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摘要】據統計,2015年春節黃金周7天假期,海南全省鄉村旅游共接待游客66.41萬人次,鄉村旅游收入3.51億元。海口作為海南省省會城市,鄉村旅游業發展更是紅紅火火。目前海口已發展出具有接待能力的特色鄉村旅游景點28個,年接待市民游客突破70萬人次。國外旅游觀光客選擇鄉村旅游的趨勢也在逐年擴大。本文針對海口10個鄉村旅游景點從業人員的英語口語現狀進行考查,深入了解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英語現狀等,就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鄉村旅游 從業人員 英語口語
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五年來,海南農村煥發出新的生機,鄉村旅游也借勢展現出迅猛發展勢頭,由以往的“配菜”升級為旅游“招牌菜”。在把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成為游客度假天堂和百姓幸福家園的大背景下,鄉村游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據統計,2015年春節黃金周7天假期,海南全省鄉村旅游共接待游客66.41萬人次,鄉村旅游收入3.51億元。數據顯示,2015年的春節黃金周海南鄉村游火爆情況更甚往年。海口市十大名村、三亞檳榔河村、儋州峨蔓鎮鹽丁村、瓊海的譚門新漁村和上坡村等鄉村旅游點,每天游客絡繹不絕。有鑒于此,黃金周過后海南首次將鄉村游納入到假日數據統計范圍。
海口作為海南省省會城市,鄉村旅游業發展更是紅紅火火。國外旅游觀光客選擇鄉村旅游的趨勢也在逐年擴大,各景區以及民俗旅游村鎮接待外國游客的人數也在迅速增加,但是對于鄉村旅游從業人員英語口語水平的研究還處在摸索、探尋階段,形成的相關教學思想缺乏系統性、理論性。而英語口語是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素質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它的目的主要是幫助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英語口語技能訓練,從而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并力求促進從業人員智能的全面發展”。本文為此具體探討了鄉村旅游從業人員英語口語能力的現狀分析與研究,以期豐富鄉村旅游研究成果,并為開展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英語培訓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指導。
一、當前海口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
海口鄉村旅游資源特色鮮明。優美的熱帶自然田園風光,良好的海洋生態環境,豐富的海洋漁業旅游資源,獨特的少數民族風俗習慣,鮮明的歷史文化特色……都為鄉村旅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按照《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的標準與要求,海口擁有270個旅游單體,7大類,22個亞類,50個基本類型。其中,自然資源87個,占總數的32.2%,人文景觀183處,占67.8%。國家5級旅游資源單體兩處,分別為雷瓊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級7處,主要有鳳生香草園、綠楓山莊、瓊崖紅軍云龍改編舊址、侯家大院等;三級旅游資源單體34處,以東寨港鄉村公園為代表;二級及其以下等級共228個。總的來說,海口市鄉村休閑旅游資源儲量大,類型比較齊全,人文旅游資源數量多,旅游資源布局在空間上相對集中,特色鮮明,地域組合較好。
目前,海口已建成的生態文明村有1255個,可作為鄉村生態游點開發的有270個,已推出3條成熟鄉村生態游線路,分別是火山休閑徒步游、鄉村農家樂游、漁家樂生態游。初步具備接待條件的特色鄉村生態旅游點約28個,年接待市民游客突破70萬人次。主要有美蘭區演豐鎮鄉村主題公園、鳳生香草園,秀英區火山泉休閑農莊、南海休閑農莊、綠楓莊園,瓊山區本立村、龍連村、加樂湖村、南疇村、田心村,龍華區新坡、文山村等。近期還將重點培育10個鄉村生態旅游點,中遠期將打造50-100個鄉村生態旅游點。近幾年,海口鄉村旅游景點接待的外籍游客的數量有所增加,鄉村旅游漸漸趨向國際化。因此如何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服務外國游客的水平是提高海口市鄉村旅游整體接待和服務質量、加快鄉村旅游發展的形勢需求,而且這個需求隨著海口鄉村旅游的大力發展會變得越來越急迫。
二、當前海口市鄉村旅游從業人員英語口語能力的現狀分析
鄉村旅游從業人員主要指的是現在在海口各個鄉村旅游景點工作的服務人員、漁家樂和農家樂的經營者、服務者等。近期筆者對海口最受游客喜愛的10個鄉村游景點,海口火山泉休閑農莊、龍鱗村、世外桃源養生度假區、綠色鄉村世界—龍泉香園、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等景點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針對300名鄉村游從業人員,我們統計了他們的年齡、性別和學歷教育情況。具體分析如下:
