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楨 陸牡丹 蔣 潔 項靜英
醫學論文是醫學工作者在臨床工作中的總結,是與實驗研究相結合的探索與討論,是醫學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現形式,是反映醫療機構科技、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的重要標志,是體現醫院整體實力的重要指標[1],同時醫學論文可以作為評估醫院學科發展和學術帶頭人學術水平的可靠依據之一[2-3]。本文統計了無錫市婦幼保健院2003—2013年期間醫學論文的發表情況,并且對論文發表的期刊類別進行了分析,得出該院醫務人員在這11年中論文撰寫能力及科研發展的動態變化結果,既為各級醫院科研管理領導決策提供相關依據,夯實醫院科技相關檔案中的科研論文總結性材料;也為醫院相關醫務人員的科研論文發表提供相應訊息,提高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科研工作中的戰斗力,不斷提高個人的科研能力。
1.1 資料 查閱2003—2013年期間在無錫市婦幼保健院科研檔案室收集登記的所發表醫學論文記錄,并且進一步在相關的數據庫中檢索驗證。
1.2 文獻分類 SCI期刊以美國《科學引文索引(2014)》收錄期刊為準;中華級期刊以《中華醫學會核心期刊目錄》收錄期刊為準;核心期刊以北大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六版)》收錄期刊為準;統計源期刊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目錄(2014年版)》收錄期刊為準;省級期刊指主管、主辦單位為省級單位,可面向全國跨省發行的期刊。
1.3 統計方法 采用STATA 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對各類期刊錄用數在不同年份的分布進行卡方檢驗。
2.1 醫務人員發表的醫學論文數量、質量穩中有升自2004年以來總數相對穩定,從質量上看,SCI論文所占比重逐年增加。11年發表的論文總數為2 145篇(詳見表1)。

表1 11年間無錫市婦幼保健院發表醫學論文統計
2.2 11年間每年的論文投稿數量基本穩定 對相鄰年度各類期刊錄用率的分布進行比較,詳見表2。11年間總體錄用率分布不同(Pearson chi 2=455.72,P <0.01)。其中 SCI論文的發表數逐年提高,2012年及2013年均接近總投稿數的10%,中文核心期刊(中華級核心、一般核心)的發表數占年度總投稿數的比例逐年增加,從2003年的9.6%增加至2013年的28.1%。從圖1中可見發表在省級期刊的論文數量呈現倒U型分布,2005—2009年每年發表在省級期刊的論文數量占到全年論文發表數的50%以上,之后隨著醫院科技水平的提高及科研政策導向的調整,發表在省級期刊的論文數量在2010年以后呈現平穩下降趨勢。

表2 11年間無錫市婦幼保健院醫學論文發表各級期刊的統計

圖1 各級期刊所發表論文的篇數趨勢量化圖
3.1 搭建科研基礎平臺 科研論文質量穩步提升由表1和表2可見,11年來無錫市婦幼保健院醫務人員發表高水平的科研論文數量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是SCI論文的數量,并與年份變化成正相關(r=0.95,P <0.05)。相比較而言,一些省級期刊論文發表的數量相應減少。在國家“科教興國”的政策引導下,該院大力推崇“科技興院”的方針政策,在這11年間相繼成立了“遺傳中心實驗室”“產前診斷中心”“婦科重點實驗室”“生殖中心”等重點實驗室,為基礎實驗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引進大量的醫學碩士、博士以及博士后人才,并于2012年成功創建江蘇省“博士后科研創新實踐基地”和“楊煥明院士工作站”,為科研發展隊伍注入高層次人才,提高了科研能力。
3.2 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 積極營造科研工作氛圍 通過設立不同的學習型組織,達到知識共享,同步提高。醫院于2009年成立“青年醫師沙龍”組織,堅持每2周在全院范圍內進行講座和相關討論1次,要求35周歲以下、碩士學歷以上的醫務人員必須參加,充分調動年輕醫務人員的科研主觀能動性;開展博士生讀書論壇報告會,組織者選取本學科最前沿的發展動態進行講解,參加論壇者進行激烈討論,使相關科室醫務人員對本學科的動態形勢發展有一個基本的掌握,提高對后續課題的選取和設計的掌控度,從而可以申請高水平的課題資助以及發表高質量的科研論文[4]。從圖1可以看出該院高質量的SCI論文從2003年的零發表到2013年發表19篇,在這11年中呈現出一個質的飛越,這些可喜的成果表明該院整體科研氛圍處于一個積極向上的狀態。
3.3 健全科研管理制度 保障科研建設體系 醫院領導注重對醫院科研現狀的階段性評估和年度評價,根據結果及時調整實施方案,不斷修訂完善相關的科研規章制度,使其優化,從而有利于醫院相關科研人員在科研道路上的順利成長[5]。針對近年來醫院高學歷人才的增加,醫院在原先的規章制度基礎上加入新的條款,設立博士啟動基金,為來院新參加工作的博士人才提供課題經費和政策方面的相應支持。為了培育青年醫師的科研積極性,在全院范圍內設立院級青年基金課題,重點扶持35周歲以下尚無科研經費人員各類課題研究的啟動。每年設立20項,啟動經費0.5~1萬元。領導的高度重視為醫院科研事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土壤和環境,也為醫務人員發表高質量的科研論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4 落實科研獎勵機制 提高科研論文質量 醫院根據每年科研成果不斷健全院內科研考核激勵機制,對碩士以上的醫務人員的科研能力從論文發表、課題申報、課題資助、新技術申報等方面進行定期考核,設立獎勵機制,激發醫務人員的科研熱情。在科研論文發表方面,根據期刊的級別實施相應獎勵,按統計源期刊、核心期刊、中華系列期刊逐項遞增,對于SCI論文則根據影響因子以萬元/分進行遞增[6]。這些獎勵舉措大大地提高了醫務人員參與科研的能動性,從圖1中可見SCI論文和中華期刊論文在2011年開始明顯增加,而省級期刊相應減少。通過獎勵機制,開發醫務人員的科研思路,激發科研創作的熱情,提高個人對于科研論文的要求,從而積極主動地將稿件投向高質量的雜志期刊,這些成果也是科研獎勵制度有效的映射。
3.5 未來進一步強化科研氛圍和提升學術論文的舉措 在前期的工作取得良好成績的基礎之上,醫院進一步加強科研工作的督導,引進數名博士包括歸國博士,設立4名科研崗位,并對接每個科室,調動每個科室的科研積極性,提升其科研水平。充分發揮科教科的指導作用,科研崗每個月進行1次讀書匯報工作,在全院范圍內進行文獻講解以及介紹課題的最新進展。科研崗在其工作范圍內指導每個對接科室的實驗,以及指導科室課題的申報。同時提高課題申報和論文發表的獎勵力度,以促進全院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1 楊建南,汪學軍,唐紅.成都鐵路中心醫院1989-2006年發表論文計量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08,15(2):122 -125.
2 賴素蓉,廖靜波.成都市新都區人民醫院醫學論文發表狀況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18):2012 -2013.
3 陳蘇營,葛莉,金美花,等.1986-2005年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發表論文統計與分析[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2008,21(2):128-129.
4 牛玉蘭,強弘.我院1994-2001年科技論文發表數量與質量比較分析[J].醫學信息,2004,17(10):645 -647.
5 顧懷敏,羅冰,江春艷,等.強化醫院科研管理創新促進高影響因子SCI期刊論文產出[J].東南國防醫藥,2013,15(3):302 -305.
6 趙玉香,丁小麗,陳凱,等.豐城市人民醫院2007-2011年發表醫學論文的統計與分析[J].醫學信息,2012,25(7):156 -157.