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靜 王業軍 劉瑩瑩 莊 超 惠曙光 薛愛麗 李華南 王桂云
(青島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青島,266034)
?
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分析
徐 靜1王業軍2劉瑩瑩3莊 超4惠曙光5薛愛麗6李華南7王桂云8
(青島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青島,266034)
目的:分析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之間,從200例患有小兒腹瀉的患者中,任意抽取2個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人數都是100人。觀察組患者服用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療,對照組服用思密達治療。2個組患者治療后的各類療效指標進行比對,有顯效指標、好轉指標、無效指標,以及總有效率指標。結果: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2個組患者腹瀉狀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大便次數均有減少。指標檢測顯示,服用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8%,服用思密達的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7%。服用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療的觀察組,總有效率指標、以及其它各項療效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療小兒腹瀉效果顯著,沒有不良反應產生,安全可靠、無不良反應,適合于臨床應用與推廣。
小兒腹瀉;鞣酸蛋白酵母散療效;治療小兒腹瀉
近年來,小兒腹瀉發病率趨高,已位居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前列,僅次于呼吸道感染。小兒腹瀉主要癥狀是患兒大便次數頻繁,同時伴有嘔吐、發燒、腹部疼痛等情況[1-3]。同時,小兒腹瀉臨床的癥狀表現,也會根據病情輕重而有所不同。輕度小兒腹瀉,除了大便癥狀外(1日3次以上),還有食欲下降,渾身無力、臉色蒼白等。重度小兒腹瀉患者,發病一般相對較急,除了胃腸會出現上面的癥狀外,還有一個突出癥狀就是脫水。患兒大便次數可達1日10余次,便體呈水樣狀態或者有便血發生。發生小兒腹瀉疾病,一定要重視其治療,否則會影響小兒日后的生長發育,后果不堪設想。
在小兒腹瀉藥物治療方面,家長一定采取謹慎的態度,最好選用臨床療效較為確切、安全有效的藥物,以下對200例接受治療的小兒腹瀉患者,進行治療效果的分析與討論,進一步驗證治療小兒腹瀉的藥物療效。
1.1 一般資料 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之間,從200例患有小兒腹瀉的患者中,任意抽取2個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中有患者100例,男患者55例,女患者45例,平均年齡為12個月,對照組中同樣有患者100例,其中男患者有54例,女患者有46例,平均年齡為11個月;2個組患者治療前均伴有發燒、嘔吐等癥狀。觀察組患者中有19例患者伴發燒,體溫在38.6~40 ℃,15例患者伴有嘔吐,平均1 d嘔吐3~5次,對照組患者中有18例患者伴發燒,體溫在38.3~39.7 ℃,14例患者伴有嘔吐,平均1 d嘔吐3~4次;觀察組患者病程在45 h左右,對照組患者病程在46 h左右,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一般資料無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具有明確的臨床癥狀,明確診斷為小兒腹瀉患者;年齡為5歲以下,男女不限;病程在48 h之內的初始小兒腹瀉治療患者;發病期尚未使用其它相關止瀉藥物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能按要求接受治療和隨訪者。以上幾種情況為入選患者標準。
1.3 排除標準 對鞣酸蛋白酵母散和思密達有過敏反應患者,或者有嚴重過敏史患者;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實驗室檢查初步判定細菌感染患者;患有重度心腦、呼吸、甲狀腺、血液系統疾病患者;患有青光眼、糖尿病、或者惡性腫瘤、免疫力低下的疾病患者;以上幾種情況為排除患者標準[4-6]。
1.4 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療,藥物服用方法:口服,1歲以內1袋/次;1~3歲:2袋/次;4~6歲:3袋/次;7歲以上:3~4袋/次;3次/d。對照組采用思密達治療,藥物服用方法:口服,將1袋倒入50 mL溫水中,攪勻后服用。1歲以內,1袋/d;1~2歲每日1~2袋;2歲以上每日2~3袋,以上均分3次口服。
1.5 指標觀察 2個組患者治療后,進行指標觀察,包括顯效指標和好轉指標,無效指標以及總有效率指標。并且對患兒出現的癥狀進行密切觀察,確定是否與研究藥物相關,檢測治療前后血、大便常規指標數值,判定實驗室檢驗值異常是否與研究用藥有關。
