繼商品經濟和價格經濟之后的新發展,它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掌握各種商品定價的話語權,從而更廣泛地整合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資源,保持產業的市場經濟領先優勢。
“現有的紡織行業指數體系中,有原料價值指數,還有接近終端產品的家紡類指數,但獨缺了男裝價格指數,所以,中國常熟男裝指數的研究發布是對產業鏈終端環節的補充和完善。”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信息統計部副主任劉欣介紹說,常熟男裝指數發布工作從去年7月開始啟動,由常熟服裝城和常熟市紡織服裝協會具體負責指數的采樣、編制和發布工作,聯合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流通分會、國家信息中心、東華大學成立合作團隊,江蘇省紡織服裝協會共同參與,向市場傳達精確的生產、交易信息,建立起有效的價格、景氣指數交流平臺。
常熟男裝指數由價格指數與景氣度指數構成,其中價格指數由內銷價格指數與出口價格指數構成,景氣指數由生產景氣指數和市場景氣指數構成。
除出口價格指數和景氣度指數為每月發布一次外,其他指數均為每旬定時發布。而這樣的指數體系,不僅包括貿易環節,還包括生產環節,可以說是涵蓋了男裝產業鏈的全過程,能夠較為及時地體現上下游產業的市場環境變化。
從整合國內外優勢資源到助推本土品牌的孵化與成長,從發展指數經濟到打造產業國際化營銷推廣平臺,可以看出常熟紡織服裝產業正努力踐行著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品牌”的夢想,相信假以時日,“日出萬匹,衣被天下”將不僅是常熟歷史上的精彩,更會成為今后常熟服裝服飾產業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