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真做事,誠信做人”是他一直以來不變的處事之本。他所在的“西部愛心公益社”致力于為西部貧困山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長期開展捐贈書本、教學設備、捐贈衣物、學習用品、義務支教、園丁計劃、愛心百分團等各種愛心活動,成立十年來,累計幫助21000名貧困學生完成了學業,他就是郭兵。
受老父親的影響,郭兵很早就開始踐行公益。最初,帶著一顆善良的心,在看到一些求助信息后,總會力所能及的匯點款。在這條公益路上漸行漸遠的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他發現這樣的公益很迷茫,每次的捐款都好似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后續回應,只是能看到很多關于慈善公益的負面報道。在迷茫中繼續行走的時候,他加入到了西部愛心公益社,開啟了他更加寬闊的公益路。
公益路上的思考
他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2013年西部愛心公益社的暖冬活動,因為志愿者的疏忽,給一個小孩的愛心包裹中少了一雙手套,孩子哭著問:“我的手套呢?”最后他們從自己事先備用的物資中拿給了小孩。
他說,這個小故事讓他記憶猶新,孩子哭了就說明孩子受到了傷害,恰好這種傷害就是我們獻愛心所帶來的。沒有我們的愛心包裹,他們的冬天可能會很冷,但是他們都是一樣的,不會受到這種傷害。雖然冷,至少大家都是快樂的。在孩子眼里,大家都是一樣的,沒有什么分別,但是為什么別人比自己多一雙手套呢?所以他哭了,他感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幸好,我們在每次這樣的活動中都會多準備幾份,還可以彌補,如果沒有呢?我們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的心態,給予他的就是一種不公平。”
他說:“民間公益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帶著一顆樸素的愛心,簡單的去幫助別人,但是真正做了之后才發現并不是這樣,做的時間久了就是一種責任,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必要要顧及受助群體的需求以及他們的尊嚴,要更多的設身處地的從受助方進行考慮。”
公益路上的記錄
他經常驅車一千多公里做活動,有一次朋友問他,“驅車1000多里去做活動,為什么不把錢直接捐出去呢?”“捐贈不是我們的目的,只是想身體力行帶動更多的人去參與公益,實現人人公益,公益人人,喚醒更多人內心的善念”他是這樣回答的。
他說,一個群體的貧困,除自然環境的影響外,大多緣于群眾的思想觀念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改變貧困,最根本的就是要改變群眾的思想觀念。影響或改變一個群體的觀念,可能需要較長一段時間,不是一個活動就能達到,更不是一個組織就能做到!鄉村助學活動,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堅持,需要我們用愛心陪伴孩子們一起去成長,而不只是用一種形式,一個活動來滿足我們志愿者自身的公益需求,山區貧困家庭的孩子需要我們切實的幫助,而我們更能從這些孩子身上學到身處逆境的那種樂觀和純凈!每走近她們一次,我們都會得到心靈的凈化!這就是 她們所給與我們的無價的幫助。
只要我們西部愛心公益社開始接觸到受助的學校和孩子們,我們就會在孩子們成長的幾年時間內,充分尊重學校和孩子需求,匯集社會各界愛心,對他們進行各種類型的幫扶!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身體力行的影響到孩子們,為他們稚嫩的心靈播下愛的種子,希望的種子,迎領他們正確面對所處的環境,從貧困中找到走出大山,改變自身乃至家鄉面貌的力量。我們只能在堅持中,陪伴著山區貧困群體一同尋求來自外部的更大助力。
在一次活動結束后的總結上邊我看到了他寫下的這樣一段文字:將銀川志愿者挨個送回家后,獨身一人,駕車返回,120公里的車程卻不覺孤單。汽車“905” 播放著一首首暖心的歌曲,就如安然妹妹那時刻的關注與鼓勵,溫顏暖語,使人感動,“905”,因為有你而更加精彩,就如我們的民間公益之路,也是因為有了全體志愿者的無私奉獻,有了安然妹子這般心存善念的媒體朋友的關注與幫助,再加各界愛心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才使我們堅行依然。
公益路上無奈中的愧疚
郭兵說,民間公益組織,缺乏資金來源,不能向社會募資,沒有話語權。很多時候只能去在朋友中募集物資,衣服,愛心書包等等。但是,每一個人所購買的物資都是不一樣的,讓大家很難去發放,還有,很多捐贈的愛心人士都是五湖四海的,大家在買了東西寄過來的時候還會有郵費,這樣又產生了成本。他們做了八九年,得到了很多愛心人士的認可,現在很多愛心人士都會選擇直接捐款給他們,因為他們值得相信。他苦笑到:為了追求一種坦蕩,八九年了,我們沒有用過捐贈的一分錢做活動經費,并是不因為零成本運作,只是所有的活動經費都是志愿者自己承擔而已。
他在西部愛心公益社130071期寧夏站活動總結中寫道:好美的震湖夕照,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或許這就是我們癡念于此的動力,我們不是圣人,但我們都有一顆純真的愛心,民間公益就是如此,雖然艱難,但能收獲幸福的綻放!本次活動參加車輛4輛,參與志愿者及愛心人士16人,除去孩子與學生,由趙燁,高小榮,趙娟,王飛,白芳,安然,李亮,曲總,郭兵等11人AA承擔車輛費用2800元+衣物運費300元。每人承擔282元。真是慚愧,每次都要由為愛心捐助活動流汗出力的你們來承擔活動費用,內疚中。
他說,西部愛心公益社一直致力于西部山區鄉村學校的助學助教,不但是想用我們的努力去幫助他們改變貧困的現狀,更是想用自身的行動和努力,呼吁和引起各界愛心對貧困山區的關注乃至幫助,一個群體的貧困,尤其是緣由觀念,捐助不是目的,只是一個載體,通過對山區孩子的關愛加上各層次全方位的幫扶,或許才有可能去影響這些未來山區的主人從小能接觸外面的世界,能接收一些有利于改變自身命運的知識和理念。心在一起,愛在路上,我們在期待!我們會堅持社團的公益性與多樣性,工作的放開性,為了尋求可持續化的良性發展,西部愛心公益社也會去注冊,獲取“合法”的身份。 公益路上,我們會走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