1.6 療效標準 顯效標準為治療72 h之內,糞便性狀及次數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好轉標準為治療72 h,糞便性狀及次數顯著好轉,全身癥狀顯著改善。無效標準為治療72 h之后,無任何好轉跡象,或者有加重跡象。患者總有效率=患者顯效率+患者好轉率。
1.7 統計學方法 統計分析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定量資料組之間,運用t檢驗比較,定性資料組之間,運用Z2檢驗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服用藥物后,對2個組患者腹瀉的治療,均有一定效果,大便次數均明顯減少,均未出現與藥物有關的不良反應,治療后血、大便常規均處于正常值范圍。2個組患者進行療效指標對比顯示,采用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8%,采用思密達的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7%,觀察組患者顯效指標和有效指標,無效指標以及總有效率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對比
小兒腹瀉的治療,臨床一般遵循合理用藥,避免脫水,持續科學飲食三原則進行。小兒腹瀉病的主要特點是大便頻率增加,以及大便性狀發生改變,6個月至2歲嬰幼兒發病率高,1歲以內約占半數以上。病因有感染性(細菌、病毒、真菌等)及非感染性(生理性、喂養不當、蛋白過敏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脫水及體內電解質紊亂,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口服鞣酸蛋白酵母散進行治療的基礎上,配以科學飲食,這樣能夠大大縮短疾病康復時間,比如喝一些米湯、糖鹽水等防止患兒發生脫水。6個月以上的患兒,配以日常軟面條和碎食爛飯,這樣飲食會起到促進病情康復的作用。
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療小兒腹瀉,在腸黏膜的保護和修復方面功效突出,能夠針對病因靶向治療,療效確切可靠。小兒腹瀉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兒童腸炎或者消化不良而引起的。所以治療方面,也要針對這些原因來進行。腸道的問題是發病的主因,腸道病菌的入侵導致腸道功能出現病變,腸道菌群失調,從而導致腹瀉癥狀等。治療時要從恢復腸道功能上入手,特別是腸黏膜的功能。鞣酸蛋白酵母散中的鞣酸蛋白成份具有分解的能力,在進入人體后,可以通過分解的過程來釋放鞣酸,這些鞣酸在腸道內與蛋白質充分結合后,會形成沉淀。這層沉淀物就象一層保護膜一樣,附在腸的表面,對腸道中炎性反應刺激起到收斂和減輕的作用,直至炎性反應完全消失,腸道菌群平衡,腸黏膜、腸道功能恢復到正常。并且這層沉淀物,還會附著在腸道內,讓今后腸道免受病菌的侵襲,起到屏障保護的作用。正因為鞣酸蛋白酵母散,在腸黏膜的保護和修復方面功效突出,才會在止瀉、收斂、鎮痛的同時,起到保護小兒腸道的作用,讓小兒免于遭受腹瀉疾病的折魔[7-10]。實驗檢測證明,用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療小兒腹瀉,療效顯著。服用鞣酸蛋白酵母散的觀察組患者,100例患兒中有82例效果明顯,16例出現好轉,大便次數恢復正常,癥消失,總有效率高達98%,高于服用思密達的對照組。鞣酸蛋白酵母散不僅療效顯著,而且安全無不良反應。因為小兒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所以在小兒腹瀉的治療用藥方面,要盡量使用療效安全的藥物,把安全性要放在首位,一定要選擇沒有毒不良反應,對小兒的生長發育不會造成影響的藥物。鞣酸蛋白酵母散作為一種復方制劑,從其成份來看就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藥物含有鞣酸蛋白、干酵母成份。其中干酵母本身為啤酒酵母菌的干燥菌體,食品飲品中提煉而成,所以安全性非常有保障。而且這種成份富含豐富的營養成份,在治療疾病的同時,還可以幫助患兒補充必要的營養成分,干酵母中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及葉酸、肌醇等,這都是小兒成長必需的營養物質,對消化不良、營養不良、食欲不振及B族維生素缺乏癥的患兒作用十分明顯。所以,鞣酸蛋白酵母散既可以作為腸道黏膜保護劑,也可以用來調節腸道菌群,作用十分全面,止瀉效果顯著,無任何不良反應,具有治療小兒腹瀉和保障小兒健康成長的雙重功效。
研究證明:2個組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腹瀉狀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大便次數均有減少。指標檢測顯示,服用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8%,服用思密達的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7%。服用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療的觀察組,總有效率指標、以及其它各項療效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療小兒腹瀉效果顯著,沒有不良反應產生,安全可靠、無不良反應,適合于臨床應用與推廣。
[1]李莉,戴明紅,劉麗,等.小兒腹瀉的相關因素及護理[J].實用全科醫學,2012,6(6):643-644.
