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軍
【摘 要】近幾年高考地理考試“探究、分析、評價”等類題目的增加,對學生文字表達能力要求提高,而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不足日漸顯現,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在高三地理復習中必須注重提高學生文字表述能力,培養規范化答題能力和習慣。
【關鍵詞】高三地理;文字表達能力;提高;策略
地理高考的考查和其它學科不同,地理學科的考測多以能力考測和思維力的考查作為重點,考查的核心是地理的思維能力,但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文字表達能力是中學生的一個基本能力和基本素養,提高文字表達能力,不僅是提高綜合題的基本素質,也是高中能力測試的基本內容,因此,提高用地理文字表達能力是地理教師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江蘇高考對文字表述能力要求提高
1.地理高考《考試說明》解讀。
(1)表達方式的要求。考試說明明確規定,對文字考察方式有表述、陳述、闡述、說明、論證等。
(2)表達內容的要求。高考地理要表達的內容很廣泛,涉及的面也很廣,諸如地理條件、地理現象以及生活中的地理問題等。如“說明燕京在地理位置方面的重要性”,這道題足以看出不僅考查地理位置問題、更重在語言的高度概括和綜合運用,更要求學生在說明時要條理清楚、觀點明確、有理有據,即除了注意條理性、藝術性,還應注意科學性。
2.近三年文字表達題研究
研究發現,近幾年江蘇高考地理對文字表達量有逐步增加的趨勢,主觀題設問方式,特別是綜合題中的必做題在設問方式上由以往的填空形式設問為主向問答式設問轉變,且不少問題的分值較大,試題設計更具有開放性。
二、文字表述類題目答題中暴露出來的問題
隨著文字表述類題目能力要求的提高,文字表達的問題也日益顯現和暴露出來,在近幾年的高考地理試卷的綜合分析,這類問題一直是學生的軟肋。其中突出的問題有如下幾個方面:
1.審題不清,答非所問。不能領會題意,不能抓住并深入理解題目中的關鍵詞。答題時表現出對不能據題目要求作答,把書本相關知識未經思考和總結,直接照搬等,出現了答題的方向性的錯誤,如“從自然條件方面評價R河PQ段的航運條件”,多數學生忽視了“自然條件”這一根本前提,沒抓住問題的根本所在,卻把回答問題的重點放在了“自然和社會的關系”,導致了答非所問,“跑題”的現象。
2.知識儲備不足,理解偏頗。由于學生的相關知識點不熟悉或理解不透徹,答題時表現出不能準備運用所學的基本概念、原理、規律去解決問題,知識遷移能力較差。
例如2014年江蘇卷第28題第(1)問:“人口密度大”很多同學只能表達出“人口多”或者“面積小”等意思,表達完整,第29題第(1)問:分析大慶市產業結構及變化特點,很多同學把“產業結構優化”寫成“產業結構上升”或“工業結構優化”。
三、提高學生地理文字表達能力的策略
(一)教學策略
1.加強對學生文字表達類題目的審題指導
提高地理文字表達能力,關鍵要讓學生認真審題、讀圖、閱讀材料。首先教師要提供各種各樣的圖表和文字素材供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學生掌握從各類圖表和文字材料中依據程序、結合問題來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通過仔細的觀察和審視,探明問題的指向,然后運用邏輯思維推理和判斷。在表達過程中要不斷思考表述的完整性、邏輯性、科學性。
2.提高學生對信息提取、加工和據此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地理知識的學習要防止膚淺機械的記憶,教師要促進學生展開有意義的深度思考。引導學生善于從各類統計圖、模型、地圖等素材中提取和加工信息,尋找到信息與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在不斷地梳理與判斷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并且要用明晰、規范和科學方式進行表達。
3.充分發揮教材、教師語言文字表達上的示范作用。
要提高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教師的規范標準不能忽視,教師的標準答案的提供、規范答題的技巧,如說明地理問題時,正確使用相關的地理術語,多借鑒課本上的表達方式,對學生是示范作用,幫助學生答題時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二)學習策略
1.認識提高地理文字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只有自己真正認識到語言文字表達的重要性,才能在主觀上主動去努力提高這方面的能力。首先在平時的學習中要不斷嘗試著去表達,這樣既有利于對知識的鞏固,又有利于循序漸進地培養簡明、準確地表達地理概念和規律,并最終完整、系統地回答地理問題的能力。
2.訓練答題的思路分析,語言科學、規范
首先,答題思路要有邏輯性、有層次性,因果關系要明確。如回答原因時可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方面思考;其次,用規范的地理專業術語來表達,如“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不能表述為“海洋和陸地的比熱不同”,最后,回答的內容要做到簡潔與完整,語言要科學、規范。
3.加強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規律的理解和應用
地理問題的表達離不開地理基本概念,如不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就難以形成地理知識的結構,學生就很難用文字表達出來。所以,對地理基本概念,不僅要學生記憶積累,更要理解其內在含義,以便準確地應用于地理表述中。例如:“季風”和“信風”;“洪水”和“洪災”;“赤潮”和“咸潮”,“寒潮”和“寒流”等。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去發現、探究、分析問題,并加強訓練分析、組織、表達、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文字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秦毓軍.把握竅門,技能拔尖——高中地理解題技巧培養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4年70期
[2]田金紅.精準審題規范答題——關于高中地理解題技巧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