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最近,我公司承接了8臺多晶硅尾氣過濾器。過濾器采用我公司專利技術高效離心管束式結構,100%移除φ10μm及其以上尺寸大小的固體顆粒,且分離入口到出口的壓降<7kPa,能夠較好分離尾氣中的固體雜質,為尾氣回收利用提供了保證。產品的結構如圖1所示,產品技術參數如表1所示。由圖1可看出,設備由兩大部分組成,一個是內部分離內件旋風管組件,一個是容器外殼。因設備材質是316不銹鋼且壁薄,按照以往產品的制作經驗,一定會產生較大的焊接變形,為此,我們制定了以下一系列焊接變形控制方案。
根據圖樣要求,旋風管組件上部管板焊接后的公差要求為3mm,管板材質為316不銹鋼,厚度6mm,且是單面焊。這種工況下,要想保證較好的平面度,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
第一,選用熱輸入量較小的氣體保護焊以及焊接參數,具體如表2所示。
第二,設計合理的焊接順序,減少熱量集中。將整個管板分為4個區,1區與2區對稱焊接,3區與4區對稱焊接,從內向外按照扇形輻射方式進行(見圖2)。
第三,背面浸入水中,邊焊接邊冷卻。由于設備較小,所以只需制作一個水槽灌滿水,將設備浸入水中,管板下表面剛好貼著水面(見圖3)。
通過以上方案的實施,焊接變形控制在了2mm之內,完全滿足了圖樣要求。

圖1

表1 設計技術參數

表2 焊接參數
眾所周知,6 mm以下的不銹鋼焊接最容易出現變形。一旦控制不好,焊接變形會很大,如果返修,返修后的焊縫變形更大。我們以前做過類似的產品,在某些方面還有考慮不周到之處。主要表現在:旋風管組件與容器組裝焊接后,在焊縫處出現“束腰”現象;焊接后的接管管座高度尺寸變小超差。
(1)焊縫“束腰”現象的控制 本產品采用高效分離旋風管組件,內件管板與筒體組裝焊接后,極易產生“束腰”變形現象。
以前的設計,管板離筒體環縫只有50mm,邊緣剛性差,焊接后,管板外側的筒體出現收口現象,與封頭組對后,錯邊量超差嚴重。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在設計之初與客戶進行了有效溝通,設計管板離環縫邊緣達120mm,大大增加了筒體邊緣的剛性,減少端面收口變形問題(見圖4)。
控制旋風管組件管板與筒體的間隙,以能裝進為宜。為此,我們改變了制作順序,增加了筒體卷制焊接圓度公差的控制。以前我們產品是內件與容器一起下料分別制作,那樣就會造成裝配時管板與筒體的間隙過大,有時每側間隙能達到5mm,這么大的間隙焊接起來一定會出現嚴重收縮變形。這次的方案是,先卷制筒體,并嚴格要求筒體的圓度,圓度控制在0.5%以下。等筒體成形后,根據筒體的外圓周長計算出直徑,這樣旋風管組件的管板外徑就確定了,配合后的間隙每側控制在1mm之內。焊后,我們進行了管板處筒體直線度的測量,“束腰”變形≤1mm,很好地解決了該問題。
(2)焊接變形后接管尺寸變短的控制 由于筒體開孔較大,焊接接管后會產生較大的焊接變形,筒體會出現內凹現象,接管高度也會隨著變短,不能滿足圖樣公差要求。
接管裝配后先進行一層氬弧焊打底,這一層焊接后,測量接管處筒壁的變形情況,幾乎沒有。所有接管進行氬弧焊打底完成后,將容器內灌滿水,然后再進行接管焊縫的蓋面焊接。這樣,邊焊邊進行水冷卻,較好地減少了接管的焊接變形。焊接參數如表3所示,充水后的設備焊接如圖5所示。
接管雖然采取了背面冷卻焊接,但還會有一定的變形,為了滿足圖樣要求的尺寸,我們對設備接管增加了焊接工藝余量,根據以往的經驗,接管下料長度都增加了2mm。

圖2

圖3

圖4

圖5

表3 焊接參數
通過上述措施,不銹鋼變形得到了有效控制。上海客戶現場見證并測量了所有尺寸,均滿足圖樣及標準要求,檢驗一次通過,并對產品的制作質量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同時,也為我們以后制作同樣類型的產品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同行業產品的制造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