[2]羅玉琳,姜儀,張小蓉,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8):59-60.
[3]鄧小冬.小兒腹瀉的飲食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2013,6(7C):145-146.
[4]雷麗虹.小兒腹瀉的飲食護理觀察[J].健康之路,2013,12(9):405-406.
[5]張鵬輝.鄭玉強.嬰幼兒腹瀉的病原學分析[J].重慶醫學,2010,39(7):844.
[6]王衛平,毛萌,李廷玉,等.兒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51.
[7]周新菊.益生菌治療小兒急性、輕度非感染性腹瀉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25):76-77.
[8]齊紅梅.整體護理干預對小兒腹瀉療效的影響[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4,36(4):142-144.
[9]王遠梅.整體護理對小兒腹瀉的重要性[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3,26(6):235-236.
[10]顏曉清.整體護理路徑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18(5):389-390.
(2015-10-08收稿 責任編輯:徐穎)
世界中聯中藥鑒定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學術年會在武漢召開
2015年10月24至25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藥鑒定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學術年會在武漢舉行。會議由世界中聯中藥鑒定專業委員會主辦,湖北中醫藥大學和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湖北省中醫藥學會承辦。會議開幕式由湖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黃必勝教授主持,湖北中醫藥大學校長呂文亮致歡迎辭。世界中聯姜再增副秘書長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中醫藥處副處長陳榕虎、中藥鑒定專業委員會會長、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喜軍教授分別講話。來自中國、加拿大、日本、美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近200人齊聚一堂,圍繞“中藥鑒定—傳統經驗及現代科技”主題開展交流與研討。
會上,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王喜軍教授、遼寧中醫藥大學康廷國教授、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學牧野利明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王崢濤教授、第二軍醫大學秦路平教授、復旦大學陳道峰教授、沈陽藥科大學袁丹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劉春生教授和湖北中醫藥大學陳科力教授等14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分別圍繞中藥鑒定學科中大家共同關注的學術問題作了學術報告,內容涉及中藥鑒定學的內涵、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傳統鑒定經驗、現代新技術應用以及藥材品質評價等學科熱點方向。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報告內容展開了熱烈深入的討論和交流。
會議還評選出優秀論文一等獎2篇;二等獎6篇;三等獎9篇。
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傳承了中藥鑒定學傳統經驗,加強了對現代科技在中藥鑒定領域的推廣應用,拓展了該學科的研究領域和內涵,對推動該學科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10月24日召開的中藥鑒定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上,湖北中醫藥大學科技處副處長吳和珍教授介紹了本次會議籌備情況及會議安排。理事兼副秘書長王萍介紹了學會網站(www.wfcmczyjd.com)的籌建情況,通過該網絡平臺為專家發布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后,會議決定世界中聯中藥鑒定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學術年會將于2016年10月在美國洛杉磯召開。
Clinical Effect of Tannic Albumin Tannate and Barm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
Xu Jing1, Wang Yejun2, Liu Yingying3, Zhuang Chao4, Hui Shuguang5, Xue Aili6, Li Huanan7, Wang Guiyun8
(EmergencyDepatmentofWomenandChildrenHospital,Qingdao266034,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lbumin Tannate and Barm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 Methods: Two hundred cases of patients enroll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00 in each.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Albumin Tannate and Barm Powder 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ook Smecta. After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s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being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ymptoms were relieved in and defecation frequency were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However,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 while the control groups was 87%. Other indexes of curative effect also showed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of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Albumin Tannate and Barm Powder i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to treat infantile diarrhea. With no reported side effects or toxic effects, it could be widely adopt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Infantile diarrhea; Curative effect of Albumin Tannate and Barm Powder;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
徐靜,Email:zys03041@163.com
R720.597;R725.7;R985;R975+.3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5.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