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德飛,楊瓊芬,黃愛萍,蔣 俊
(云南省通海縣中醫醫院,云南 通海 652799)
?
瓜蔞薤白半夏湯聯合左卡尼汀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臨床觀察
畢德飛,楊瓊芬,黃愛萍,蔣 俊
(云南省通海縣中醫醫院,云南 通海 652799)
目的 探討瓜蔞薤白半夏湯和左卡尼汀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VA)的療效和預后分析。方法 對VA患者51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治療組在上述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左卡尼汀2 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250 mL靜脈滴注,1次/d,整個觀察過程共15 d,聯用瓜蔞薤白半夏湯,2次/d,連用15 d。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性(P<0.05),2組治療后心絞痛發作次數均減少,心絞痛持續時間均縮短,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5);2 組治療后各項指標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結論 瓜蔞薤白半夏湯和左卡尼汀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療效明顯,并且減少了急性心肌梗死與猝死的發生率。
左卡尼汀;瓜蔞薤白半夏湯;不穩定性心絞痛
不穩定型心絞痛是一種進行性加重的心絞痛,在負荷時、休息時均可發作,臨床表現不穩定,如不及時治療,病情發展迅速,極易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其病理生理變化為冠狀動脈內斑塊破裂伴血栓形成所致心肌缺血,導致心肌能量代謝紊亂,故調節心肌能量代謝紊亂是治療冠心病的一個新方向。左卡尼汀即左旋肉堿,它的主要功能是促進脂肪酸代謝,心肌缺血時,心肌細胞內的肉毒堿釋放入血,并從體內丟失,心肌細胞肉毒堿會含量下降,故補充肉毒堿會增加脂肪酸代謝,產生更多的能量,恢復心肌細胞功能,減輕心肌細胞損傷,恢復心肌細胞功能,為細胞抗心絞痛藥物。瓜蔞薤白半夏湯是活血化瘀、通脈止痛的經典方。本研究旨在觀察瓜蔞薤白半夏湯聯合左卡尼汀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1.1 一般資料 選擇選擇2011年9月—2012 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 UAP 患者 60 例,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25例,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齡(65.40± 7.35)歲;治療組26例,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齡(66.10± 8.26)歲51例VA患者采用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診斷標準 符合 2007 年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制訂的關于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診斷標準[1]和1987年全國中醫急癥協作研討會修訂的“胸痹心痛(冠心病)診療規范[2]”中的胸痹病心血瘀阻型診斷標準。且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重度心肺功能不全者;重度神經官能癥者;嚴重心律失常者;嚴重肝腎疾病及造血系統疾病者;對藥物不能耐受者。

2.1 2組治療后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的臨床療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2組心電圖療效比較 見表2。

表2 2組心電圖療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2組治療前后心絞痛情況比較 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心絞痛情況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不穩定性心絞痛是介于穩定性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臨床綜合征,進展快,預后差。目前認為VA的發痛機制是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冠狀動脈血管收縮[5]。據報道15%~35%的患者可能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6],
左卡尼汀又稱左旋肉堿,是3-羚基-4-三甲基錢丁酸的左旋異構體,促進紅細胞向組織釋放充足的氧,改善心肌細胞的能量代謝[7]。不穩定心絞痛患者心肌缺血時,心肌細胞結構和功能受損,線粒體內左卡尼汀釋放入血,游離脂肪酸等有害物質在心肌細胞內堆積,β氧化受阻,致使心肌細胞內ATP 和磷酸肌酸生成減少,能量代謝發生障礙[8-10]。杜暉[11]、莫凡睿[12]研究表明左卡尼汀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臨床療效確切。
不穩定型心絞痛屬中醫心痛、胸痹范疇,其病機為心血瘀阻。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將其病機概括為“陽微陰弦”,即上焦陽氣不足,下焦陰寒氣盛。不穩定心絞痛發作時,心肌缺血引起心肌細胞供氧明顯下降,經有氧機制合成三磷酸腺苷(ATP)水平下降,功能受損,使細胞內能量代謝受到嚴重影響,抗缺血治療可顯著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絞痛癥狀及心電圖表現[13]。劉杰等[14]研究表明抗缺血輔助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效果明顯。瓜蔞薤白半夏湯源于《金匱要略》,《金匱要略》:“胸痹不得臥……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Meta 分析結果表明瓜蔞薤白半夏湯干預的治療組在心絞痛療效、心電圖療效、中醫證侯療效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安全性評價方面顯示該處方臨床應用時未發現不良反應[15]。
本研究表明,瓜蔞薤白半夏湯聯合左卡尼汀改善了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癥狀和心電圖表現,使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及心絞痛持續時間明顯縮短。
[1]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不穩定型心絞痛和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診斷與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4):295 -304.
[2]陳貴廷,薛賽琴.最新國內外疾病診療標準[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2:678-686.
[3]劉國杖,胡大一,陶萍,等.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學雜志,1998,26(1):5 -11.
[4]金中偉.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急性發作21例[J].安徽醫藥,2000,4(1):28.
[5]陳湛.實用心臟病治療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451.
[6]陳紀林,尤乃禎,等.全國不穩定性心絞痛診治研討會紀要[J].中華心血管雜志,1994,22(6):244-246.
[7]王詠梅,殷仁福,吳宗貴,等.左旋肉堿治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04,20:488-499.
[8]夏華玲,黃中云.左卡尼汀對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治療作用[J].臨床醫學,2006,4(26):37.
[9]芮銘安,柏金喜.左卡尼汀治療老年人不穩定型心絞痛短期療效觀察[J].中國急救醫學,2006,6(26):474.
[10]張峻博,李紅斌,鄧智文.左卡尼汀聯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療效觀察[J].西部醫學,2010,7(22):1250.
[11]杜暉.左卡尼汀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3):152-153.
[12]莫凡睿.左卡尼汀對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效果對照研究[J].齊齊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20-21.
[13]孫建霞,李桂云,高成森.曲美他嗪消心痛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察[J].實用全科醫學,2007,5(4):351.
[14]劉杰,潘雪蘭,李敏.銀杏達莫注射液輔助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09;7(7):704-706.
[15]郭煒,劉西建,賈一青,等.瓜蔞薤白半夏湯治療穩定型冠心病心絞痛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12,13(3):69-71.
畢德飛(1975.2),男,漢族,云南省通海縣人,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心腦血管疾病的臨床研究與診治。E-mall:bdf5252@163.com。
R256.22
B
1007-2349(2015)09-0027-02
201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