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浩
(江蘇省宿遷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宿遷 223800)
納稅籌劃,又稱合理避稅,是指納稅人依據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及稅收政策導向,通過對企業經營結構與經營活動的安排,對納稅方案進行優化選擇,以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取得正當的稅收利益。通俗地說,合理避稅就是納稅人利用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處來安排企業的納稅行為,以減少應承擔的納稅數額。避稅隨著稅收的產生而產生的,也隨著稅收與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可以說只要稅收存在,納稅人就不可避免地會利用國家稅法的不完善之處和稅負水平上的差異,采用變更住地、轉移資金、成本、費用、利潤等公開合法的手段,謀求最大限度地減輕納稅義務,從而達到企業納稅成本最小化,企業價值最大化。
一是納稅籌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國家稅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企業合理避稅行為的存在,說明了國家現行稅法的不完善,這就就要求國家相關部門要針對稅法存在的缺陷進行修改和調整,以達到完善國家稅收方面法律法規的目的。
二是通過納稅籌劃可以減輕企業的稅負,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稅收是企業不可規避的一項費用開支,但通過合理避稅,卻可以節約成本、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從而擴大企業的利潤空間。利潤越大,則企業就越有可能擁有更多的剩余資金改進生產經營條件和擴大再生產,也就越容易在市場競爭中勝出,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納稅籌劃可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經營管理能力。企業的稅收籌劃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企業稅收籌劃涉及的范圍廣泛、內容豐富,要想合理地進行納稅籌劃,就要求企業必須運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行經營管理,需要企業管理層從企業宏觀戰略管理和日常生產經營管理兩個方面加以運籌、完善和落實,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納稅籌劃是一種高層次、多角度的財務管理活動,它要求企業必須事先進行合理規劃和精確分析,這就要求納稅籌劃人員要是復合型人才,既要懂得財務知識,也要深入深研稅法,及時關注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與調整。但是實際工作中,企業的會計人員往往都只滿足于為企業做好賬,卻很少去關注稅法及其調整對企業納稅的影響。加之很少有企業設置納稅籌劃這樣的會計工作崗位,這都是因為企業沒意識到納稅籌劃的重要性和缺乏專業納稅籌劃人員所致。
針對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多數企業會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生產、促進銷售、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潤等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卻忽視了對國家稅收政策的把握和理解。再加上近幾年國家對部分稅收法規調整后,也出臺了一些新的稅收優惠政策,但由于企業理解和認識導向錯誤,沒有運用好這些優惠政策,導致企業不能享受到新政策帶來的優惠,反而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納稅成本。
針對偷漏稅和企業合理避稅的存在,國家相關部門也在不斷的制定修改相關稅收法律,這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偷稅漏稅的發生,卻也使得納稅籌劃的空間驟然縮小,企業的納稅籌劃風險也就有所增大。在實際工作中,更有些企業在了解了國家最新稅收收惠政策后,沒有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不了解優惠政策對企業整體稅負的影響,也不考慮會給企業帶來的什么樣的風險就馬上著手實施,結果導致了企業雖然節約了一些稅款,但是也增加了許多非稅支出,甚至有些非稅支出的投入遠大于避稅款項,這不僅沒有起到給企業減負的作用,卻增加了企業面臨的風險和負擔。
企業在加強財務管理的同時,也應注重納稅籌劃人才的培養。企業要鼓勵財務會計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學習稅法、參加各種稅務及納稅籌劃知識培訓,使他們向著復合型人才發展。企業還可以將財務骨干派到同行先進企業進行業務學習,提高他們的綜合業務水平,使其可以結合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做出合理而準確的判斷,促進企業合理避稅。對于能將學習的結果運用到企業納稅籌劃實踐中且產生了較好效益的,企業可以采取某種獎勵措施,以提高他們鉆研業務技能的積極性。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家有關稅收政策的改革也會不斷的深入,這就需要企業在承擔相應納稅義務的同時,積極關注國家的稅制改革,分析其用意,采用稅收籌劃方法和技巧,進行合理避稅,減輕企業的負擔,促使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在充分了解國家最新稅收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避稅是值得提倡和推廣的,但凡事都是利與弊的統一,企業應該準確把握合理避稅的尺度。只有企業對納稅籌劃進行全面周密的考慮,認識到納稅籌劃的風險得失關系后,才能有效的避免盲目投資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和負擔。
納稅籌劃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是企業履行納稅義務、有效降低納稅成本的重要手段,所以必須加強納稅籌劃的管理和實施。企業在具體操作時,需要不斷加強對相關政策的解讀和運用,同時還應加強企業納稅籌劃的計劃性和核算力度,做好納稅宣傳和建立稽查體系。只有在各個環節全面加強管理,納稅籌劃水平才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從而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1]石占曉.加強企業稅金管理探析[J].現代商業.2011.(35):241.
[2]洪永仙.中國稅制改革對企業的影響[J].新會計.2014.(2):1R-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