1.鄉村游從業人員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有超過70%的從業人員學歷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不到5%。在調查中,只有龍泉香園的從業人員接受過一些培訓,90%的從業人員沒有接受過相關技能培訓。由此可見,鄉村游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低,接受培訓少。90%以上的從業人員對英語一無所知,在我們調查的過程中,只有很少的地方有一些英語標示,大部分都沒有英文的介紹。
2.鄉村游從業人員女性偏多,占到60%。由于鄉村游主要是服務行業,從業的人員中大部分以女性為主。外出務工人員中,以男性偏多。從性別結構來看,農村實際從業者女性偏多,而在外務公人員中男性較多。
3.近年,由于農村老齡化速度加快,農村中較高文化素質的中青年人員大量流向城市,農村大學生返農比例過低,致使鄉村游從業人員結構配置呈現以下特點:女勞力多、年齡偏大者多、文化程度偏低者多,無技能者多。
4.許多鄉村游景點經營者存在小農意識,注重短期效益,缺乏系統的專業培訓和教育,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欠缺。在鄉村游從業人員隊伍中,專業層次低、專業結構單一,對鄉村旅游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不深、不透,指導能力不強。
5.由于從業人員的受教育背景、英語學習基礎以及個人語言學習天賦和積極性等不同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造成海口鄉村旅游從業人員英語口語能力水平非常低。
6.據我們的調查了解,各區縣旅游局每年都組織培訓,但內容大都集中在如何提高餐飲制作、衛生水平以及一些簡單的服務接待禮儀培訓,針對接待外國游客的英語口語培訓和西方禁忌禮儀常識等培訓存在盲區。
三、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英語口語能力的措施
1.建立旅游英語培訓班。為了海南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提升旅游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海口市旅游局可以和各高校外國語學院合作舉辦旅游英語培訓班,來自海口附近鄉村旅游景點的從業人員可以參加培訓。各個外國語學院可以安排英語教師和一些外教進行授課,內容包括常用旅游英語口語、跨文化交際、西方禮儀等相關英語知識課程。也可以建立培訓基地,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實效的培訓方法,確保培訓質量。同時抓好宣傳,積極深入各個鄉村旅游景點,動員、組織有志從事鄉村旅游的從業人員參加培訓。
2.運用得當的教學方法。針對培訓對象的特點及其所處的環境特點,按照實用、實際、實效的原則與因地制宜的原則,采取不同方式、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培訓,使培訓形式靈活多樣、生動有趣,如互動交流、實景培訓、個別輔導、圖文并茂等形式,充分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爭取達到學員有興趣,培訓有效果,實踐有應用。派選的上課教師有中方教師也有外教,有集中授課,也有個別輔導,同時也邀請外籍教師假扮游客深入到農家院進行實踐教學等。
3.建立長效機制,定期組織培訓。語言的學習與提高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因此高校可以和一些景區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每年定期在旅游淡季為員工們進行培訓。海口經濟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教學資源豐富并且擁有多名外籍教師,也有很多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我們可以通過發動學生熱心參加公益活動,讓學生志愿者參加到培訓工作當中,以彌補教師在時間上的空當期。
總之,培養和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需要日積月累,反復強化,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培訓要扎實推進、相關領導要重視、員工要培養興趣,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達到加強和提高鄉村旅游從業人員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從而適應當今社會旅游發展形勢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鮑彩蓮.海南鄉村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5(1).
[2]夏學文.黃岡市鄉村從業人員狀況調查[J].經濟研究導刊, 2011(27).
[3]蔣滿元.我國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1(4).
[4]張紅霞,馬雁軍.鄉村旅游(農家樂)發展現狀與對策思路——以海南為例[J].海南大學學報,2010(6).
本論文為海口經濟學院重點課題“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海南鄉村游景點英語應用現狀研究”(hjkz13-0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