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民
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班級文化主要包括:物質文化,如張貼名人名言、出板報等教室內部環境的布置;制度文化,如一日常規、課堂常規以及各種獎懲制度等;精神文化,如班級目標、班級道德、班級輿論、人際關系和班級風氣等。
一、班級文化建設中存在的誤區
一談到班級文化,一些人馬上會想,不就是往班級墻上粘貼花花綠綠的圖畫,讓班級好看點嗎?再弄個光榮榜、評比欄,貼幾張照片不就行了嗎?相對用心的老師會每學期或經常更新一下內容,有的班級一張光榮榜能張貼一年甚至更久。實質上,我們在班級文化建設中還存在著誤區。
1.班級文化建設的簡單化和理論化。有些教師簡單地把教室布置等同于班級文化建設,比較膚淺和表面化。有些教師在班級文化建設上注重對企業管理中與班級文化建設相關理論和經驗的移植,借鑒有余,創新不足。有些教師注重教室墻面布置形式上的多樣化和色彩上的亮麗變化,卻沒有注重班級文化建設的本質,沒有突出班級精神和班級形象的構建,起不到教育和引領學生的作用,反而會使班級學生眼花繚亂。
2.班級文化建設的概念化和短期化,一些班主任提出班級文化要素的各種概念,比如班級價值觀、班級精神、班級口號等,這種形式的班級文化建設只有概念的提出,沒有與之相關的班級優勢和特色作為基礎,因而是一種“空中樓閣”式的班級文化,沒有多少實際的內涵。有些班主任受到某些影響或學校的要求,不得不開展班級文化建設,一段時間后往往因為看不到明顯的效果而在不知不覺中放棄了對班級文化建設的努力。
3.班級文化建設活動化,一些教師將班級文化理解為開展大量的活動,因而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對班級行為文化及與之相關的班級物質文化大量投入。這種形式的班級文化建設能夠形成一定的特色優勢,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能夠產生一定的班級文化氛圍,但是由于忽視了班級精神文化在班級文化要素中的核心地位,沒有適時地將行為層面和物質層面的班級文化建設成果歸結到班級精神文化中去,因此這種班級文化顯得沒有靈魂。
二、如何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在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時,我們應該努力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班級文化應該是班級所有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和態度的復合體,它是一種個性文化,代表著班級的形象。那么,我們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該怎么做呢?
1.從班級文化的硬件建設物質文化抓起,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班級環境舒適與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影響到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教師可以從班級衛生抓起,為學生營造干凈、整潔、和諧溫馨的學習環境,從學生入學那天起,我就讓學生逐步養成強烈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衛生習慣。我把班級內的任務分配給小組,并且具體到人,讓班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并讓學生從勞動中體會到樂趣,能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班級良好的衛生不僅是值日生打掃的,更是靠大家保持出來的,讓班級干凈整潔成為每一名學生的習慣。我們班級的墻上有“我們用行動美化班級”綠色小標語,對學生隨時起到溫馨提示和暗示的作用。班級右手邊的墻上根據學校和班級活動等隨時更換欄目內容,讓每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班級建設和班級活動中。教室后面墻壁的布置以板報為中心,經常以班會內容作為主題,黑板上方是“點點滴滴學做人,時時刻刻求進步”立體小字,弧形排列,既美觀,又對學生的道德教育起到促進作用,使班級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從而逐漸形成美的思想、美的言行、美的情操,使學生在良好教育環境的熏陶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2.加強班級制度文化建設,讓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成為優秀品質。班級制度文化包括班級學生干部的設置和班級管理制度的形成等。師生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大家一起評選班干部,制定班規、座位制、獎懲制、值日生職責等,自己參與制定的班級制度大家都愿意自覺遵守。另外,在管理過程中,學生自行制定的一些約定,如小組約定、志愿者約定、班級公約等等有利于班級漸漸形成自制自律意識強、凝聚力強的集體。久而久之,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更強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
3.落實班級精神文化建設,在學生進步的同時使師生關系和諧發展。班級精神文化作為班級文化中的深層文化,是班級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形成的價值觀念和精神成果,也是班級文化的核心。第一,通過班級建立的心語信箱,建立起和學生的良好溝通;第二,利用晨讀活動開展各種學習和個人展示,既讓學生受到文化熏陶,又能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第三,大課間操的跑步和體育課上的班級口號對班級的每一名學生都能起到激勵作用,也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第四,班級應開展班會活動和文體活動,比如開展養成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演講比賽、跳繩比賽等,這些活動不能流于形式,應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教師在融洽友好的氣氛中指導學生,給學生競爭的空間,讓學生在自由、平等的環境中成長和發展,這樣既能使學生以成熟的心態走向社會,又能使班級文化建設進入良性循環狀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真正做到以活動促教學的目的。
班級文化建設是動態的過程,通過班級文化的系統建設,可以時時激勵每一名學生。只有讓班級文化滲透到每一個角落,班級群體主動參與創造班級文化,才能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使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使班集體輿論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班級文化建設過程可以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情操得到陶冶、視野得到拓寬、品位得到提升,師生共同創建和諧的育人環境。我會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注重班級文化建設,為學生營造更好地成長環境。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